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的时候,温州东乡有个穷小子,名叫石勇...

 广东黄汉光 2020-03-15
清朝的时候,温州东乡有个穷小子,名叫石勇,小时候失去父母,跟着叔叔过活。
随着年龄增长,他的食量也在惊人地增长,十多岁时,一个人就能吃几个人的饭,叔叔养不起他,让他自立门户,给人打工为生,长年过着半饥不饱的生活。
一个亲戚听说他食量很大,把他叫到家里,煮了一斗米,十斤肉,让他放开肚子吃,石勇风扫残云,片刻吃得精光。
亲戚笑着说:“吃饱了吗?”石勇眉头攒动半晌,嗫嚅地说:“还没有……”亲戚十分窘迫,翻遍厨房,也没找到可吃的东西,为这个大胃王而感到发愁。
石勇的舅舅是个建筑工,有一手漂亮的墁地板手艺。当时,比罗寺要建一所大殿,舅舅作为领班,让石勇去做小工。
开工那天,来干零活的很多,寺院内役徒云集,乱成一片。舅舅站立高处,大声训话:“今天干活,按劳取酬,一次能担砖石重一百斤者,每百斤,给钱二十文,重量超倍,工钱也超倍。”
条例一公布,众役徒群起响应,然而因力气所限,能担重负者的毕竟不多,而石勇两个肩膀一起担,重量超过他人数倍。
不过运砖途中,要绕过一片菜地,路途远了许多,为了多挣工钱,石勇从菜地踏过,其他民工,也跟在后面,一片菜地,霎时被踩得狼藉不堪。
这块菜地是寺中和尚雇人种的,种菜人见石勇率众踏毁了他的菜地,一起出来阻拦。石勇举胳膊一抡,数人倒在地上,其余的人立刻向住持和尚报告。
寺院的住持和尚,曾做过边关将领,本是武艺出众之人,听到菜佣的报告,立刻走了出来,见石勇正追打菜农,其余工役鼓噪应和、推波助澜,便走到石勇身边,喝斥道:“年轻人,怎么这样不讲道理?”
石勇怒气未息,横眉怒目骂道:“老和尚!别管你爷的事!”边骂边挥起扁担,去打老僧,和尚冷冷一笑,伺机闪开,骈指一点石勇肩膀,石勇疼痛难忍,丢掉扁担,颓坐地上。
和尚说:“这小子有几斤力气,便目中无人了,走,跟我来!”伸手一抚石勇肩膀,痛感立刻消失。石勇耷拉着脑袋,跟和尚到了后院。
和尚问:“你为何践踏菜地?”石勇说:“我整天挨饿,想多挣一点钱,吃顿饱饭。”和尚说:“你能吃多少? ”石勇说:“反正你的饭不够我吃的!”
和尚说:“你如果真能吃,寺院虽不富裕,也足够你吃的。为何不告诉我,而去踏我的菜地?”石勇听说有饭吃,立刻面露喜色,说:“如果能让我吃一顿饱饭,永远不忘你的恩德,再不踏你的菜地。”
和尚说:“好,我给你蒸米吃。”石勇说:“老师父,我有个坏习惯,吃不惯寺中的素菜……”和尚笑了笑,说:“寺中的规矩,不许吃肉,不过,我可以为你开戒。”
于是吩咐厨房的和尚,上街买了满满地一锅肉,盛在巨大的盂中,又佐以鸡鱼面食,让石勇尽情地吃。石勇一顿猛嚼,不多久便吃尽了盂中食物,揉着肚子向老僧道谢。
老僧让人辟一间静室,将石勇锁在屋内,三天不给饮食,到期一看,石勇神色自若,并无饿色。和尚称赞说:“孺子可教!并非碌碌无为之辈!”
当时是光绪二十年,战事频繁地发生。某经略率兵驻守闽浙,抵御日寇进攻,急需补充兵源。老和尚原是经略部下,写封信,将石勇推荐给他。
石勇辞别舅舅,到边关见经略,被任命为把总,率千余士卒,跟随副将张必胜守海口炮台。
一天午夜,众将士睡得正酣,忽然炮声隆隆响起,副将派人察看,部下回禀说:“是石把总发令开炮。”
副将来到炮台上,见海面并无敌船,石勇擅自发令开炮,按军纪应处斩刑,便命令士卒将其绑了,杀一儆百。
事情传到经略那里,老元戎知道石勇发炮必有缘故,便传他进帐亲自审问。石勇说:“并非我故意开炮扰乱军心,实在是因为夜间站岗时,见数里外有敌船驶来,怕乘我不备敌船发起进攻,往复回禀又耽搁时间,因此发令开炮。”
副将说:“你要欺骗大帅吗?我到炮台看过,根本没有敌船的影子!”二人正在争辩,海上传来谍报:夜间有敌船二艘侵犯,一艘被炮台击沉,一艘受伤逃窜。
经略听了,知道石勇的话没错,亲自为他松绑,又喝斥副将说:“你徒为高官,却分不清功过是非,实在太不称职,今天你俩交换一下位置,你的位置让给石勇,石勇的让给你,有意见吗? ”副将惭愧地伏在地上,不敢说一句话。
事后经略得知,石勇还有一种别人所不具备的才能,他有一双神奇的眼睛,能在黑夜中看清几里外的事物。
后来,石勇官至福建水师提督,他的事迹,被许多书本记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