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方剂方歌(三) 81.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 通窍全凭好麝香,桃红大枣与葱姜,芎归黄酒赤勺药,表里通经第一方。 中风 82.大秦艽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大秦艽汤羌独防,芎芷辛芩二地黄,术苓石膏归芍甘,疏散风邪可通尝。 83.化痰通络汤《临床中医内科学》 半夏白术天麻苓,天竺南星丹参醒,香附酒黄若相配,痰化络通效果灵。 84.真方白丸子《瑞竹堂方》 半夏南星白附先,天麻香蝎芍归援、乌头枳壳藤豨草,化痰通络祛风好。 85.羚羊角汤《医醇胜义》 羚羊角汤夏枯菊,龟板柴芍石决明,丹皮生地蝉衣薄,清热涤痰开窍醒。 86.解语丹《医学心悟》 解语南星甘木香,白附远志天麻菖,全蝎羌活一并入,中风不语自然康。 水肿 87.越婢加术汤《金匮要略》 越婢加术金匮方,麻黄石膏枣生姜,甘草白术共相配,风水重肿自尔康。 88.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金匮》 麻黄连翘赤小豆,桑白姜枣杏草助,宣肺解毒消湿肿,湿热兼表黄疸瘳。 89.五皮散《中藏经》 五皮散用五般皮,陈苓大腹姜桑齐,或用五加去桑白,脾虚腹胀颇相宜。 90.疏凿饮子《济生方》 疏凿槟榔及商陆,苓皮大腹同椒目,羌艽赤豆木通泻,煎加生姜阳水服。 91.实脾饮《济生方》 实脾温阳行利水,苓术干姜附草随,木瓜香槟朴草果,阳虚水肿腹胀祟。 淋证 92.石苇散《证治准绳》 石苇散中有冬葵,滑石车前瞿麦随,热砂淋下赤涩痛,清热利水通淋魁。 93.沉香散《金匮翼》 沉香散中韦滑石,归陈白芍冬葵子,王不留行加甘草,温补通淋功可知 94.小蓟饮子《济生方》 小蓟生地藕蒲黄,滑竹通栀归草襄,凉血止血利通淋,下焦瘀热血淋康。 95.程氏萆薢分清饮《医学心悟》 程氏萆薢分清饮,黄柏茯苓术丹参,莲子菖蒲及车前,湿热淋浊功效真。 96.膏淋汤《医学哀中参西录》 膏淋汤能固肾气,山药芡实大生地,龙牡党参生杭芍,通利阴窍功效奇。 癃闭 97.清肺饮《证治汇补》 证治汇补清肺饮,黄芩栀子桑白群,木通苓麦车前子,功在上清下利因。 98.春泽汤《医方集解》(五苓散+人参): 医方集解出春泽,白术茯苓泽泻偕,猪苓桂枝人参配,化气行水病可瘥。 99.代抵当丸《证治准绳》 代抵当丸大黄硝,生地肉桂甲归桃,证治准绳奇方出,通瘀散结利水道。 消渴 100.玉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玉液止渴效能彰,黄芪山药葛根将,鸡金知母天花粉,止渴升元意义长。 101.消渴方《丹溪心法》 消渴方中花粉连,藕汁地汁牛乳研,或加姜蜜为膏服,泻火生津益血痊。 102.七味白术散《小儿药证直诀》 四君葛根藿木香。 腰痛 103.甘姜苓术汤《金匮要略》 肾着汤内用干姜,茯苓甘草白术襄,伤寒重腰冷痛,亦名甘姜苓术汤。 虚劳 104.补肝汤《医宗金鉴》 补肝汤中草木瓜,四物枣仁麦冬抓,血虚肢麻爪甲枯,益血养肝疗效夸。 内伤发热 105.中和汤(张子维1918) 山桅胡连焦三仙、槟草牡蛎扁豆援,制酸清热消痰食,子维中和功效显。 疟疾 106.柴胡截疟饮《医宗金鉴》 柴胡截疟功效奇,常山槟梅桃仁泥,再益小柴求和解,祛邪截疟莫迟疑。 107.清瘴汤(验方) 温胆泻心知母蒿,常山柴胡益元保,清热保津解毒瘴,验方清瘴效可靠。 108.何人饮《景岳全书》 何首人参归陈姜 109.鳖甲煎丸《金匮要略》 鳖甲煎丸疟母方,庶虫鼠妇及蜣螂,石韦蜂窠人参射,桂朴紫葳芍姜丹,芩胶瞿麦柴半夏,桃仁葶苈和硝黄,疟疾日久胁下硬,癥消积化保安康。 痹症 110.乌头汤《金匮要略》 乌头汤治不屈伸,历节脚气痛呻吟,草麻芍芪皆四两,五粒乌头煮蜜匀 111.防风汤《宣明方论》 宣明论方防风汤,麻黄汤益秦艽防,归苓芩葛生姜枣,祛风胜湿行痹尝。 112.薏苡仁汤《类证治裁》 薏苡仁汤桂麻苍,羌独防风草生姜,当归川芎和血脉,风寒湿痹服之康。 113.白虎加桂枝汤《金匮要略》 金匮白虎桂枝汤,膏桂知母粳草帮,清热通络又止痛,温疟热痹服之康。 114.宣痹汤《温病条辨》 栀翘小豆防己滑,薏苡杏仁夏蚕沙,清热化湿宣痹痛,温病宣痹效堪夸。 115.双合汤《回春卷四》 桃红四物用生地,二陈汤加白芥齐,痰瘀痹阻筋络痛,活血化痰回春宜。 116.补血荣筋丸《杏苑生春》 牛膝菟鹿苁蓉地,天麻木瓜五味比,痹病肝肾亏虚证,血肾双补筋自荣。 痿症 117.虎潜丸《丹溪心法》 虎潜足痿是妙方,虎骨陈皮并锁阳,龟板干姜知母芍,再加柏地作丸偿。 118.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 清燥救肺桑麦膏,参胶胡麻杏杷草,清宣润肺养气阴,温燥伤肺气阴耗。 119.二妙散《丹溪心法》 二妙散中苍柏煎,若云三妙牛膝添,四妙再加薏苡仁,湿热下注痿痹痊。 #山西省中医院超能团# #健康科普排位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