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人怕三长两短”,究竟哪“三长”,哪“两短”,长学问了!

 藏书胜似藏金 2020-03-15

前言:明代范文若《鸳鸯棒·恚(huì)剔(tī)》中曾言““我还怕薄情郎折倒我的女儿,须一路寻上去,万一有三长两短,定要讨个明白。”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成语文化更是蔚为大观。我们大家都听过这样一个成语:三长两短,指的就是意外的灾难或者事故,其实就是对死亡的一种委婉称呼。而在我国俗语文化之中,也有这样一句俗语“人怕三长两短”,当成语文化和俗语文化相结合,里面蕴含了无穷的智慧和学问。

那么有的朋友会问,“人怕三长两短”这句老话到底是什么意思,究竟哪“三长”,哪“两短”呢?下面笔者和大家一起分享其中的奥秘。

首先“三长两短”有着几种不同的说法,第一种就是和棺木有关。古代的棺木都是由六片木材拼凑而成,棺材底部和棺材顶部是两片,分别代表天和地,左右的两片木材代表日月。

这四片木材都是长木材,而棺材的前后两面是短木材制成,也叫彩头彩尾。所以棺材其实是“四长两短”,而“三长两短”少了一个长,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人死后棺材盖才合上,所以“三长两短”就引申出死亡的代称了。

其次,“三长两短”还和五把宝剑有关,根据《越绝书》记载,欧冶子是铸剑大师,他曾经铸剑五把,分别是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这五把宝剑,唯独胜邪和鱼肠是短剑,而其他三把剑是长剑,因此有三长五短之说。

如果被这五把剑击中,就会有性命之忧,所以后人把人生命的风险统称为三长五短了。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人死后要受香火,而“三长”指的就是三炷香,而“两短”指的是蜡烛,这些都是祭祀的时候所用之物,人活着的时候自然不会受这些东西的。

由此可见,俗语“人怕三长两短”,其实是古人对死亡的认知,如果我们预知到危险的发生,总会劝诫对方“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如何是好”,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劝人不要太冒险行事。

其实“人怕三长两短”后半句也同样的经典,那就是“香忌两短一长”。首先烧香是人们拜佛祈福或者祭祀最常用的手段,一般来说烧香只烧三炷香,而“三”其实有着特殊的含义,在佛教里,三代表着佛、法、僧常住三宝,在传统的观念上来说,“三”也代表着天、地、人。

数字“三”跟我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在佛教中亦有特殊含义,所以烧香烧三炷是有一定道理的。烧香的礼节很多,比如要先上中香,表示敬佛,接着上右香,表示敬法,最后上左香,表示敬僧。

根据香火燃烧后,人们通常要看香谱,香谱里有种看香的方法,就是“看香头”,古人以此来判断吉凶祸福。根据民间的传统说法,如果烧香烧出了两短一长,这就代表着神灵是不接受的。

其实烧香即便烧出了两短一长,也和做工有很大的关系,有的不良商家偷工减料,烧香的时候也会出现两短一长的情况。烧香其实主要还是人们虔诚祈祷的一种方法,也代表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我们应该以包容和客观的心态去看待中国的俗语文化,这样才能参悟出其中的奥妙,从而走向智慧的人生。

文 | 国学大观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