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尘散文 | 小河 | 当我遇见我自己

 香落尘外 2020-03-14

本文已授权本平台发布

当我遇见我自己

——读《当我遇见一个人》有感

作者:小河 | 编辑:强哥

曾经也梦想很大,觉得自己应该去很远的地方,做很了不起的事。曾经也心比天高,可后来,我遇到了使我想“半途而废”的人,就此过上了随遇而安的生活。

可唯一的不安与不甘,源自我成为了一个年轻的母亲。我与朋友们不同,成了最早结婚,成为家庭主妇的人。我甚至有些自卑,青春不再,整日荒废,我发觉灵魂也干渴的要命,于是不甘和不安向我袭来,我变得暴躁不满,时常与爱人争吵,也怨恨孩子的到来。

当我遇到《当我遇见一个人》,身体里有忍不住的轰隆隆声,使我全身共振,感到通透。这本书使我体会到阅读的能量,让我知觉自我的内心需要,宽怀天地,身心澄澈。

《当我遇见一个人》看似讲述母婴关系,可我却体会到教育孩子即是人生的修炼和成长,我们可以通过有缘遇到我们的孩子,快速成长。用爱与关怀滋养孩子,让他们成为内心坚定的人去找寻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凡所看见的皆是我们内心的投射,凡所期盼的也是我们自己认同的。我们想要的人生,妄加的担心,受过的苦难,只属于我们自己。孩子是这世上最宝贵的礼物,他们不知对错,不知善恶,更不知美丑,也不知生活和生命的艰辛。为什么一定要告诫孩子生活的不易,是我们生活的不易,所以要把这份忧虑传递给孩子。是我们虚伪和胆怯,向孩子灌输担心、忧愁、期望,并试图控制一切,可是孩子属于他们自己,父母只要给他们全部的爱和包容就已足够。

当有天我的孩子对我说“妈妈我想学钢琴” ,若我没有能力让她学,我会肯定她的喜好和欲望,向她承认我没有能力让她学习钢琴,而不是打击她,担心她半途而废。 若我经济宽裕,我一定会让她尝试,就算半途而废也无所谓。可如果她从未提起此事,我绝不会让她学钢琴。 小的时候,妈妈看到别的孩子都有特长,于是也挖空心思帮我选择了小提琴,我虽有音乐细胞,可我并不发自内心喜爱,学习小提琴让我痛苦,可放弃又让我觉得对不起父母的期望,我既痛苦又内疚,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痛苦虽结束,可内疚却一直存在。大人亦有大人的愿望,孩子更有理由维护支配自己欲望的权利。

现在我的女儿一岁了,我时常担心她吃得太多,吃坏肚子或是长胖。可是读完这本书我明白,只要让她合理饮食,她并不会生病,也不会把自己撑着,她真的在吃了很多之后停下来了,我也终于长舒一口气。至于长胖,我青春期的时候非常喜爱吃肉,妈妈总在一旁劝我少吃,或干脆不让我吃。我当时很生气,现在很后悔,确实应该少吃点。可我后来才明白,虽然是我长大之后才知道爱美追求苗条,可是小时候因为爱的匮乏,让我无聊就想吃,或者说吃饱了就觉得很安全,当我明白这些,我也就放下了对食物的执着。

再说这本书的另一个让我拨云见日的观点——不为自己的人生设限。

“必须          ,才能赚到钱

A.辛苦付出  

B.拥有人脉关系

C.有人帮助指点

D.拥有学识

E.有忠诚于我的员工”

确实这样的“成功条件”已经根深蒂固地深入到我们的内心,我们从小到大,从父母、社会的各种声音中得到这样的信息,于是获取金钱在我们潜意识中得到了这样的定义。当我们想要获取金钱时,脑中想着这样的定义,那确实无从下手,但如果我们专心做好眼前的事,这些成功的条件会向我们靠近。所以请从现在对自己说赚钱很容易吧。请让这样的潜意识影响我们吧。

请不要说你的孩子“懒惰、自私、不爱学习”等等,孩子的潜意识将会遵循父母对他们的定义。我们不要为孩子的人生设限,正如我们不为自己的人生设限,不定义自己,因为我们的人生有无限种可能,因为我们能通过觉察我们的内心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总觉得自己通透了却不能完全表达出自己的感悟,只言片语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在自己的人生中包容这世界。当我遇见我自己,当我看清我内心对他人的要求时,我已经错了。为什么恋人们最初总是甜蜜,因为我们刚开始全然的接受和包容对方的全部,当你想要改变你的爱人时,痛苦便开始了。人生应“无为”,教育孩子应“无为”,唯一要“为”的是利用这有限的生命去感受去体验更加丰富精彩的人生。

香落尘外管理团队

主编:湛蓝

总监:子寒

顾问:蒋新民

排版:绿腰  强哥   ETA   凤尾

审稿一组: 铜豌豆  一池萍安  一心

审稿二组:连云雷  风碎倒影

终审,校对:烟花  清欢

播音:米米   从前慢

配乐:罗晚词

稿费:湛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