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 | 邵志创 | 人间四月天

 香落尘外 2020-03-14

本文已授权本平台发布

人间四月天

作者:邵志创 | 版式设计:凤尾

 柳绿了眼帘,花醉了脸庞,又来了几场连绵的春雨,洗净了空气,荡涤了尘嚣,一切都变得温润而明亮。河塘边,果园里,田野间,又见蜂飞蝶舞,游人如织,处处笑靥如花。四月的天,是抚慰,是欣喜,是希望,更是人们的心灵的温床。

又是一年春来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光流转中,一颗心,或生茧,或发芽,或沉淀,行走中,落定成岁月的年轮。这其中,有激动,有悲怆,有孤独和难以名状的痛。山高路长,风雨沧桑,但无论有什么,人心不能被虫蛀,生活不能没有诗意。

 

是什么提醒了我,生活不能没有诗意 ?是那一场病痛吗?那段寒冷的日子,坐站如锥、疼痛难眠,幸有家人的陪伴,同事的探望,朋友的劝勉,才使等待康复的时刻,显得并不遥远。是啊,既然困囚,何不安静?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安静下来的风景,是无百事之荣的叨扰和一事之辱的纠缠,千人之欢终成一人清隅,无论站着、趴着、躺着、走着都可以看书,那些幽默伤感的文字,那些跌宕起伏的情节,那些血肉丰满的人物,都成为按摩伤口和滋养心灵的良药。那么,歌颂病痛,点赞逆袭,是不是生活的诗意呢。

诗意缘起于希望,心存希望,才能感受到光明和力量。站在四月的云隙里,回看,昨天已经走远,背影很长,伤痕很短。抬望,万物正沐浴春的阳光,劲力生长。历经冬的蛰伏,风霜刮骨疗毒,雨雪洗礼灵魂,所有的苦难和忍受真如青烟一缕,在明媚的阳光下荡然无存。

哀莫大于心死,忘记是重生的开始,而绝望是诗意的最大绊脚石。我能理解看轻生命的人,因为他们无法摆脱苦难的折磨和心灵的枷锁,生命的意义只剩下苦熬。但我也见过太多战胜绝望的人,放下心负,怀揣希望,步履铿锵地走出一条人生大道,谱写出一曲酣畅淋漓的生命赞歌。

美好,是诗意的章节。心存美好,希望不灭,生活处处皆可章节。人间四月天,可以诗篇的东西真是太多。四月的轻雷与淡云是流放的心,四月的青草与露珠是透亮的魂,四月的阳光与驳影是涌动的神,那轻松的笑脸,均匀的呼吸,那草虫的鸣叫,青蛙的歌唱,以及一切灵动的生命,不都在你的眼里、心里和情里吗?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邵志创,平顶山市人,教师。工作之余喜欢写作,坚持用心灵的文字记录心路历程、述说人间真情。曾在《平顶山晚报》、《平顶山市广播电视报》、《大河报》、网络平台上发表过多篇散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