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交通小区度过了第18个无疫日,3名出院集中康复人员中,已有1人回家……” 3月13日晚8时48分,73岁的阮治川在小区微信群里发布了自己的第48篇“抗疫日记”。“贝老爷”是他在微信群中的昵称,“因为孙女小名叫贝贝。”3月14日上午,阮治川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说。 阮治川是省交通厅退休干部,居住在武汉市江岸区台北街道桃源社区的交通小区,是小区的业委会成员,也是一名老党员。交通小区现有居民207户、509人,大多数是老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这里先后有17人出现发热症状,5人确诊。 今年1月下旬,因为小区里出现发热病例,一些居民感到害怕。针对这样的情绪,热心快肠的阮治川开始收集小区的疫情。 “各位支委和业委:我把发给老丁的短信在支委和业委会两个群中转发,意在帮助大家了解有关情况,积极配合做好自身和本小区的(疫情)防治工作……”1月27日,大年初三,阮治川把自己收集到的情况,发到社区的两个微信群里。从那时起,他开始每天坚持写日记,日记内容大多是小区的疫情跟踪、防控提醒和物资购买事项。 “今天,交通小区情况平稳。4位已住院和集中隔离的确诊病例、3位集中或居家隔离疑似病例,均未见异常……昨天,我们小区因为有人外出遛狗,派出所民警上门提醒……”2月10日,阮治川通过日记,提醒小区居民配合政府的疫情防控工作。 退休前,阮治川在党办工作,做思想工作是他的强项。通过一篇篇日记,记者发现,在疫情防控的不同阶段,他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1月底到2月上旬,他的日记内容大多是疫情跟踪;2月上旬,武汉市实施小区封闭管理后,他的日记开始关注物资代买代购问题;最近,他更多是号召居民通过小视频秀出自己的才艺。 2月10日,阮治川和几位退休干部牵头,在小区成立了“手拉手”志愿者义务服务队,负责小区的疫情防控、食品药品代购、爱心物资发放等工作。在社区网格员、下沉干部和志愿者的帮助下,居民的基本生活物资得到保障,一颗颗悬着的心,也都安定下来。 2月19日,业委会联合物业工资,在微信群里发布《关于在交通小区开展宅家娱乐比赛活动的通知》,号召居民在家中通过图片、视频秀厨艺、秀舞蹈、秀绘画等,丰富宅家文化。打开小区的业主群,记者看到,有居民把自己烹饪的肉末豆腐、牛肉盖饭,拍照后发到群里。还有居民把自己唱歌的视频发进来,引来其他居民的点赞。桃源社区党委书记胡郡艳说:“阮老写的这些日记,就像是定心丸,很了不起,我已经把他的每篇日记都收藏起来了。” 40多天时间,居民从最初的恐慌、忙乱,到如今生活有条不紊,阮治川说:“我想通过写日记的方式,传递正能量,帮助大家沉着应对疫情,共同渡过难关。”(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际凯) |
|
来自: 新用户52928236 > 《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