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莘莘学子 | 初晨 | 帕的挽歌

 香落尘外 2020-03-14

本文已授权本平台发布

帕的挽歌

作者: 初晨 | 本版主编:夏梓言|美辑:强哥

读潘向黎的散文《赠帕》时,看到一句“罗帕之为物,真是缠绵。”当即觉得这话说得妙极!

罗帕是古时候女子的饰物,也是用于传情的缠绵之物。提起罗帕,我总是会在脑海中臆想出一幅画面:一个女子身着纱衣,钗绾青丝,立在万花丛中,她用黑玉似的大眼睛看着对面快步走来的心上人,莞尔一笑。可她心底的欢喜哪里是那么容易就能掩饰得了的,总想笑得更尽兴些,于是轻轻举起了手中的罗帕。这样,一来避免了笑而露齿的尴尬,二来更添了几分迷人的娇媚风神。

窃以为,美人巧笑嫣然,一方罗帕半掩面,万种风情呼之欲出,也是罗帕之一大缠绵。这时候,罗帕的意义早已超出“饰物”的范畴。

还记得电视里很多画面都曾经出现过罗帕。比如一个女子等待着情郎,她心里焦急却不能失态,于是只好用十指绞着手中一方罗帕。绞帕于手,似乎已经成了女子紧张不安的代表性动作。这一绞帕里,又含着几分失措、几分娇羞、几分可人呢?

可惜,今日女子再不用罗帕,罗帕离我们渐行渐远,渐渐定格成一件“古物”,连同一场缠绵的“古事”。可怜,当日罗帕所传递的那一份风情、那一份缠绵,我们再也无法遇到,只能靠贫乏的想象来弥补。

然而,有多少人知道,在古代缠绵了多年的罗帕,在近代还续写着传奇。

一百年前,曾经有一个人用一方罗帕写了一封情书,或者称为“诀别书”。

他就是林觉民。

那封情书就是催人泪下的《与妻书》。

《与妻书》,一千三百多字,娟秀的小楷一丝不苟,情思流畅一气呵成。而有幸作为这场伟大爱情的见证的罗帕,又是何等不幸地浸透了收信人止不住的泪啊!

“意映卿卿如晤”,你看,他的信开头多么情意绵绵!意映,是他妻子的名字。“卿卿”二字,本就暗含着无限怜惜和赤诚。“如晤”,和我们通常所说的“见字如面”一样,林觉民告诉陈意映,你见到这方罗帕就是见到我了。接下来的一句“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瞬间让人悲从中来,刚刚不是还情意绵绵吗?刚刚不是还卿卿如晤吗?怎么一转眼就永别了呢?这是一方罗帕啊,本该是甜蜜的信物,怎么会成了生死诀别的象征?

林觉民写道:“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与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原来,林觉民是怕陈意映怪罪他,这封信,也是一封英雄的剖白啊!

还记得我初读《与妻书》的时候,竟不敢看下去,只读了几句就放下了。陈意映这个女人,有一个“面容如玉,心地如雪”的伟男子作丈夫,二人夫妻和睦,她本是快活惬意的,一夕之间,昨日还睡在枕边的丈夫已化作一缕英魂,让毫无准备的陈意映去读这封信是不是太过残忍了呢?心中不忍,第一次没有读完。

过了一段日子,我鼓足勇气重读《与妻书》,这一次读完了,却心情沉重了许久。不仅为了有一身侠骨又有一副柔肠的林觉民,也为了那怀有身孕八个月而夫君殉难的陈意映,更为了这份林觉民用尽全身气力舍弃、陈意映用余下的人生在悲痛中回忆的爱情。我想,陈意映看到第二句的时候,泪珠串串滑落,透过罗帕和林觉民的泪交汇在一起,也透过罗帕做一次穿越时空的触摸,触摸丈夫的英魂。

在这块小小的罗帕上,林觉民不仅抒写了自己为国舍家的豪情壮志,也追忆了与陈意映在一起的许多细节,比如“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林觉民处于生死大限,对他而言,死何足为惧,他唯一割舍不下的只有陈意映和陈意映腹中的孩子。他在信中提及过往的点滴,也是在做最后一次的回忆,也是向妻子做最后一次最虔诚的致意,他会把和妻子在一起的时光记在心里,哪怕天人永隔再也不见,他也要带着这份爱情到阴间去回味。在我们读者眼里,林觉民是顶天立地的伟丈夫,也是心细如发的体贴郎君。可是对于读信的陈意映呢?要她一个人来回忆两个人的岁月,一个来承受两个人的悲伤,这是不是太残忍了?不知陈意映是否将这方罗帕紧紧握在胸口,泣不成声。

在信的最后,林觉民说:“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一番长吁短叹之后,面对家国难以两全的窘境,他还是毅然打响了革命的枪声。到了最后,我觉得林觉民的信不仅是写给陈意映,也是写给他自己。他能不能用这封信说服陈意映我不知道,但当时,他一定需要一个理由来说服自己,否则,他怎么能走那条不归路?

作为一个小女子,我虽懂家国大义,可也不免恨林觉民的毅然决然。读到最后,我突然释然了,理解了。我想,作为他枕边人的陈意映一定也会理解他的良苦用心。

可林觉民还是狠心的,他竟然选了一方罗帕来写这封信!他必然知道,罗帕自古以来就是爱情的信物,所以这么选择无可厚非。再者,罗帕能吸泪,能日日握在手中,夜夜贴在胸口,所以,罗帕比白纸有情。罗帕,这对别人而言如此美好的物件,对于陈意映是什么呢?

林觉民就这么硬生生地把缠绵之物变成了伤怀之物。

对于林觉民来说,他把对陈意映的爱,把对天下兴亡的担当,都呕在罗帕上,字字血泪,字字不悔。字字有情,字字悲恸。

对于陈意映来说,那罗帕就是丈夫的面容,就是日后相伴的爱侣。字字真切,字字无价。字字含爱,字字悲绝。

一块普普通通的罗帕,就这么被赋予了别样的意义。

缠绵了多少年的罗帕啊,在林觉民和陈意映那里,终于化作了一场旷古的爱情,凄婉悱恻又豪气冲天。

我会记得这一方属于陈意映和林觉民的罗帕,一腔热血交织着万世柔情。

也让我们都深深记得,除了古代女子手中缠绵的罗帕,还有另外一方罗帕负载着独绝古今的深重情意,已经唱了一百年的挽歌。

作者简介

冰清,原名李梦莹,亦初晨。90后女子,居保定。喜欢爱,喜欢温暖,钟情文字,习小说、散文,师从青年作家夏梓言。

抒发真挚情感,挖掘灵魂壮美。作品散见《散文选刊》《楚风》《江门文艺》。

鲁迅文学院是她前进的动力,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是她学习的圣地。

   我们的团队

主编:湛蓝

排版编辑:绿腰   强哥   ETA

审稿编辑:童话  铜豌豆  一池萍安

终审,校对:烟花  清欢

配乐:罗晚词

稿费:湛蓝

总策划:深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