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演出后台,我们两位主持人正在对词,一位农民工模样的人,背着包袱,来到我们面前(可以闻到一股酒味),激动地(醉醺醺)对我们竖起大拇指,说我们的节目演的好,因为喝了酒,所以我们没有太在意他说的话,就想尽快把他打发走,客气几句,我们请他到观众席观看演出。 没想到过了一会儿他又过来了,语无伦次,激动地说了很多,从他的话语中我大致明白了,他是一位来自商丘的建筑工地的农民工,他刚刚来到我们中牟,连下脚的地方还没有着落,他说他看了我们的演出,他想他的家,想他的师傅,想他的亲人,可是,他现在没有了家。他的师傅是商丘一带大名鼎鼎的泥瓦匠,师傅对他最好,把他当亲儿子一样,教他本领,教他学做人,但是,他找不到他的师傅了,因为,师傅已经不在人世了——他想师傅!他也想他的家人,但是他的妻子,儿子,兄弟却在一次安全事故中全部丧命!——他想他们。 他的方言我们听不太懂,他的汗味儿混着酒味儿,也让我们忍不住反胃,但是我们还是耐心地听他的讲述。后来,他问我们能不能点一首歌?当时我想,万一他点的歌我们本场演出没有准备,那不是令他失望了?但是当他说,他想点一首《我想有个家》,并且一再恳求我们他只想听到这首歌时,我们彻底被他的故事感动了,我们请示了带队领导宣教科科长吴广瑞和刘晓燕馆长,她们当即决定:艳方,上,一定要满足这位农民工朋友的心愿! 说着说着,前一个节目结束了,我一边想着如何满足这位"不速之客"的心愿,一边走上舞台。当我站在舞台中央,看到在台下观看演出的除了附近的老百姓,还有许多来自附近建筑工地的民工,他们没有带凳子,或坐在两块儿砖头上,或远远地站在观众后面,有的肩头搭着毛巾,有的不知是没来得及还是忘记了摘下安全帽,还有的嘴上叼着香烟,烟头一明一暗,好像是闪动的荧光棒,又像是向我们暗示着他们的存在。 我站定之后,环视了一圈观众席,开始讲述"一个农民工的心愿"。我如实地说道,亲爱的朋友们,就在刚刚,在我们的后台,一位农民工朋友找到我们,夸我们的节目演得好,还说看了我们的节目他想起了他的亲人,他的师傅,想起来他的家,但是现在待他如亲儿子一般的师傅已经离开了人世,他的妻子、儿子、兄弟也在安全事故中离他而去,现在他想家,他想他们,但是他却没有了家,他背着行李,来到我们中牟,我想对他说,来到这里,中牟就是你的家,我们都是你的亲人,我们这个社会就是一个温暖的家!朋友们,此时此刻,他特别想听一首歌,就是《我想有个家》,但是我们的歌手已经演完离开了,我们也没有准备伴奏,但是我们特别不想让他失望,我想,让我们会唱这首歌的人,一起来为他唱起这首《我想有个家》,好不好?台下的观众齐声喊出:好!于是,全场响起了: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太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虽然我们的歌声不那么优美,但是我们却是用真情在表达。此时,我分明看到,台下那位农民工眼中闪动着泪花…… 演出结束后,就在我们准备离开时,那位农民工又找到我们,握着我们的手,难掩激动的心情,他说他今天很高兴,因为我们达成了他的心愿,说完对我们所有演员深深的鞠了一躬…… 作为一名文化志愿者,今天,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担负的责任之重。我们受县委县政府的重托,要把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送给全县的父老乡亲,我们“双优双带”就是要将优秀传统文化和优秀文化作品发扬传承,从而带动乡风民风的改善,许我们的舞台不够宽广,但是意义却很深远。继续努力!(2017.7.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