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彩燕 | 幸福更重要

 香落尘外 2020-03-14

 幸福更重要
作者:刘彩燕   编辑:微凉


“曰归曰归,岁亦暮止”每年到这个时候,回家,回家,这就是一切!

“过年回你家还是回我家?”每当我听到夫妻之间这样的问话,我都会对着那两张面孔静静地凝视一会儿,我知道,问这句话的人一定还很年轻,他们还有资格桀骜,还有力量较劲。

曾经我也这样问过。刚结婚那会,一进入腊月,我和爱人便开始为“今年回你家还是回我家?”而争执不下。他父亲去世得早,我们一直是和婆婆住在一起的,他说他不能让母亲在万家团圆的时候孤单,而我是远嫁于此的,好长时间没见着父母,特别想在过年和他们在一起。两个人开始是协商,然后争执,再然后冷战,最后临到大年三十,总有一方是带着愠怒坐到饭桌前的,喜庆的气氛也因此变得战战兢兢。

记得儿子一岁那年的春节,我在这边吃了团年饭,大年初一一大早,我负气带着儿子踏上了回老家的车,在武汉转车时,没料到大年初一还是铺天盖地的人。儿子刚学会走路,踉踉跄跄地在人堆里钻,一不小心被人挤倒在地,哇哇大哭起来,我要排队,要照看儿子,还要背着一大包东西,在车站一直排了两个小时的队才买到下午三点的车票,等到了荆门已是晚上九点,我又累又饿,抱着儿子站在灯火阑珊的街头,委屈得大哭起来。大年初一就是以负气开始,以哭泣结束,此情此景,情何以堪?

等我好不容易租了一辆车回到家时,父母都惊呆了,他们问的第一句话就是:吵架了?陆续有亲戚到家来玩,看到我独自带着儿子回来,问的都是同一句话:孩子爸爸怎么没回来?我开始还要解释一番,当然是找各种可以摆在桌面上的理由,他爸爸忙,他爸爸单位要他加班等等,问话的亲戚也心知肚明,并不深究,但眼神里往往流露出的是猜疑和怜悯,我的心空落落的,我这才知道,我们三人是一个整体,无论何时,在别人的眼里是如此,在自己心里更是如此。在老家索然无味的住了两天,我就要带着儿子回家,母亲也没有过多地挽留,送我上车的时候,母亲认真地对我说:记住,你的幸福比陪我们过年重要。



回到蕲春,几天没见,我看见爱人消瘦不少,他看见我们回家,激动地一下子把我们抱在怀里,久久不愿松开。回家看父母本来是多么一件令人喜悦和期待的事,如果真像网上流行的那句话说的“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有哪个母亲会真的开心呢?有哪个母亲不希望看到自己成家的孩子携妻(夫)带子热热闹闹归来的场景?

从此以后,每年春节,我再也不和爱人提“回你家还是回我家”这样的问题了,这个问题其实很伤感情的,用“你家还是我家”就分出彼此来了。结了婚就是一个整体,老是这么分来分去,有朝一日真会就你是你,我是我。哪怕一个简单的称呼,我们也不能让它成为感情路上的牵绊。最好的方法是,以地名相称,比如我就将家分为荆门老家还是蕲春的家,或者以孩子的名义命名:外婆家还是咱家。

婆婆有时也主动提出到小姑子那儿过春节,让我们毫无后顾之忧地回老家看看;在老家住上几天,母亲也会催促我们早点回家,免得婆婆一人寂寞。我们也曾经提出想让婆婆和我们一起到荆门去,但她年事已高,实在禁不起长途奔波,现在我经常做的是,春节肯定在蕲春,过了正月十五再把荆门老家的父母和几位至亲接来住一段时间,承欢膝下,又免受奔波,还始终把爱人的手紧握手中。

“曰归曰归”,相爱的人儿,只有懂得互相妥协,互相理解,互相体谅,才可能归向一个幸福之所。






作者简介
刘彩燕:女,1975年生于湖北荆门,湖北省作协会员,现任教于湖北省蕲春李时珍职校,并在李时珍职校创办胡风文学社已逾十年。
历经霜雪终于看到春天,尘世繁杂难掩质朴芳华;敏感倔强却能谦虚优雅,生活简单而又内心丰富,相信爱,崇尚美,铭记所有的真与善。


   我们的团队

主编:湛蓝
             副主编:微凉                 
排版编辑:微凉  绿腰  飘渺  黄莉苹
审稿编辑:  慕柒  清欢  童话
终审,校对:烟花
配乐:罗晚词
稿费:湛蓝
总策划:深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