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授权本平台发布 金秋红叶行 文:嫣然 排版设计:无兮 ○ ○ 沐曦穿林绕山行, 闻香踏软举枫倾。 水清石静流潺响, 银瀑飞花笑空灵。 一个金秋的清晨,我踏上了享有红叶之城美誉的蛟河红叶谷风景区的旅程。晨风微凉,并没有削减我向往的兴致,那漫山红叶醉深秋的景致冥冥中牵引着我走向那里。如今,即将前往,心里的雀跃可想而知。 车子一路疾驰。透过车窗,路旁的树忽忽闪闪,大巴满载着游客的喜悦与焦急撒着欢向前赶。远处,迷蒙的烟雾似薄纱笼罩在浓碧的田野、山丘,不时还能看见升起炊烟的几户人家,一弯浅水在烟雾的晕染下似曼妙女子遗落的罗帕。我陶醉在这如梦似幻的迷境中,不禁想起杜牧的《山行》,此等薄雾迷离,几家炊起的情形,不正如他当年所见的白云深处吗?而我此行一样是停车坐爱枫林晚,看那红叶是否红于二月花。 当秋阳灼灼之际,我们走进红叶谷的谷中谷,这里是红叶的集中地带。说实话,仰望那些色彩纷呈的叶子,我并未感受到那种红于二月花的热辣。也许来得不是时候,也许今年的枫叶就是如此着色,我不去想太多的原因,更多的是被这一树的缤纷所吸引。看着那曼舞的红叶洋洋洒洒,似蝶般的轻盈,也许它们就是两千多年前庄生晓梦的蝴蝶穿越过来的吧,争相赶赴一场无期之约,最终演绎成了这一地的落英。我羡慕它们曾经妖娆的绿,如今恣意的红,再翩然落幕零落成泥,铺就这一径的松软,滋养大山所有的生灵。年复一年,枫叶不会为任何人珍重,该落的时候就落了,流水落花无言亦无情,而我们却要珍重它,赏它,爱它,托它寄语心中缕缕相思之情。我们终不是草木,也终做不了草木,我们只能在这烟火红尘修行一颗执念的心,把日子过得像白开水一样寡淡无味。 从谷中谷出来,我们前往将军祭台,瞻仰了民族英雄林凤祥塑像。这里的枫叶要比谷中谷的鲜艳靓丽。踏在先人曾经流血牺牲的土地上,我感恩英雄寸土不让的英勇,使得他的子孙今天能在这里赏枫怡情,也许是他们的血渲染了这一山的烂漫,他们的精神与日月长存! 山水相依,我们接着前往庆岭瀑布。循声望去,一条银练舞高空,悬挂的瀑流激荡起朵朵飞花,似崩落的珍珠,又似天女扯落的珠帘,心被悦耳的空灵声撩拨得欣喜之极。下游溪水蜿蜒漫流,细心聆听它淙淙的潺响,踩在溪石上,让溪水漫流鞋底,让它洗去这一路走来的风尘,让它清澈原本空荡的心。 报恩寺的钟声还在山中回绕,我们结束了这一天的行程。下山来,我远远地望着山顶那尊低首的观音,没有再俯身下拜,她也有她的不得已,我不愿再加重她的无力,向她注目微笑,和她一样情愿这世间一切美好。回顾这一天的行程,我无暇辩驳同行之人说此行不值的说辞,我只顾回味徜徉山水的那份清逸。当我融于山水的刹那,已将自己的身心在此处放逐,似白云一样轻盈,清风一样悠闲,流水一样从容,忘记自己来自何处,忘记锦瑟流年。挽一朵水花填满空虚,扯一片云霞裹住心事,我就是那山中一花一树,一水一石,且让那暮鼓晨钟,清露山风度我几许淡泊宁静吧。 作者简介 嫣然,小学教师,喜欢在柴米油盐里写字,感悟,记录生活,在文字的铺展中柔软,平和,坚强的成长。 香落尘外管理团队 主编:湛蓝 总监: 犇 徐和生 顾问:刘向东 龚建明 蒋新民 崔加荣 孟江海 李思德 王智林 张建华 特邀顾问:乔延凤 排版:强哥 凤尾 审稿一组: 铜豌豆 柳外斜阳 莲之爱 审稿二组:连云雷 风碎倒影 无兮 终审,校对:烟花 清欢 播音:从前慢 魏小裴 向日葵的微笑 过往云烟 叶儿 佳石 自在花开 稿费:湛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