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书法家们~第327篇 【原创】余生46年,他年年给石涛扫墓,用父执之礼来对待老师。文/卢秀辉 扬州八怪中,扬州本籍人只有高翔、罗聘。罗聘先祖由安徽歙县迁居扬州,原生原长的正宗扬州人只有高翔了。 因为石涛的最后十年,是在扬州度过的,他直接影响、催生了“扬州八怪”。石涛的最后十年不是在扬州,可能也就没有了“扬州八怪。”八大开江西,石溪开金陵,石涛开扬州画派。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扬州画派,在理论上、艺术实践上,莫不受石涛的巨大影响。 石涛五十一岁自京津南归时,定居在扬州,度过了他人生中的最后15年。他还收高翔为弟子,而高翔则是“扬州八怪”中唯一与石涛有过亲密接触的人。十二、三岁的高翔,认识了在扬州天宁寺殿侧七十二间房挥毫作画的六十的老人石涛。当时高翔家住在扬州大东门桥外的小秦淮河边,石涛的大涤草堂也在河边,两人所住相距不远。高翔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在父亲高玉桂的指导下,读书诵诗、写字看画,高翔的父亲是个贡生,家教做的好,使高翔比同龄的小孩高出一格。而石涛当时名满天下,大涤草堂中往来者,皆是诗书画有擅长的人,他们在大涤草堂酬和、雅卖,甚至课徒,在扬州大东门桥外自成一道风景,引人注目。扬州不仅富裕还很风雅,有“家中无字画,不是旧人家”之说。 石涛膝下无儿无女,花甲之人,看到活泼、伶俐、聪慧而又爱好书画的小高翔,疼爱、欣喜,油然而生。对“孤鸿落叶下扬州”的石涛,是个莫大的宽慰,在他和高翔之间,他更需要这份儿孙般的情感。他在高翔身上注入大量心血,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了。石涛对高翔又是题诗又是回赠书法,甚至在落款中称高翔为“凤岗高世兄”。石涛比高翔年长46岁,由中可见,石涛对他的偏爱。 冬去春来,小男孩长大了,而画僧石涛也已到了垂暮之年。1707年的夏天,六十五岁的石涛自知余日不多。在他为自己自作的《墓门图》上,题诗说:“谁将一石春前酒,漫洒孤山雪后坟”,道出了凄苦,道出了一个老人对子嗣的渴望。次年,石涛去世。从此,每到清明,石涛的墓前总有高翔的身影,一直到他自己也离世。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说:“石涛死,西唐每岁春扫其墓,至死弗辍。”石涛不肯负少年,少年也没有负石涛。高翔用46年的时间给石涛扫墓,用父执之礼来对待老师,高翔用一生无言的坚守给恩师以最深情的慰藉。敢问天下,几人如比?践行了后人罗振玉所说的:“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习其道也,学其言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石涛教会了他生活的能力,而高翔也没有躺在石涛身上寄以为食,他的画与石涛不同,表现出了极强的性,没有成为“画奴”,对石涛“师造化,用我法”做了最好的诠释。他一生囿于扬州,很少离开。但他笔下的名山大川,极富大自然的造化神奇。他对石涛的《画语录》中所说:“墨能栽培山川之形,笔能倾覆山川之势,未可以一丘一壑而限量”,深得机心。他笔下的实景永远离不开扬州,扬州是他魂绕梦萦的地方。 高翔的家境不好,算是清贫之家,他住在扬州东关街附近的“僻处深巷”,华喦说“ 僻巷有修士,所栖唯一庵。”而高翔有诗句道:“匡床自在拥寒衾,卧听儿读妻织履”。他过着懒慵的生活,甚至妻子不得织履以帮补家庭。当然,也有人从他的诗句中读出不一样的景象,认为他闲适懒慵,文人不如此,又能怎么办?古时候文人与今时文人不一样,怎好意思为自己吆喝? 如此清贫家境,高翔在哪里读书、作画、治印的?其实读书、作画、治印何需大室,只得偏僻一隅,便能为之。中国书画讲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腹中有书气自华。大家不捉意于空描其形,而在于捕其神,具象的皮毛与意象的解读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而成事者,必用胸中的造化方能成就笔下的丘壑。其中道理,如高翔遇石涛,只有石涛成全,没有高翔的灵性,也是枉费周章。 高翔是一位诗书画印的全才,艺人为生活所困,一技不能存活时,往往转益多艺。如前述金农,五十始学画,五十五始人物,六十才学画竹,如此成名文士,不是为生存故,何苦如此努力?高翔的篆刻取法程邃,程邃和石涛交好,其中有什么风云际会,值得考据。石涛也曾请高翔制过印,且作了一首诗送给高翔: 书画图章本一体,精雄老丑贵传神。 秦汉相形新出古,今人作意古从新。 灵幻抵教逼造化,急就草创留天真。 非云亊迹代不精,收藏鉴赏谁其人。 只有黄金不变色,磊盘珠玉生埃尘。 凤冈凤冈向来铁笔许何程, 安得闽石千百换与君, 凿开混池仍人嗔。 金农的印鉴也大都出于高翔之手。治印无疑成了高翔的一个重要收入。他在篆刻上也取得了重大成就,与高凤翰、丁敬齐名。 高翔著有《西唐诗钞》,是邗江吟社的诗友。他成就最大的还是绘画,画梅能“皆疏枝瘦朵,全以韵胜”,他与汪士慎梅花不同,汪是繁梅,他是疏梅。其瘦处如鹭立寒汀,不欲为人作近玩,出世夺尘。他的山水,既有渐江的简练玄远,更有石涛的浑厚华滋,气势宏伟,笔力纵恣。高翔自己说云:“我自用我法,难与古人量。宇宙俯仰间,画出真清狂”。他也善于写真,纯用铁线,为金农、汪士慎等人画过小像,简练逼真。 高翔晚年时由于右手残废,只能以左手作书画。《国朝国家笔录》云高翔书法“精八分,工缪篆,晚年右手废,以左手书,字奇古为世所重”。 高翔(1688--1753),字凤岗,号西唐,又号犀堂、西堂、樨堂等,别号山林外臣,江苏扬州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