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该怎样读书(1)?

 gfergfer 2020-03-15


最近组织了个读书会,发现很多人其实并不会读书。因为在图书的选择和阅读方法上存在问题,导致一些人不能很好的享受阅读,从而觉得自己不爱读书。其实只要方法得当,只要一个人还对世界上的某些东西还有所留恋,他就一定会找到自己喜欢的书。

一个人的阅读习惯,需要从小培养,在上学之前就对阅读有好感的孩子,特别是有过亲子阅读经历的孩子,容易一生都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因为在入学之前的阅读是自由随性的,一提到阅读,孩子联想到的是自由阅读、主动获取知识的美好时光。而在入学后才开始阅读的,除了少数特别好学的孩子以外,多数人很容易把阅读与繁重的学习关联在一起,这种记忆可并不怎么愉快,所以一旦他们从学校毕业,也会将阅读丢在一边,既便是他们在上学的时候学习很好。

阅读其实是个技术性很强的活,有很多的阅读技巧需要掌握。下面简单说一下阅读中存在的几个大忌(这只针对非资深读者)。一旦犯了这几个忌讳,一个人开始时所具有的那种昂扬的阅读热情就会遭到挫败。

第一大忌讳:对整本书均匀使力。

有些人选定一本好书,就特别认真的开始阅读,任何一个部分和细节都不错过,手指一个字看一个字,有的甚至还会念出声来。这样做的第一个弊端就是你的阅读速度是很难提高的。这样读书只能说明阅读者分不清主次。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关注点,即便是你阅读的这本书每个部分都很重要,但是你也没有必要在每个细节上都花大力气。对于非资深的读者,第一重要的是先获取你自己最感兴趣的信息,至于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自己不感兴趣的或者是不明白的部分,大可匆匆横扫一眼或者直接跳过。有些不明白的地方,很有可能在你读到后面的时候就明白了。或者读到后面,随着你掌握的知识的增多,可能对之前不感兴趣的部分产生了兴趣。如果越往后读越觉得无趣,就干脆丢掉这本书。这只能说明这本书目前还不适合你。切记阅读要自由随性,要保证阅读是愉快的,或者至少不能是无聊和痛苦的。为了某些虽然重要但是你不感兴趣的知识而让你对读书本身产生厌烦感,是得不偿失的。

以我本人的阅读经验来说,我是从读故事性比较强的书开始的。由于我特别关心书中人物的命运,所以就特别急切得想要一口气读完。对于与我最关心的内容不甚相关的那些细枝末节,就直接略过,经常会一目好几行,所以到了三四年纪的时候,我的阅读速度就已经很快了,等到了中学,可能比很多不常读书的大学生读的都快

第二大忌讳:试图记住书中的每个细节

这个问题跟前一个类似。但又稍微有所差异。因为有的书信息量太大,每个部分都有大量的内容需要消化,所以很容易出现看完第二章第一章已经忘了,或者第一章的有些内容跟第二章搞混了。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有些人就读不下去了,觉得这样读下去是白读了。其实不然。这是每个人在阅读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不论你是资深读者还是初级读者。尤其是当书中的内容与我们自己熟悉的经验或者领域相距特别远的时候,比如一个历史学文盲在第一次阅读外国史或者先秦史就很容易这样。但是没关系,没有必要把这些内容全记住。哪怕只是模模糊糊地了解到有这些事情本身就已经很有收获了。像这样内容丰富的书,往往值得读三五遍乃至十遍八遍,想读一次就把什么都明白是不可能的。对于这类书,读得快但多读几遍比只读一遍却读的很慢更有效,而且这样可能比只是慢读一遍用的时间还少。当然了,在读第二第三遍的时候,对于已经掌握的部分就可以直接跳过去了。

为什么很多中国人不喜欢读外国名著,只喜欢读现当代题材的书甚至是网络上的各种玛丽苏文?那是因为越是好书,里面有益的知识越多,信息量就越大,尤其是特别优秀的作者,她/他把一生的智慧和生命体验都凝结在一两本书里了,再加上文化上的陌生感,所以读起来就没那么容易;而读快餐类的书或者网络小说就容易多了,这些书能提供给你经验以外的东西很少,因此你能收获的东西极为寥寥。这样的书不管你读多少,也不能扩大你的知识半径,提高你的文化层次。人常言,腹有诗书气自华,但是后一种书不在这个范围,垃圾书读的越多,人的精神气质越是杀马特。你仔细去观察大街上的人,有的人长相很好看,身材也不错,但是他/她整体的气质就很不好,主要是因为脑袋里面全是些世俗的家长里短,整个人的精神气质就跟着俗气起来。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