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日专栏 | 依米 | 七龄童不一样

 香落尘外 2020-03-14

本文已授权本平台发布

七龄童不一样

文/依米

版式设计/湛蓝

请输入标题     bcdef

一日与友人闲聊,聊到他在医院里遇到的两个同龄的孩子,都是七岁。他家亲眷因骨伤住进了县城的福平医院。同病房里,一位年轻漂亮的妈妈因骨折也正在医院接受治疗。那日她大概刚做完接骨手术,缠着厚厚绑带的右腿被高高地吊起。大概因为疼痛的原因,那位母亲眉头紧蹙,脸色苍白,额头渗出一层细密的汗水,她整个人看上去非常憔悴。陪护的是她的婆婆和七岁的儿子。小男孩生得一张白皙的小圆脸,玻璃珠般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不时滴溜溜地转,分外机灵。过了没多久,小男孩似乎厌倦了医院里的沉闷,他哭闹着非要回家。奶奶千方百计哄他,一会儿承诺给买小汽车,一会儿买变形金刚,一会儿买玩具枪……尽管奶奶使出浑身解数,小男孩还是任性地哭闹不休。他的小眼睛里没有看到病床上的母亲眉头皱得更紧了,甚至他都没有靠近病床,用自己的小手抚摸一下妈妈,轻声问问妈妈是不是很疼?更不要提让这个小男孩控制情绪,顾及病房中其他人的感受了。说到这时,我的朋友顿了一下,他面色严肃地对我说:“中国的家庭教育已经让我们的孩子失去了爱人的能力,更可怕的是这个小男孩他不是个例!”

接着,他又聊起在医院里遇到的另一个七岁的叫丹丹的小女孩。一日中午,他正在病房陪护,一个小女孩推门走了进来,瘦小的身子,黑黑的皮肤。眼睛倒是分外的精亮。她左手拿着一沓一元纸币,右手拿着一支笔和一个小本子,毫无怯色地问道:“请问谁要订中午的盒饭?”病房里有不少与她熟识的人,纷纷找出钱来向小女孩定饭。只见她用笔在本子上简单地记录一下,然后给大家找回零钱,转身就走出了病房。不一会儿,大家订的饭菜就被送了上来,7床的鱼香肉丝加米饭,8床的花卷、肉末茄子加炒粉,竟丝毫不差。有些家属喜欢开她玩笑:“丹丹,不对吧,这些东西也不够9元的呀?”只见丹丹小眼微瞪:“怎么不对?家常饼2元,蒜薹炒肉6元一份,一碗汤1元,正好9元,你给我10元,我找给你了1元。”听完大家哈哈一笑,纷纷称赞丹丹头脑聪明。我的朋友好奇地上下打量着这个大约上二三年级的女孩,惊讶于她的聪明能干。后来向病房里的人打听,才了解到丹丹的妈妈承包了这个医院的盒饭业务,她的爸爸在外地打工,妈妈做小本生意请不了小工,丹丹看到妈妈分身无术,心疼妈妈,总是利用中午放学的时间帮妈妈的忙。三层楼的病房,她就像刚才这样一间一间地问过去,收钱送饭。说道丹丹,我的朋友眼睛里闪烁着亮光,满是赞许:“这个七岁女孩不一般,聪明能干,孝顺懂事,将来一定有出息。”

听完这两个七龄儿童各自的故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个生活在物质相对丰厚的家庭,在祖辈、父辈的溺爱下,只知道索求,不懂得付出;只知道满足自我,却全然不顾念他人;一个生活在物质相对匮乏的家庭,从小便耳濡目染了父母的不易,懂得生活的艰辛,早早地就磨练出独挡一面的坚强。

时间告诉我们,孩子总会长大,谁也不能永远躲在父母的羽翼下,不沐风栉雨。我设想着十几年后,这两个孩子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在成人的世界里,是没有“容易”二字的,当生活痛吻他们的时候,谁会拿出胸怀去接受,谁会鼓起勇气去改变呢?我想答案显而易见。

编后语:

人生最大的勇敢之一,就是经历欺骗和伤害之后,还能保持信任和爱的能力。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作者简介

依米:我爱读书,爱独坐在阳台的藤椅上,在茶烟袅袅中,捧一本书来怡情张智。我爱写作,爱用文字修葺生活的茅庐,记录光阴的曲折流转,大千世界的悲喜消长。

香落尘外管理团队

主编:湛蓝

总监:子寒

排版:强哥   凤尾

审稿一组: 铜豌豆  柳外斜阳 

审稿二组:连云雷  风碎倒影  无兮

终审,校对:烟花  清欢

播音:米米   从前慢

稿费:湛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