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玉器分类及特点之典型蒙兀儿玉器

 金卡罗 2020-03-15

“蒙兀儿”是“蒙古”的印度转音。17世纪时帝国处于强盛期,疆域跨今日印度、巴基斯坦,并达阿富汗东端。蒙兀儿帝国的帝王,承袭了帖木儿帝国的帝王爱好玉器的传统,加上印度地区原有精湛雕琢硬石艺术的传统,使蒙兀儿帝国的玉雕艺术迅速发展起来。

早期的蒙兀儿玉雕继承帖木儿玉雕的风格,较为光素。约自1626年以后,蒙兀儿玉雕已经开始制作浅浮雕的花叶纹,取代了以前波斯式的阴刻纹饰传统。在17世纪中叶,蒙兀儿玉雕工艺达到高峰,利用多层次的浅浮雕玉雕技法来表现自然界花果和动物的不同姿态。

蒙兀儿玉雕最主要的成就是成功地融合多元的艺术元素,创造出精巧雅致又生机盎然的作品,这得益于当时欧洲、波斯等各地的艺匠参与蒙兀儿帝国的宫廷艺术创作。典型的蒙兀儿玉雕是融合了欧洲地区、中国、中亚地区、印度等不同地域文化按传统和艺术元素并有所创新的艺术精品。蒙兀儿玉器造型与纹饰的主题多取材于自然界的花叶、瓜果、羊首等,以多层次的浅浮雕技法为主,也流行镶嵌金属丝与各色宝石技术,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乾隆皇帝热衷于搜罗来自北印度的雕有花叶纹的精美玉器,即典型的蒙兀儿风格的印度玉器。由于皇帝的爱好,新疆称为中亚、南亚、西亚各伊斯兰教信仰区所雕琢玉器的集散地,回部领袖和清廷驻疆大臣从新疆重金收购这些玉器,再运到京城呈贡给皇帝。在现存的伊斯兰玉器中,以典型蒙兀儿风格玉器的数量最多。典型的蒙兀儿风格玉器的基本特征如下:

1.在清宫所收藏的伊斯兰玉器中,雕刻乾隆皇帝御制诗者以典型蒙兀儿风格的印度玉器为最多。

2.玉质基本为透闪石玉,种类以纯净的白玉、青玉、青白玉、碧玉为多,还有一些带有杂质的豆青玉、青灰玉、灰黄玉等。典型蒙兀儿风格印度玉器的玉质以温润见长,与其特有的器型、纹饰和做工搭配在一起,非常优雅协调,正如乾隆皇帝所说“形色双相合”、“色形若混成”。

3.器型种类以实用器皿为大宗,有碗、盘、杯、壶、罐、瓶、唾盂、盒、匙、《可兰经》架、刀把、剑把、 火药筒等。每类造型都有多种变化,如碗有圆碗、花式碗、双耳碗等,盒有圆盒、方盒、叶形盒、分格盒等,除了几何造型,模仿动物和植物做器体是其特色。

4.纹饰题材多取自于花朵、花叶、瓜果、羊头等自然界存在的动植物,有的写实,形象逼真,有的经过几何化和抽象变形处理,优美雅致。典型蒙兀儿风格印度玉器的琢磨功夫还表现在对纹饰的处理上,最为擅长的饰浅浮雕技法,虽然通体都雕琢花纹,但毫无棱角和刀锋,即“叶簇见重层,刀斧浑无迹”、“看去有花叶,抚来无痕迹”,乾隆帝甚至认为它不是用普通的工具琢磨出来的。

5.典型蒙兀儿风格印度玉器在装饰方面还擅长运用镶嵌工艺,有金银丝镶嵌、金丝结合多色玉石和宝石镶嵌,还有贴金花、描金花等装饰技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