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授权本平台发布 婆婆也是妈 作者:大漠胡杨 | 版式设计:强哥 我和老公低估了生了女儿后的忙碌,女儿快三个月时,我俩实在扛不住了,就把洛阳老家的婆婆接了过来。 婆婆六十多岁,个头不高精神矍铄,满头银发很有光泽。初来时,她像孩子一样因拘谨,两只手怯怯地好像不知放在哪里好。脸上总是花儿般微笑着,是那种孩子般单纯的笑。这笑,像是由心中善念长年积累而流露出的天使般的笑。 记得婆婆来的那天,窗外下着冷雨。女儿睡下后,婆婆就坐在那里一声不响很投入地看着电视中某个台播放的地方戏。唱戏人时而悲悲切切,时而哭哭啼啼,于是我问婆婆戏曲的内容。 婆婆不好意思起来,一脸歉意地说:“听不懂。” 她说,她喜欢古装戏,觉得戏中人长袖飘舞,有哭有笑又唱又跳很热闹。 于是,不喜欢看戏的我耐下性子,看着字幕给婆婆讲解着我也听不懂唱腔的沪剧。故事内容我忘了,只记得好像是一个可怜人的可怜事。听明白故事的婆婆触景伤情,竟然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起来。也就是那天,关于老公儿时和老公家的家事我才略知一二。 婆婆姊妹两个,自幼没了娘。老大的她便早早地做了童养媳。共生养了七个孩子,五男二女。其中两个男孩不幸夭折。当时的医疗水平不高,很多现在看来并不致命的疾病,那时就要了人命。一个孩子死的时候才一岁多,另一个孩子死的时候六七岁,得的是脑膜炎。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说到这孩子婆婆依然无法释怀泪流不止。 婆婆说,那天看着孩子不舒服,就给他煮了一个鸡蛋,当时我老公三四岁,也非要吃鸡蛋。那孩子很懂事说,妈妈这个鸡蛋先给弟弟吃吧,他比我小。然后就假装咬了一口,给了弟弟。临咽气时,那孩子帮我捋捋头发,摸摸我的脸,是微笑着走的。 我的女儿是保胎保出来的,真是含到口中怕化了,捧到手中怕摔了。当得知也是母亲的婆婆,曾经经历了失去两个孩子还能笑对人生,不由得对婆婆即尊敬又心疼起来。 婆婆四十来岁时,我的公爹因食道癌不治身亡。在农村,中年丧夫,还要养育五个未成年的孩子,这不外乎山一样的压力,天塌下来也不过如此。 公爹在世时,是村里的会计,他们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每年的救济他能让出去的都让了。那年代,勒紧裤腰带忍饥挨饿,年底换来朵大红花比什么都荣耀。没文化本分的婆婆,连“影响”和“营养”都区分不清,但,她纯朴地认为嫁夫随夫,对“外前人”(丈夫)的作法从来不抱怨。她不仅认为“外前人”是个好人,甚至很崇拜他。 公爹刚走,泪未干,苦难的婆婆再次没能逃过命运的捉弄。同村的一个村民找到婆婆说,公爹曾经借过他500元钱,没留凭据。乡里也有一张到期的借条200元签了公爹的名。700元啊!在七八十年代的国家级贫困县是什么状况,现在人是没有概念的。 婆婆分析,200元一定是以公爹的名义被村里用了。一个家多出来个200元能做很多事情的,但是公爹没有告诉过她,她不知道这笔钱。人都走了,到哪里问呢?只有还债吧。 还有那500元更是天文数字,食道癌又不是暴毙,怎么不趁他在时早说呢?再说,这里的村民只要确诊食道癌都是在家等日子了,没凭没据500元干什么用了呢?婆婆说,公爹给她托过梦,500元没那事。但现实毕竟不是梦。托梦是一种自欺,是安慰,是无力的抗争。 在雪上加霜,在伤口上撒盐的境况下,婆婆带领全家接受现实——一一还债。她从土里刨食,在针头线脑上节约,当兵的大儿子把每个月的十来块津贴分文不花寄给母亲还债,两个孩子辍学在外打工挣钱寄给母亲还债......有人说人死账烂,婆婆认为公爹一生为人正直,夫债妻还,不能因赖账污了丈夫的名声,污了家的名声。帐还没还完,大儿子订的婚黄了。可是有这样坚强乐观善良的母亲,她的儿子们也很优秀。大儿子在部队,没有关系没有后台,从一个农村入伍兵直到处级后转业某局。其他孩子无论在乡村还是城镇都做到了勤勤恳恳工作,踏踏实实做人。 我和婆婆共同生活了三年半,直性子急脾气的我竟然没有和婆婆争执过,当时居住的邻居,特别是老人,总在人前人后把我们当榜样说给孩子们听,我心里清楚,那是因为我有个好婆婆。 有次我回娘家对父亲说,我婆婆不注意卫生,用嘴嚼食物喂我女儿。我爸爸立刻回击我,你小时候,你妈妈嘴里嚼东西你就用手抠着吃。给你吃得慢了,你还哭呢。别给我说你婆婆的坏话,婆婆不好能给你培养出来好丈夫;婆婆不好你还嫁给人家儿子。但凡我娘家人只要见过我婆婆的都说我找了个好婆婆。 只要婆婆带过的儿孙都不会骂人,她不让打孩子。她说孩子越打越不听话,越打越不好管教。邻里之间只要和婆婆接触过的,在她面前你都不好意思心存恶念。 婆婆爱施舍,我们怕她上当常给她说不要轻信人。婆婆说我是吃过苦的人,我有辨别能力。再说就是帮了十个人,只要有一个是真正要帮助的也值了,帮人不分大小事,遇到卖菜的人带着孩子,就剩下两捆菜你都买了就是帮人家了。 记得那些年可能是孩子小太操心,因为单位有卫生所太方便,我特爱感冒,又怕传染给孩子,大小感冒一律输液。一直在农村的婆婆一年极少吃药,感冒都是自行恢复的。我一输液,她就用同情不解的眼光看我,她想不通我俩的感冒有什么不同。 直到有一天,她说感觉半个身子有点沉。我和老公赶紧带她去做了检查,高血压血脂稠,胆固醇高出常人很多。医生给开了半月的点滴,老太太70岁了从没输过液。头次输液,她以为自己将不久人世,她知道城市人死了要火化的,说什么也要回老家。我们只好连哄带骗地给婆婆输完液,把她送回了老家。 两年后的冬天,婆婆半夜给门外的小狗开门时一下把腰摔坏了,经多方医治终是瘫在床上了。 那年春节回家,我很难接受一个坚强的母亲终日面带微笑地躺着生存。当夜,我和老公陪护,房间没有采暖,夜半室内寒冷异常。婆婆两次要起夜,我和老公从被窝里把婆婆抬出来两次,长久卧床引起便秘,这么冷的天常人还受不了,更何况是重病中的婆婆,第三次起床婆婆依然无法排便,我用手指帮婆婆把干结的大便一块一块掏了出来。第一次为没有血缘的婆婆做这些,不仅婆婆和老公感动着,我也结结实实被自己感动了一把。 第二天,我和老公找了辆车去县城,买了取暖炉和烟囱,买了内衣外衣,买了脸盆拖鞋。只要我能想到的,只要能提高她生存质量的,我都买了来。 父母就是这样,当你第一次为他们做事情时,也许就成了最后一次。 第二年春节,我因为要照顾我腿脚不利落的妈妈没回去看婆婆,老公和女儿刚从老家回来,正月十一噩耗传来,婆婆病危。我们当晚赶到家,我74岁一生命运多舛且乐观的婆婆刚刚西去。 听说,我的婆婆临终时数次扭头向门,终是没有等到我。除了父亲,我第一次这么近地看亡人,我摸摸她软乎乎的手,这双手曾经为五个孩子撑起了一片天;我掀开面巾看看她不屈服命运的脸,那么安详。 婆家是丘陵地带,当时刚听说要推行火化。为了土葬,要夜半悄悄地埋,不让哭丧,可是我的泪总是绵绵不断无声地长流着…… 门口的婶子大娘都说,我婆婆有福,儿子们结婚没有出一分钱,修来的媳妇却个个好,一辈子值了。其实我土得掉渣的婆婆,用她纯朴的人生态度诠释着这深刻且简单的道理:若世界是一堵墙,心态则是回声壁。以何样的心态说话,它就会以何样的语气给你回音。烦恼皆因对外界苛求太多而产生,你爱别人别人也会给你爱;你去帮别人别人也会帮你。世界是互动的,你给世界几分爱,世界就回你几分爱。种下快乐收获幸福,种下怨恨收获痛苦。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因我的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精神失常了,我对妈妈这个称呼早已不习惯了,所以我对婆婆喊妈的时候,总是含糊不清,喏喏地敷衍了事。 今天忽然又想起了离世的婆婆,想真诚地问一声:妈,您在那边可好? 作者简介 大漠胡杨 , 女 鹤壁市人,实名韩桂霞,在薄凉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