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授权本平台发布 守候团圆 文 | 明月 版式设计 | 湛蓝 去年中秋带孩子回老家,车走到村口,我从车窗里看到一个骑着电车的身影像极了苹儿,于是赶紧招呼司机停车,下了车那身影已渐远,我远远地喊了声“苹儿!”,那电车往前行了几米停了下来,回过身我就看了苹儿惊讶欢喜的表情,她骑着电车飞速地驶过来,然后跳下电车跑过来抱住我:“芳儿,真的是你!”我们紧抱着久久不语!儿子在旁边喊妈妈,我们才松开了手,彼此眼睛里闪烁着泪花,我们舍不得马上走开,站在一条巷口话一下久别的心情。 “你还是那么瘦!”我心疼地看着苹儿。 “这样挺好,省得减肥了!”苹儿开心地说,“倒是你,还是那么漂亮!” “老了,都有白发了!”我感慨地说。 “你就偷着乐吧,我早就有白发了!”她也感慨。 “你这是要去哪里?”我问她。 “哦,去山里看看我姑姑,明天不是中秋吗?我去给她送点月饼。” “姑妈还好吗?”我想起那位慈祥的老人。 “嗯,挺好,没什么大毛病,人年纪大了,就是有点腰酸腿疼的,她总上山,累的!” “那你赶快去吧,路挺远,还要到城里转车!”我催她出发。 “嗯,我先去了,等我明天回来我去看你!” “好的!”我看着她骑上电车回头望了我两次渐行渐远。 儿子拉拉我的手问我:“妈妈,这是你的好朋友吗?”我拉着孩子边走边说:“是的,妈妈像你这么小的时候,这位阿姨是妈妈最好最好的伙伴儿!”“那后来呢?”儿子接着问,是啊,后来呢?后来就有了长长的分别和长长的故事。 苹儿是我小时候邻居家的女孩儿,她在家里排行老三,上面还有两个姐姐,由于孩子多,不能娇生惯养,苹儿从小就特别懂事,她脾气温和、不和姐姐争抢,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和她玩,我们两个在一起很少吵架闹别扭,我想我们可以一直玩下去然后一起上学读书,可是没多久,她母亲又有了小弟弟,那时计划生育查得严,再加上家里境况困苦,没办法,她的父母只好把她过继到山里的姑姑家,她走得悄无声息,没有给邻居一点信息,等我找不到她时,才发现她已离开我的生活了,为此伤感了好一阵,不仅仅伤感她的离别,更多的时候是问我的母亲:“娘,苹儿会不会想她的娘,想她的家?”“肯定会的,苹儿这孩子真不容易!”母亲无可奈何地感叹着。“那她想家想的哭了怎么办?”“没事的,她还有姑姑,时间长了习惯了就好了!”母亲安慰我,晚上躺在母亲温暖的被窝,我常常心里难过,不知苹儿睡在哪里?她又和谁睡在一个被窝! 转眼到了第二年的中秋,我在家吃月饼,娘进了院子告诉我:“苹儿回来了,你快去苹儿家看看!”我听完放下月饼就跑到邻居家,苹儿果然回来了,她穿着新衣服、新鞋,看见我跑过来,急忙过来和我说话。 “你回来了,苹儿!”我拉着她问。 “嗯,中秋了,姑姑领我回来看看爹娘,给爹娘带点山里的大枣、核桃还有石榴!” 说着她塞给我一个又红又大的石榴,说山里特别好玩,有好多石头砌的台阶,还有好多果树,树上的果子可以随便摘来吃,她还说要我跟着她去山里爬山。 “你还要走吗?”我傻傻地问苹儿。 “嗯,过完中秋,我就跟姑姑又回山里了!”苹儿说。 “那你想不想家?”我忍不住说出一直的困扰。 “想,刚去的时候天天都想,现在好一点了!”苹儿低下头说,“不过,你别担心,我姑姑对我也特别好,你看我姑姑给我做的新衣服新鞋!”苹儿抬起头坚毅地说,我看着苹儿脚上穿着一针一线做的新鞋,心里些许安慰,苹儿在家时总是穿姐姐的旧鞋,鞋子不是露着脚趾头就是有的地方脱线了,她的姑姑家没有女孩,或许她的姑姑可以把她当宝贝一样疼爱,想到这里我不再那么难过,愉快地和苹儿玩了起来。苹儿在家呆了几天就走了,带着父母的月饼又回到了大山里,那时没有电话,人们也很少写信,别离就是山里山外的思念,山里的硕果交换着平原的月饼,两地佳肴、两处相思! 就这样几年过去了,我上小学五年级时,苹儿的大姐出嫁了,二姐在外打工,苹儿的母亲思念苹儿,又将苹儿从姑姑家接了回来,苹儿从此不用再回大山里了,我们还成了同班同学,我们终于可以一起上学、一起玩家家、跳绳、丢沙包。只是苹儿成熟了许多,她变的更沉稳、懂事,我那时已然是一个玩疯了的野丫头,在家里跟母亲顶嘴蛮横无理,在外面满村子跑,天黑了母亲都找不到影子,倒是苹儿,越发的乖巧,放学后总是默默地在家照看着弟弟,帮父母料理着家务,我常常对苹儿说:“苹儿,别在家待着了,咱们出去玩吧!”苹儿总是说:“不行,我得在家看家!”我有些生气,我不明白家有什么好看的,我甚至好奇她小小年纪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定力,不被外面的玩耍所诱惑。苹儿又穿回了姐姐的旧鞋子,我忍不住又问苹儿: “你想不想你的姑姑?” “想,在山里时我想我娘,想这个家,可是回到这里我又想我的姑姑、想大山里的家!”苹儿若有所思地说。 后来每年中秋,山里丰收了,苹儿的姑姑都将苹儿接到山里住几天,苹儿说山里的月特别明,在院子里都不用点蜡烛,苹儿回来时依旧带着姑姑家的石榴、大枣、核桃,脚上依旧穿着新做的布鞋,回到家苹儿一粒粒地吃着石榴籽,像在一粒一粒地细数着对大山的思念。 直到我们毕业了,我读了寄宿学校,离开了家,离开了父母,每天撕心裂肺地想家,才明白了苹儿那种乡愁、那种对家的依依不舍,周末回到家,我也如苹儿一般,不再出去乱跑,只是默默地守着家,看着家里的一切,不忍多一刻离开。只是苹儿上了乡里的中学,我们很少再相见,只有到暑假我们才可以聚在一起打打牌,学学绣花,或者去同学家看看奇花异草,可是现在回想起来,仅仅这打牌赏花做针线的时光就令人回味无穷。 再后来,我上了大学,苹儿家也搬到了村外,她嫁给了同村的人家,我每次回去都要找她去坐一会儿,她说她依旧每年都要去山里看看她的姑姑,她的再生父母,苹儿是个心里充满感恩的姑娘。听母亲说苹儿的婆家更加清贫,她后来又有了两个儿子,苹儿特别能干,又吃苦耐劳,几年后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苹儿经历了这么多苦难的日子,可是我却从来没听她抱怨过,她有着大部分农村女孩的坚韧与隐忍,我一直佩服她对于生活的无怨无悔、对亲人的不离不弃。 边跟儿子讲着我和苹儿的事,我们已经走到了家跟前,母亲在巷子口翘首望着,看到我们赶紧迎上来抱住孩子,我随着母亲蹒跚的步履走回家中,父亲在收拾着院子,他知道我有轻微的洁癖,把院里扫了又扫,尽管我因为各种原因、特别是为了错开高峰期,节假日很少回家,可是父母依旧待我如初,他们依旧记着我的习性、依旧欢喜地在家候着我的每一次回归,那天我坐在院子里久久回味着重逢的喜悦,唯恐稍纵即逝。 第二天,苹儿真的过来看我,她依旧拿来了山里的石榴、核桃、大枣,都是圆的,我们都有着对事物的执着,对亲人不离不弃,团圆便是一次次别后重逢的寄托、是对亲情、爱情、友情以及所有的情感的守候! 作者简介 明月,河北人,现居长春,爱好文学,尤其喜欢红楼梦,在文学网站偶尔小做一篇,理想是做一名闲云野鹤的写作者! 香落尘外管理团队 主编:湛蓝 总监: 犇 徐和生 顾问:刘向东 龚建明 蒋新民 崔加荣 胡家喜 孟江海 李思德 王智林 特邀顾问:乔延凤 排版:强哥 凤尾 审稿一组: 铜豌豆 柳外斜阳 莲之爱 审稿二组:连云雷 风碎倒影 无兮 终审,校对:烟花 清欢 播音:从前慢 魏小裴 向日葵的微笑 过往云烟 叶儿 佳石 自在花开 稿费:湛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