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 凡尘俗事,人间欢喜 红楼梦之 贾母攻略指南 本文初高中皆适用,可配合以下推送食用: 《红楼梦》一直是我心上的红月光,因为太喜欢,想说的太多,反而导致无处下手。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里只选了一篇《刘姥姥进大观园》,但从我个人的审美来看,以这篇为切入点讲红楼梦的话,内容相对乏味,并不太能勾起学生的兴趣。其次,选文也不能很好地展现红楼梦人物群像。 所以在讲《刘姥姥进大观园》之前,我决定做一个《红楼梦》导读。目的有二: 其一是对《红楼梦》做必要科普,使学生了解基本人物关系; 其二是帮助学生克服对名著的恐惧心理,鼓励他们阅读并形成自己的观点。(这也是我讲所有名著的初衷) 不得不承认,《红楼梦》可以讲内容实在太多了,选个切入点真心难!!! 经过再三斟酌(才没有),我选择了以吉祥物兼大boss贾母为切入点,和学生一起玩一个“攻略贾母”小游戏。 金 手 指 贾 老 太 太 我说贾母是贾府的吉祥物,应该没人反对。但我说贾母是贾府最大的boss,学生就开始吵吵了,毕竟在学生看来,在父权制社会体系中,一个女性怎么可能是一个家最主要的话事人呢? 还真有!比如我们的贾老太太。 那么贾母为什么能成为贾府最大的话事人呢?原因有二,此处暂时按下不表。我们来谈谈攻略贾母到底有什么好处!为何贾母会成为人人都想抱上的大腿呢? 来来来,我们一起来看个例子就知道了: 傻大姐年方十四岁,是新挑上来的与贾母这边提水桶扫院子专作粗活的丫头。只因他生的体肥面阔,两只大脚做粗活简捷爽利,且心性愚顽,一无知识,行事出言,常在规矩之外。贾母因喜欢他爽利便捷,又喜他出言可以发笑,便起名为“呆大姐”……他纵有失礼之处,见贾母喜欢他,众人也就不去苛责。 看到没有! 贾母这个金手指多好用啊!! 即使你傻!即使你呆!即使你丑! 只要贾母喜欢你,谁敢对你大小声!!! 所以,快来攻略贾母吧!红楼金手指之贾母攻略计划正式启动! 贾 宝 玉 攻 略 副 本 《红楼梦》里老太太最疼谁? 必然是我们宝哥儿啊! 我们先来看看宝玉哥哥是怎么出场的: 忽见一个丫鬟来说:“老太太那里传晚饭了。”王夫人忙携了黛玉出后房门……于是,进入后房门,已有多人在此伺候,见王夫人来了,方安设桌椅。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报道:“宝玉来了。”黛玉心想,这个宝玉不知是怎样个惫懒人呢。 这个地方你品,你细品! 老太太那传饭了,儿媳妇王夫人“忙”和黛玉过去,在场已经很多人伺候着了,大家又唠嗑了一会,宝玉才姗姗而来,宝玉为什么可以这么惫懒/放肆呢? 当然是因为老太太宠的呗!!! 那问题就来了,宝玉为什么能得到贾母独家宠爱呢?这个大腿是怎么抱上的呢?原因众说纷纭,我认为有三个。(纯属个人观点,无条件接受反驳) 1.嫡系血脉 贾母所出的小孩,讲道理,贾赦才是嫡长子,但是贾母对贾赦这个儿子,着实是不怎么喜欢,毕竟贾赦虽然世袭官职却一直胸无大志,“官儿也不好生做,成日和小老婆喝酒”。再看贾府地图,你会发现小儿子贾政才是居于中心,贾赦的院子比贾政小,且不能直接到贾母院子,要出门绕大半圈才能到,目测贾母对这个好酒好色的大儿子也是眼不见为净了。 两个儿子里,贾母把更多希望放在贾政身上,贾政更像传统意义上被赋予家族重任的嫡长子。而贾政的儿子,贾珠已经死了,贾环是庶子,只有宝玉是正统的嫡系,老太太偏疼他,也是自然。 2.天生不凡 其实在贾政的嫡系里,虽然大儿子贾珠死了,但还留了个嫡长孙贾兰啊!然而贾兰也没有得到贾母太多的宠爱,这说明,仅靠嫡系血脉也不能完整攻略下贾母,那么还需要什么条件呢? 这就要讲到宝玉特殊出身了: 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十二丈、见方二十四丈大的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那娲皇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自去自来,可大可小。 “……又生了一位公子,说来更奇:一落胞胎,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还有许多字迹。你道是新闻不是?”雨村笑道:“果然奇异,只怕这人的来历不小。”子兴冷笑道:“万人都这样说,因而他祖母爱如珍宝。那周岁时,政老爷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世上所有的东西摆了无数叫他抓。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玩弄,那政老爷便不喜欢,说将来不过酒色之徒,因此不甚爱惜。独那太君还是命根子一般。 宝玉是女娲补天剩下的那块石头,所以一出生就口衔宝玉,这种天生不凡,简直就是自带吉祥光环,试问哪个老人家会不喜欢?这种先天优势真的是羡慕不来了。 ![]() 3.知礼识仪 当然,如果只有先天不凡,后天像他老爹只会喝酒泡妞,只怕老太太也不会多喜欢。虽然文中多出会提宝玉顽劣之类的,但其实宝玉的教养是很好的,大家公子的素养还是在线的。正如贾母对甄府四个管家娘子说的: 可知你我这样人家的孩子们,凭他们有什么刁钻古怪的毛病儿,见了外人,必是要还出正经礼数来的。若他不还正经礼数,也断不容他刁钻去了。就是大人溺爱的,是他一则生的得人意,二则见人礼数竟比大人行出来的不错,使人见了可爱可怜,背地里所以才纵他一点子。若一味他只管没里没外,不与大人争光,凭他生的怎样,也是该打死的。 既侧面夸了宝玉的知礼识仪,也正好是宝玉受宠的原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