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授权本平台发布 摈弃不合理信念 作者:大漠胡杨 主播:眉如远山 版式设计:婉静 对一个在逆境中的人,聪明人不会在他面对困境的初期帮助他。而是在他品尝到一些无助的时候,才伸手拉他一把,这样他会放大你对他的好。 记得闺蜜孩子刚入小学时候,因为她家不在这所重点学校的划片范围,闺蜜朋友托朋友找了个帮忙人。这个帮忙人就很聪明,他说,你们也可以再去找校领导试试,估计能成功,即使不成功我这边也在不停地进行中。 开学前夕,校长你都无法找到,大家分头试了又试,终于知道能进入这所小学比登天还难。闺蜜立马把原打算给帮忙人的好处费翻了一番。 可是,发榜时候,没有孩子的名字。眼看开学了,帮忙人说正在办理着。闺蜜又备了厚礼和我跑了他家一趟才知道,榜上有名的都是理所当然被录取的孩子,没有名字的开学过两天直接来上课就行了。 这件事过了很久闺蜜还在感激中念叨着。 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处在困境中的人,对于亲人施与一根金的援手,感激程度几乎为零。为什么对于外人给与一根针的施与,却会放大对方的好,甚至感激涕零,想要对他给予的好涌泉相报。 那是因为外人很少给予,猛不丁给仨核桃俩枣,你就觉得给的多着呢!亲人却没有此厚的礼遇,稍有怠慢,便耿耿于怀,认为不如外人。这除了血脉相连之情,和自身存在的不合理信念有关。 就如同一个溺水的人,你给他立即实施救援的时候,他会拼命挥舞双臂,搞不好把你也拖下水去。一个老练的水上救生员,一般都不会下水去救一个拼命挣扎的人,要等到对方没有抓蹬的力气,甚至允许溺水者喝些水,他才施以援手。 若不然,要么你被溺水者拖拽下水,反受其害。要么你把他打晕,才能够达到救人不伤己,双赢的目的。 可是,有一个叫做老王的水上救生员,在一次救援的时候溺水而亡,原因是,溺水者是他的侄子,若换在平时,他成竹在胸地等溺水者扑腾够了,他才下水救人。 然而,那一天因为是血脉亲情的亲人,他却是有些违反自己的常态,也就没想那么多,结果在溺水者还没有扑腾够的时候,就被对方按进了水里,由于脚抽筋儿,救生员老王再没能从水里上来。 这个悲剧就叫做关心则乱。 另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叫小甲的人,他朋友小丁平时不爱吃鸡蛋,每一次发福利,小丁就会把鸡蛋给小甲,一开始小甲会非常开心,甚至表现出感激不尽的心态。 不久的一次,小丁把发的鸡蛋分两份,一份给了小乙,同时另一份又给了小甲,小甲却不干了,认为小丁人不仗义,把我的鸡蛋给了别人,真是岂有此理。 这个时候,小甲的心态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把本来就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当成了理所应当,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那分明就是小丁的东西,他却固执地认为就应该属于自己。 这种不合理信念让小甲很是受伤。 然,小丁并没有做错什么,只不过把自己的东西给了另一个他赠与的对象。却让小甲对他颇有微词。 这两个例子都是不合理信念造成的认知偏差,一个为此送了命,一个为此把自己的人际关系打入冷宫。这都不可取。 如同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的ABC理论那般,A不是C的行为结果,而是B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 认知偏差,不合理信念就占了上风,于是,生活中许多烦恼也就应运而生。 大凡懂理的人,不一定懂事,然,懂事的人,一定懂理。 作者简介 大漠胡杨,女,鹤壁市人,实名韩桂霞。岁月无情,我一往情深的把年轻的梦种在文字里生根发芽。 主播简介 眉如远山:在童真世界尽享工作的乐趣,闲暇时,读几段小文,弹几首曲子,用声音传递情感,在旋律中感悟生命的欢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