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授权本平台发布 村外来客 作者:袁秭东 | 版式设计:凤尾 那年夏天格外的炎热。树上的蝉,不时扯着嗓子嘶吼着。从不怕热的小花吐着舌头,耷拉着脑袋一动不动地趴在地上,眼巴巴看着我,希望给它降暑。 从不生火做饭的老光棍儿王叔家,屋顶竟然舞起了炊烟。要知道这王叔可是村里出了名的靠蹭百家饭生存的人,要让他烧火做饭,那可真是祖坟上冒了青烟的事。 莫非他家来客了? 隔壁的马婶儿,挥舞着手里的粽叶蒲扇,腆着如怀了几个月身孕的肚子,前来观看。 “啧啧啧……听说这懒汉相了一个寡妇,还买一送一,附赠一个貌美如花的小闺女。看来,这阵势,是真的啦。我得去他家里瞧瞧。”马婶儿腆着肚子,对正躺在躺椅上唱京剧的我的曾祖父说道。 “没成想,还真让这厮谈成了,真是可怜了这寡妇了,以后可有罪受了。” 马婶儿耸了耸肩,便一手提起了正在数蚂蚁的我。嚷嚷着带我去看新来的“村外来客”。我尚年幼,拗不过她,也只好默默顺从了。 此时,王叔家门槛早已经被踏破了。堂屋里挤满了看客。马婶儿喘着粗气,河东狮吼般吼道:“都给老娘让开。让老娘看看。”大伙儿都被马婶儿这气势吓得退出了两张桌子的空间。 大伙都争相议论着什么。 仔细一听,原来大伙都觉得这寡妇长相貌美,定有所图。都戏称王叔定会如武大郎一般下场。寡妇从而谋得王叔那几亩长满草的薄田。 一旁的马婶儿,心直口快。听后竟然扯着嗓门大喊道:“那还得了,花狗子(王叔小名),你从小就是孤儿,命本来就苦。怎么能受得了这个气?你要是认我这个姐,马上把这寡妇给我送回去了,别给咱们村带来晦气。” 大伙儿见状,都豁出去了,学着马婶儿扯着嗓子,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出各种不同看法。 “花狗,娶了这个扫把星。日后铁定没什么好日子。” “是呀,要是咱们村出一个武大郎,以后咱村的人怎么抬头见其他村的人?” “花狗那么懒,没准儿这寡妇捣腾几下能让他勤劳几分呢?” …… 王叔家如菜市场一般闹腾。 寡妇哪经得起如此羞辱,默默地抱着骨瘦如柴的小女孩流泪,看着着实让人心疼。 王叔哪里受得了这气,想着自己好不容易娶了这么个如花似玉的老婆,被他们一般闹腾,肯定黄。于是,便举起灶门口的火钳往外赶人。 “我一人做事一人当,要你们来决断!” 众人觉得委屈,于是不欢而散,嚷嚷着真是狗咬吕洞宾,没救了。 就这样,这对苦命鸳鸯在众人的数落中相依为命,大伙把他们孤立起来,无论是去田间劳作,或是逢年过节也不和他们往来。 时年,正值非典疫情肆虐,大伙们诚惶诚恐,担心这疫情蔓延到村里来,四处讨要压制疫情的药方。 王叔听说板蓝根可以预防,便带着自己的寡妇媳妇儿去陡峭的悬崖上采摘,贩卖后补贴家用。 当得知村里有几个小孩有非典的征兆,他们竟然偷偷地把板蓝根放在了小孩的家门口。村里人大都识得药草,也知其功效,但此物生在悬崖绝壁上,出于安全,大都望而却步。对于突如其来的雪中送炭,村民们竟不究其源头,顺理成章地纳入囊中。 如此反复多次,终于被好奇心重的人发现了。没多久,便传到了所有村民的耳中。 大伙儿都不解,当初被他们百般羞辱的人儿怎么没有记恨他们。 于是,又掀起了一股新的议论狂潮。 直至非典不再作乱,村民们方才醒悟,原来,自己才是真的是狗咬吕洞宾。 从此,这村外来客,再也没再受过侮辱,反而让村民们敬佩不已。 作者简介 袁秭东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郭家坝镇人士。95后创业青年,闲暇之余写点东西。自2010年处女作发表于市教研网,便深深地迷上了写作。作品常见于《作家世界》、《中外文艺》、《散文选萃》,《劳动日报》等平台。 香落尘外管理团队 主编:湛蓝 总监:子寒 顾问:蒋新民 清风明月 崔加荣 排版:强哥 凤尾 审稿一组: 铜豌豆 柳外斜阳 审稿二组:连云雷 风碎倒影 无兮 终审,校对:烟花 清欢 播音:从前慢 魏小裴 向日葵的微笑 过往云烟 稿费:湛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