分享

莘莘学子 | 高建丨穿越千年的苏州记忆

 香落尘外 2020-03-14

本文已授权本平台发布

穿越千年的苏州记忆

文丨高建    版式设计丨强哥

春雨淅沥沥地下着,滴答滴答地落进河流,在河面荡起一圈一圈的涟漪。三两只小船摇过,桨橹发出的“吱嘎、吱嘎”的声音,轻轻地唤醒了沉醉了两千五百年的梦……

这就是被称为“东方威尼斯”,被春雨滋润了千年的古城苏州。

在烟雨飘摇中,登上古城墙。开阔疏朗的护城河水如琉璃般清澈,两岸杨柳依依,恰见一叶扁舟栖在河边,上面立着数只鸬鹚,在不停地啄着羽翼,如亭亭少女整理仪容般的优雅。好一副“细雨垂杨系画船”的画面!透过雨雾眺望这个宁静的古城,远处的山隐隐透着绿意,平门桥上飞檐翘角的长廊,在静静地守望着护城河这一泓碧水。庄严雄伟的北寺塔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塔檐的风铃上挂着的雨珠,反射出微微的光,宛若柔和的点点星光。此景又正应了“石桥朱塔两依然”的写照。

我猛然醒悟,难怪三国时期的孙权,早期定都于此!城外,北有长江天险可守;城内,有南园、北园粮田自给自足,攻守兼备。如此风景如画,又富有诗意的古城,如何不令人心动!

细雨润湿了我的脸颊,我不去撑伞,任凭这甘露般清凉的雨滴落在脸上。似乎是接受着父母般的轻拥与呵护。我昂首仰望,数滴雨珠落入嘴中,入口平常无奇,但腔中却有了一种韵味,它来自于洞庭东山的醇香碧螺春,来自于平江路礼耕堂的婉约评弹,来自于姑苏城外寒山寺的悠扬钟声,它是被酝酿和积淀了两千五百年的甘露。

天际传来了滚滚的春雷声,耳蜗竟有了一种前所未有震撼!是的,只有站在历经了千百次战火洗礼的古城墙上,才能感受到如此强烈的震撼。我大惊!我听清了,那是吼叫!一位伟人的怒吼!那正是坚持到底,面对元军誓死不降的文天祥的吼叫,尽管吼声中透着“身世沉浮雨打萍”的无奈。但他面对无数望风而逃,不战而降的将领;面对无数权倾朝野的奸诈佞臣;面对无数骁勇悍猛跨着铁骑的敌军,他没有退缩,在姑苏古城苦苦坚守四十多天,即使在战败后,他依然发出了“还我河山”的怒吼!

雨越下越大了,眼前已是朦胧一片,湿润的眼眶中浮现出了烟波浩渺的太湖,一千多年前的太湖!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王钱缪曾请一位道行高深的术士,推算自己王朝的气数,那术士掐指一算,说“若是将太湖和西湖,各填其一半,可延长吴越国江山的气数五百年。”但那样做,势必会劳民伤财,还可能会引发洪水,毁掉大片的农田。钱缪听罢术士的话,大笑着说:“自己五百年的江山社稷,不如百姓的幸福生活重要!这样做只会劳民伤财,不可!”如今,那位术士早就湮没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了,钱缪的话却永远地留了下来,这烟波浩渺的太湖正是见证这段历史的印章。

雨略小了些,雨水顺着古宅的黛瓦缓缓流下,在古朴陈旧的粉墙上渲染出了一幅幅泼墨山水画。不禁让我想起了挥毫写下“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这般佳句的唐寅。透过雨幕,我似乎依稀看见了唐寅怀才不遇的背影。

雨渐渐停了,天边的晚霞伴着彤红的火烧云,映红了天际。如水乡江南丝绸般的绚丽多彩!走在回家的青石小巷里,一时有些心神恍惚,今天的我,似乎穿越地走过了姑苏城千年的历史… …

作者简介

高建:苏州市振华中学

 

香落尘外管理团队

主编:湛蓝

总监:子寒

顾问:蒋新民  清风明月

排版:强哥   凤尾

审稿一组: 铜豌豆  柳外斜阳  

审稿二组:连云雷  风碎倒影  无兮

终审,校对:烟花  清欢

播音:从前慢  魏小裴  向日葵的微笑  过往云烟

稿费:湛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