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太平盛世,悠闲的小资情调无处不在,喝茶,且算一种吧。 生活中,喝茶,已成为很多人的习惯,各式茶种,也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但是,对茶的理解,却大相径庭。有人是为了解去口渴而饮茶,有人是为了身体健康而饮茶,也有人,是为了某种情结而饮茶,还有一种人,是为了喝茶而喝茶。殊不知,这为了喝茶而喝茶者,多能慢酌细品,方知如何享受茶里乾坤,才能参透茶中正道。说起茶,总会让人联系上禅,茶道和禅道,似乎有着诸多必然的联系,究其根源,脱不了一个静字。喝茶,讲究一个幽静,而参禅,讲究一个空静。茶道精神,深邃风雅,涵盖着深奥的人生禅理,大多人都难以参透,我也亦然。但即便是这样,也丝毫没有影响到我对茶的钟爱。时常沿着茶盏上空回旋的袅袅薄烟,细细寻找,寻找那片心念中的悠然。喜欢种种花茶,却以喝菊花茶和梅花茶居多。总觉得,茉莉花茶,太过柔和温润,又有些羞怯和内敛,少了那种风轻云缈的自在和洒脱。而玫瑰花茶,又太过热烈明艳,少了些委婉和沉静,不能契合自己心里的那一点恬淡。没有哪种花茶,可比得了菊花茶,那种甘苦若即若离的纠缠中,慢慢滋生出的清淡之美,如雨后幽谷薄薄的烟岚,淡淡的缭绕在人的心尖上。也没有哪种茶,可比得了梅花茶,梅花身上特有的冷香和清奇,在一盏茶里,已然可以洗尽凡尘中的铅华,入口,便能净了人心,清如晨露,不染纤尘。菊花茶,可沏成清茶和营养茶。清茶简单,几朵雏菊,洗净放入盖杯,水沸,倒入杯中,迅速盖上杯盖,稍等片刻,杯盖轻启,便有带着些许清涩的菊香,顺着鼻息,细细的流到了心底,瘦了一日时光,也瘦了人心诸多的贪念和奢望。 营养茶,是要费些功夫的,先用茶则分出,三朵五朵瘦瘦的杭菊,十粒八粒娇艳的枸杞,拨入茶荷,入壶,再选两颗上好的红枣,一段铁皮石斛,洗净,也入壶,等水烧开,随即倒出,淋在茶船内的茶壶上,先暖了茶和壶,再启开壶盖,冲水入壶洗茶,洗茶的水倒入茶船内,便可倒水入壶泡茶了,泡茶的水,不可倒太满,留出空间,让水韵和茶韵在壶中交汇融合,略等几分钟后,待茶入了色出了味,再倒入茶海,由茶海分至茶杯中,未等入口,那种清苦薄甜润致交织的味道,便熏醉了房间的每个角落。轻轻瞌上眼帘,心静如水,一切念想,尽在这茶里……梅花茶也极有讲究,我喜欢喝梅花清茶,总是觉得,梅花茶若是加了别样东西,便坏了梅花原有的那个清高的心气。喝清茶不要讲究三道,先取出风干的青萼白梅花 ,用茶荷分出三五朵,入了盖碗,再取出头年收来的雪水,或春时收来的雨水,烧沸,薄薄的淋在茶船里的盖碗上,稍稍暖一下,不需洗茶,便可启盖入水泡茶了。梅花茶不要泡太久,三两分钟,把茶碗端出茶船,用茶巾把茶碗底的水搽干净,错开碗盖,便可嗅到梅花藏了一季的清绝之韵。这一刻,只觉得世间不染尘埃,心头一片清丽朗晴。古往今来,对茶赞誉的句子,流芳延绵不断,唐代钱起:“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明代潘允哲:“冷然一啜烦襟涤,欲御天风弄紫霞。”,等等,都是我最喜欢的诗句,道出了茶中境界,壶里乾坤,描绘了茶在爱茶人的心目中,是何等的清雅而脱俗。茶,无论是独饮,还是和友人同品,都是一种精神高品味的享受。饮茶的过程,也如人生,饮茶应慢饮细品,才能体会到它的妙处,人生,要看轻名利,看淡得失,才能活得安然而潇洒。秋高气爽的午后,若能让人边喝茶,边翻看几页自己喜欢的书,那应是这秋最美的时光了吧? 岭梅飞燕,岭上红梅嫣然,何惧迎风吟雪?心中紫燕飞舞,放眼,春情便染在了眉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