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疫情,焦虑的是全国的人。疫情之下,经济损失都是不可估量的。过往,我们无法追究,那么将来呢?将来前景如何呢? 前几日看一条新闻,说淘宝天猫平台又新增了4万多家店铺。很显然,在人们都不能出门的时候,很多企业把宝压在电商平台上。以前不相信电商平台的公司,为了自己能活下去,也选择在电商平台开店。 然而,电商平台真的就是这次疫情的救星嘛?或者换个说法,疫情过后电商平台真的会飞速发展吗?在实体亏的钱,真的可以在电商平台上找回来码? 答案很肯定,是不能的。把生意转移到电商,大部分人是会亏得更多的。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大势所趋。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成本和流量。 先说成本,之前不了解电商平台的,你拿什么去跟原由的电商店铺去争呢?价格吗?价格战已经不适合这个电商环境了。何况,你价格低,别人就不能更低了吗?不存在的,你能做到的,别人也可以,价格战,每个人都是输家。 不做亏本的生意,这是做生意的起码原则。打价格战只有死路一条的,只能亏得更多。 对于不了解电商的你,是不是要找一个人来专门负责呢?这个就是人力成本,还有物流成本,或许还有你的仓库成本和店铺扣点成本。这些,其实未必就比实体店的成本低了。 第二,是流量。 信息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啊!如果没有足够的曝光,你的产品,永远都卖不出去。你不会包装,不会引流,没人知道你的产品的。这个时代,已经不是货放上去就能卖了,还需要更多的曝光。 目前,淘宝日活3亿,天猫月活6亿。这是天猫体系的流量。 看上去很多很多吧!但是分到店铺有几家呢?目前每家淘宝店都在说自己的流量不够,何况如今又增加了4万多家店铺,争抢流量呢?你觉得你抢得过那些国际大牌或者说国产巨头吗? 这是个没谱的事情。我是做电商的,这几年电商的流量增长已经放缓了,或者说很难增长了。因为它已经把客户都开发完了,流量只有那么多了。中国会网购,会上网的只有那么多人了,每个人都是会逛街的,但不是每个人都会上网的。 你增长那么多的店铺,流量那里来呢?这是个很大的问题。没有流量,就好比你的门店没人去看,又怎么会有成交呢?所以单纯地把宝压到电商平台,不是件明智地事情。 淘宝天猫,就好比一座商场,它所拥有地客户永远只有那么多,而它地店铺越密集,分到的人流量就越小。这个平台如此,其他平台京东、拼多多也是一样的。它们还未必及得上阿里系呢。 那么什么行业,在疫情之后能够崛起呢? 如下,是我一点愚见,不想招人骂。 第一,是餐饮。 人们的衣食住行,后两个掌握在大佬手里,第二个,才是疫情之后崛起的点。就算不能崛起,至少也能回复到之前的状态,并且稳步增长。因为,吃是必要的。 第二,外卖行业。 或许,外卖行业也会回复到之前。为什么某团敢趁着疫情涨服务费,它或许能料到后面的行业机遇吧。不过涨扣点这个事情,王兴真的吃相难看,冲这一点,他就让人看不起。 第三,就是本地生活的O2O了。 类似盒马这种的,获或许是个增长点。疫情期间,算是给这些平台做了个推广,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人们都会依赖它们。想不到这些行业之前为了涨一个客户,拼命拉人。现在涨客户唾手可得,对于它们来说是个机会。 但这个行业,又是有风险的,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盒马撑了那么些年都没赚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