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继和珅后的第一贪官

 明悟好学 2020-03-15

清朝继和珅后的第一贪官

奕劻(1838~1917)


   奕劻也是清朝宗室,他的祖父,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七个儿子永璘,被册封为庆亲王。在清代,宗室的爵位分为十二等级;亲王、郡王、贝勒、贝子这些是高级爵位,随后是四类“公爵”: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入八分”是八种标帜,分别是朱轮、紫僵、背壶(车上可带暖壶)、紫垫、宝石、双眼(可插双眼)雉翎、皮条(车上有皮鞭可以驱赶路人)、太监。再往后就是四类“将军”: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分别相当于一品至四品的武官级别,每类“将军”中又分三等,俸禄不同。


按照清代的规定,爵位逐代递减。永璘死后,儿子绵愍袭位,爵位降为了庆郡王。綿愍死后没有儿子,就先由仪亲王的孙子奕彩过继,继承了“贝勒”的爵位。但奕彩在居丧其间纳了小妾,犯了严重的生活作风问题,被革除爵位退回本支。庆亲王永璘的其他儿子们便展开了残酷的斗争来争夺这个贝勒爵位,这一下便惹恼了道光皇帝,道光于是将爵位一下降了六级,越过贝勒、贝子、及四类“公爵”,可谓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直接降为了相当于一品武官的镇国将军,而且是其最低的三等,可谓是勉强维持永璘的祭祀而已。

 

继承这个“三等镇国将军”的是永璘的第五子绵悌。有意思的是老庆王家的这个爵位,谁继承谁就断子孙,绵悌死后又断了香火。这回便轮到其六弟绵性的儿子奕劻,过继袭爵,爵位按规定又被递减为了“辅国将军”,相当于二品武官。

 

奕劻承袭了这个来之不易的辅国将军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给恭亲王奕腾房。老庆亲王永璘的府邸原来是和珅的宅院,和珅曾是大清国的首富,儿子还娶了乾隆皇帝的女儿,所以和府享受的是公主府的级别规制。奕劻以二品级的身份,住在这样的豪宅里,实在是扎眼。也许,老庆王家香火不旺的原因就是出于这种“福伤”的“逾制”,道光皇帝下旨把老庆王府赏给了恭亲王奕,也就是现在的恭王府,奕劻则搬入了大学士琦善的宅第。

 

搬了房子一年之后(1851年),奕劻升到了贝子,十年之后(1860年),升到了贝勒,二十二年后(1872年)成为了御前大臣并且赏加郡王衔,在恭亲王倒台以后,出任了总理衙门大臣,正式册封为庆郡王。袭爵时候的奕劻,和堂兄奕的地位至少差了十级。到了甲午年(1894年),1884年(光绪十年),慈禧太后罢斥恭亲王奕诉,他因缘得接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主持外交,并进封庆郡王。次年设立海军衙门,受命会同醇亲王奕劻办理海军事务。,其爵位追平了奕,还被清廷授封了最后一个铁帽子王。其妻妾中还封了6位“福晋”,超出了清朝规定的亲王只能封5位“福晋”的限额。奕劻可谓是爆出了大清官场上的一个大冷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帝逃往西安,奕劻奉命留京与李鸿章同任全权大臣,与各国议和。次年,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后,他仍任总理大臣。1903年,荣禄病死,奕劻入军机处任领班军机大臣,而后又管理财政处、练兵处事务,集内外大权于一身。


  袁世凯计算到奕劻将继任,便遣杨士琦持银十万两相赠。庆王正式履新之后,袁世凯月有月规,节有节规,年有年规,遇庆王及福晋的生日唱戏请客,儿女成婚,皆由袁一手布置,不费王府一分钱。当时的知情人刘厚生说:“弄到后来,庆王遇有重要事件,及简放外省督抚藩臬,必先就商于袁世凯,表面上请他保举人才,实际上就是银子在那里说话而已。”

 

清朝继和珅后的第一贪官

庆亲王的形象,很像个账房先生。


    在血统上毫无优势的奕劻,有着恭亲王那样的办事能力,在恭亲王之后主持大清外交近30年,并且成为了李鸿章,袁世凯等改革者及实力派的政治靠山,在甲午战争、庚子事变、新政改革乃至辛亥革命等重大政治关头,他都是主角之一。

 

奕劻此人可谓是“大智若愚”,当时人说他家是“细大不捐,门庭若市”,“异常挥霍尚能积蓄巨款”。著名的《泰晤士报》1911年刊发《庆亲王外传》一文,称奕劻:“彼之邸第在皇城外之北,北京大小官员,无一不奔走于其门者,盖即中国所云‘其门如市’也。《纽约时报》等也提到他家就是中国官场“集市”,甚至连门房都设了“收费站”。后世有人称他为大清“首富”。奕劻仅在汇丰银行就有200万银两以上的存款。他与军机大臣那桐一道,因特别能贪,被当时讥讽为“庆那公司”。作为“庆那公司”的老大,他的贪腐更是具有着国际的知名度。可以说,有清一代,奕劻之贪,与和珅不相上下。

 奕劻为人低调,但此人为了巩固地位啥都敢干。这位王爷可算是唯一一个敢于大张旗鼓地贪腐的国家领导人,晚清两次以反腐败的名义出现的台谏风潮,矛头直指奕劻。1904年,巡城御史蒋式瑆弹劾庆亲王奕劻。据《清史稿》记载,他的奏折是这样写的:“户部设立银行,招商入股。臣风闻上年十一月庆亲王奕劻将私产一百二十万两送往东交民巷英商汇丰银行收存。奕劻自简任军机大臣以来,细大不捐,门庭如市。是以其父子起居、饮食、车马、衣服异常挥霍,尚能储蓄巨款。请命将此款提交官立银行入股。”后来,蒋式瑆以“疏劾奕劻,查无根据,责还本官”而被小小责罚。

 

1907年,御史赵启霖再次奏参他为段芝贵谋巡抚职,受贿十万两,其子载振并纳段芝贵所献歌妓杨翠喜。但奕劻因得慈禧太后宠信,两案都不了了之。奕劻初主军机时,袁世凯就用重金笼络,使之成为袁在朝廷中的内援。这位庆亲王居然屹立不倒。奕劻不仅对官场的游戏烂熟于心,而且敢于放下身段,在低调展示着自己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的同时,却高调展示这自己对美酒佳人的“低级趣味”,以表达自己有能力,无理想以自污从而获得在政治上的安全感。


   1911年(宣统三年),清廷裁撤军机处,奕劻任“皇族内阁”总理大臣。武昌起义后,他竭力主张起用被罢黜的袁世凯。不久,袁入京代他为内阁总理大臣,重新组阁,奕劻改任弼德院总裁。宣统帝退位后,溥仪逊位后,奕劻仍为弼德院大臣。奕劻秉政多年,日以纳贿为事,言官弹劾,报章讥嘲者众,后来奕劻避居天津租界。1917年1月29日病死在天津,时年七十九岁。

 

宗室遗臣对奕劻的看法,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受贿,二是劝退。溥仪关于奕劻在辛亥年的所作所为,有个最为苛刻的评价,溥仪说:“(奕劻)受袁世凯的钱,劝太后让国,大清二百多年的天下,断送在奕劻手里”。

 

庆王府按惯例,向北京紫禁城中的小朝廷讨谥号,为其评定一生功业,故而停尸不殓。内务府大臣初拟谥“哲”,按谥号解,知人曰哲。溥仪不同意,亲选四字,让内务府选择,为“谬、丑、幽、厉”。谬丑者,南宋孝宗憎秦桧之恶,封以此谥;幽厉者,周朝之幽王、厉王,皆为残暴昏庸之君。

 

溥仪之父载沣闻此,终觉同为宗室,有所不忍,劝溥仪网开一面。溥仪仍不肯。后在亲贵力争之下,才赐谥“密”字,密者,“追悔前过”之意。谥号为“密” (追补前过之意),为清代亲王谥号中,最差的一个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