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府 手足太阴之会,肺募穴 【定位】在胸前时的外上方,云门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距前正中规6寸。 临床取法:正坐位,先取锁骨外端下方凹陷处的云门穴,当云门直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处取之。 我的经验该穴位针刺0.5寸左右浅层布有锁骨上中间神经、第一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头静脉等。大于1寸深层有胸肩峰动、静脉和胸内、外侧神经。 【主治】①咳嗽,气喘。②胸痛,肩背痛。 【操作】向外斜刺或平刺0.5-0.9寸,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脏器。 【葫芦解穴】肺经经脉的气血物质由本穴募集传输到肺经,本穴原名“府中俞”。中府穴为手足太阴之会,脾胃气化之气与肺的呼吸之气聚会,肺气居上焦,穴位也在上焦,因此,中府穴中的气血物质分布是肺气最多,脾气其次,它主要体现了肺与脾二脏的气血特性。本穴的气血物质由手太阴和足太阴二经物从交会而成,而是指本穴的气血物质具有多气少血的特点。 所以我在临床发现肺热炽热一些外感疾病,该穴处体温明显升高。治疗方面《针灸大成》讲治少气不得卧。我体会中府穴是可以起到可以调达郁结之气,气郁结于上,非气亏于中之证。针刺本穴多在调气,常配合呼吸补泄手法为主,配合捻转为辅。以行气,导气等理气为主要的治疗。肺热肺燥多下针后急泄不留针或者水针治疗;肺虚肺寒多灸法,久留针或者穴位埋针、埋线疗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