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相互懂得时,世界会很安静。你是静静地,他也是静静地。静静地,不用说话。非常美好! 佛的世界就很安静。世尊一拈花,迦叶就微笑了。 安安静静地,微笑着,是懂得。一说,就不是了。要找到一个懂你的人,比找一个爱你的人还难。据说是上帝下了蛊:早先人类相互间还听得懂,商量着齐心协力造个通天塔,上帝害怕了,变乱了人的语言。于是……从此……鸡同鸭讲,人人在说,没人在听,没人能听得懂彼此了。 其实破解上帝的诅咒并不难。有时只是个意愿。你啥也不用说,我愿意懂。懂是一种智慧。是慈悲。是忍耐。是爱。多见于老人对孩子。 小儿子病死了。九十老太太问:“小四怎么不见过来了?”儿子儿媳孙媳妇帮衬瞒着:“这几天出国玩儿去了!”过了些日子,老太太又问:“小四有些日子没见了,病好些了么?”众人答:“可好着呢!下乡种玉米去了!”老太太点点头,笑笑,去世前再也没过问小四的事儿了。忘了这茬儿了。大家庆幸瞒过了老太太一生。 年青时他毅然抛家别母,北漂打拼,终于赢得身前身后名,衣锦还乡,把各色证书装订了厚厚一沓捧在母亲面前。母亲看不懂了。老年痴呆了。她永久性地关闭了懂得儿子、懂得这个世界的大门。对着儿子,认不得儿子了,嘴里数说着儿子的种种往事。拿着证书,颠来倒去看着,却看不懂那是什么东东了。 这究竟是些什么东东?他想起,母亲曾经说过,那些是纸。 鸟鸣好听!许是同情心、同理心作怪吧,我总能听出笼中鸟的悲切与无奈来。“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当年,鲁侯养鸟,“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可谓“爱”鸟!爱死鸟了!——鸟眩视忧悲,三日而死。我自然不会打开人家的鸟笼,把鸟放生。我无权、无理、也无力干预别人的自由。 也因为,连奴役和杀戮,也是自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自然界的事儿,就让其自然而然地生发吧。我做上帝,垂拱而治。 卢梭说,鸟儿生来自由,可无往而不在牢笼之中。哪里有什么自由可言! 天高任鸟飞?鸟儿可不一定这么认为。“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高天上有鹰隼,十面埋伏着。监狱是个好地方。那里盛产文艺、思想,和自由。甘地被捕,他说:“我自由了!”监狱之外,还是监狱,大一点儿的而已。监狱外,甘地被群众绑架,被政治绑架,被独立与救国的理想所绑架,一刻可曾自由过? ——越是美好的,就越是危险,人越容易被其绑架,还浑然不觉。譬如自由,正是对自由的向往和渴望,才让人不自由。 人人都需要一个笼子。用来把世界关在笼外,把自己留给自己。 孔子七十,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他在笼中踱着方步,胜似闲庭。“从监狱的门口到窗边,是七步。从监狱的窗边到门口,也是七步。”伏契克在监狱里做起了数学题,浑忘了自己。身外有笼,心中无笼。 书生:好读书,擅说书,梦想写书,以教书为业的,一介书生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