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湛蓝 | 致与我同路的人们

 香落尘外 2020-03-14

本文已授权本平台发布

致与我同路的你们

文 | 湛蓝

吃过早餐,坐在沙发上与远在帝都的朋友聊了一阵天,他开始工作后瞌睡虫却盯上了我。大半年的忙碌,是该好好睡上一觉。放下所有俗事,安然入睡。太过忙碌,往往疲于思索,我总习惯性在某处刹车,让自己保持适度的理性和冷静。

睡醒,摁亮台灯,拿过手机看看空间“那年今日”,去年三月六日,写过一篇文《有花也好无花也好》。字字句句读来,有些许感动。时过一年,那些旧字,它没有令我觉得惭愧也没有令我失望。起来把今天的工作安排完,开始做午餐,饭后收拾餐桌、站在水槽前择菜洗菜准备晚上的食材,大脑却在思索着是时候写点什么了。

在微平台辗转快一年了,用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从一个纯粹撰稿人到一个经营者的转变。这个身份的转变带给我唯一的便利是:让香落尘外每一篇输出的文字能引导些什么。而香落尘外这个平台给我最深刻最直接的启发是责任。

我们几个编辑烟花、清欢、豌豆、倒影、连云雷和一池平安,还有之前的童话,都在为杜绝错别字不懈努力。哪怕是一个错误的标点和版式上一个字的间距不一致,都会让我们不安、深深自责。几乎是每个夜里,把次日清晨要推送的文章预览到编辑群让她们做最后一次校对,校对完,她们不说疲惫,但是我分明感知到疲惫从她们每个人的呼吸里散发出来。这种坚持里,有责任更有对文字的情怀,用烟花和清欢的话说,上了你的“贼”船,就不想下来了。版式设计的人员凤尾和强哥每天至少排版三篇,特别是强哥,半年来,除了春节几天回老家没电脑干活儿,从未休息过。

曾有人问我,那么辛苦,干嘛不放弃?她们心疼我的辛苦,但真正懂我的人不会劝我放手,而是身体力行支持我。说到这,不禁想起我咖啡馆的辉辉、红尘、沧老师、迷叔、苏兄和螺旋藻等很多人。转换音频、下载音乐,辉辉友情帮了太多忙。何况,在后台、身后兢兢业业做事的人没撤退,我有什么理由撤退。从香落尘外组建团队那天开始,平台就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咱们大伙儿的,我又岂能说放弃就放弃。

其次,我想与同路的撰稿人说几句肺腑之言。在这条路上,有三个人的成长让我肃然起敬。一个是南瑾,我记得第一次她给我稿件,因为不会使用邮箱,直接发给我。等文章推送发稿费给她,她竟然说不知道怎么使用微信红包。然后就开玩笑,要不你就打赏别的作者呗。她说好,先从你的文做实验。她从一个不参与互动,慢慢从安静的角落走出来,到适应微信公众平台的生存法则,她成功转变,做得游刃有余。另一个是无兮,第一次读她的诗歌,她诗歌中透着的灵气让我一见钟意,决定每周推送一版她的诗歌。推送过两期之后,她说,我以后就不再挪窝了,这里有读者。这只是一个开始,诗人也好,撰稿人也罢,但凡能够在文字里沉静下来,在文字里自成天地的人,骨子里或多或少都有那么点点的清高。而这种清高也往往让人犹抱琵琶半遮面,特别是不为生计所迫的人,更不愿主动推广自己的文字主动让人阅读和赞赏,文字没有认同感等于孤芳自赏,落落寡欢。其实,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从认同感中获得鼓励获得力量,这是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无兮在这种怅惘里几起几落,终于学着与现实和解,让自己变得圆润,融入环境。再有一个人是行者无疆。第一次投稿香尘,先是我让他修改,修改后鼓励他发邮箱正式投稿,他为了保险起见,在投稿的主题中注明湛蓝推荐字样。文章通过了审核,我却忍不住笑了。在香落尘外推送两篇过后,第三篇被退稿了,他并没如编辑所言修改稿子,而是直接给了别的平台,在别的平台很快推送。他沾沾自喜过后,陷入一种理性的思索。这种便捷没有让他内心欲望膨胀,并没有觉得有更多的平台采用他的稿件是他文章本身有了更多的市场,从赞赏的严重缩水,他清醒地意识到初心和质量才是王道。

像行者无疆早期这样的情形不在少数,那天一朋友跟我聊天说,你平台没采用的一组律诗别的地方推送了。潜台词我懂,我惊讶中更多的是平静。惊讶的是他开始试着按照要求改,但最终被浮躁和随意打败,放弃修改;平静的是别的平台推送。我当时说:你在哪儿推送,都无法改变没达到香尘标准的事实。网络文字形同快餐,要让自己的一篇文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泛起一朵小浪花,实属不易。正因为泛滥,我们才有责任输送相对精致的文字,对得住为此花费时间的读者和撰稿人,让更多的人喜欢上阅读。

一直记得朋友也是咱们香尘的作者小西好些年前写信中的一句话:蓝,冷冷寒冬,让我们安静读书,安静写字。一字安静,道尽心中无限事。阅读和写作,只有剔除浮躁,才能有所思考,写出抚慰人心引起共鸣的文章来。

再其次,我想说点现实的问题。怎么对待赞赏和评论。在微信平台,撰稿人既是读者同时也是作者。绝大多数作家也是自费出书,作家们写书售书,他们也需要从阅读中获得新的思想和灵感,自然避免不了消费别的作家的作品。张恨水说:有人共享,快乐会加倍,忧愁会减半。微信平台的互动,相互认同、相互欣赏鼓励,这也算良性循环。不论在哪个平台推送,说到底,最终都是现成的且需要维护的资源,只是在哪儿使用这个资源的问题。要想成为文章打赏常青树,除了优化文章质量,控制推送频率,积极互动,没有其他捷径。很多人不愿意正视这个问题。我很庆幸,咱们同路的一大批理性和对文字本身保有热情的读者和作者,她们不论是谁的作品,入心的用力的,都会有认同感。

最后,以这十二个字致与我同路的你们,与君共勉:摒弃浮躁,安静读书,安静写字。

香落尘外《散文集萃》征文启事

《香落尘外》(散文集萃征)征稿启事

作者简介

湛蓝:爱独处,在袅袅茶香中享受自处的宁静。

久居成都,骨子里透着这座城市一样的休闲气质。

喜欢一个人的孤旅,在行走中追索对真我的认知。

香落尘外管理团队

主编:湛蓝

总监:子寒

顾问:蒋新民

排版:绿腰  强哥   ETA   凤尾

审稿一组: 铜豌豆  一池萍安  一心

审稿二组:连云雷  风碎倒影

终审,校对:烟花  清欢

播音:米米   从前慢

配乐:罗晚词

稿费:湛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