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专题4 雾

 南亭梦 2020-03-15

高三二轮复习已经开始,但是2020年开局不同往年。大家无法坐到教室里上课,也间接逼得老师个个都变成了“网红”直播。老苗也不例外。每天备课-直播-孩子团团转,但是为了大家更好的理解掌握二轮小专题,深挖知识间的深层联系,老苗依旧给同学们做好了微专题的思维导图,毕竟老苗也算资深一线,而且也花了很多精力去备课,也许对大家有用。但是希望大家不要直接打印拿着背诵,当成资料书一部分,希望大家找个笔记本整理一遍,加深印象。

  鉴于工作量还有个人原因,更新依旧不定时,望大家见谅。

  觉得有用请转发,毕竟做这个也是为了帮助更多的高三学子们!

 【对点练习】

1. 乌鲁木齐三面环山,北部好似一个朝向准噶尔盆地的喇叭口,冬季多雾,被称为“雾鲁木齐”。从2015年12月1日到2016年2月25日的87天里,乌鲁木齐的雾日多达73天。下图为乌鲁木齐周围地形图。

(1)分析乌鲁木齐被称为“雾鲁木齐”的原因。(8分)

(2)乌鲁木齐为减少大雾天数,应采取哪些措施?(6分)

2.南美洲西部的阿塔卡马沙漠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区之一,平均年降水量不到1mm,被称为世界的“旱极”。然而,“旱极”却并不缺“水”,只是它以雾的形态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在智利中部的某海滨小村,有200余天被大雾笼罩。当地人在山坡上竖立6张大网,当雾穿过这张大网时,雾里的潮湿水汽在细小的网眼凝结成水滴,积攒的水通过大网下方的水槽和输水管流到一个蓄水桶里。每年这些捕雾网可以从雾气中获得2.4L水。尽管水量不多,但对于滴水如油的沙漠村庄来说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下图为阿塔卡马沙漠示意图和捕雾网图。

(1)简述阿塔卡马沙漠成为世界上最干燥地区的原因。(6分)

 (2)请从逆温的角度分析智利西海岸雾形成过程。(6分)

 (3)该地“捕雾取水”的不利条件有哪些?(4分)

1.(1)冬季多(积)雪,空气中水汽充足;冬季燃煤取暖和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物多;靠近沙漠,沙尘多,凝结核多;冬季多逆温,三面环山的地形,风力小,不利于雾的消散;

(2)工业生产和采暖锅炉做好除尘工作;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北部地区做好固沙工作;建设城市通风廊道,加强空气流通。

2.(1)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炎热十燥,蒸发旺盛;秘鲁寒流给沿海地区带来的降温减湿作用;沿海离岸风强劲,加剧干燥程度。

(2)智利西海岸大部分地段受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气流下沉作用显著,空气干燥;大陆岸外有强大的秘鲁寒流流经,沿海空气与寒冷水面接触,下层冷却,形成稳定的逆温层,冷湿气流无法上升形成降雨,便只能维持大雾笼罩的形态。

(3)一年当中有100多天没有雾,不能“捕雾取水”;气候于旱,捕雾获得的水容易被蒸发.水分损失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