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乾隆帝的“十全武功”是如何炼成的

 明悟好学 2020-03-15

在我国传统社会所谓的“武功”一般是指对异族或者外国的大规模军事征伐,获得了耀武扬威,开疆扩土的绝大胜利。乾隆帝在廓尔喀之役建功以后,亲自用御笔为自己写了一篇《十全记》,总结了继位以来的十大“武功”,这其中包括了:二次平定准噶尔之役;一次定回部之役;二次平金川之役;一次平台湾之役;一次降缅甸之役;一次降安南之役;二次降廓尔喀之役。这也被他称作“十全武功”。

 

乾隆帝的“十全武功”是如何炼成的

乾隆射箭图


    乾隆一生一直以自己的爷爷康熙为榜样,在他的这些“武功”中,应该说两次平定天山以北准噶尔部的战争、平定天山以南回部上层叛乱的战争、两次反击廓尔喀入侵的战争,对我国这个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版图的确立、中央对边疆的有效管辖和捍卫,都是全无古人的辉煌业绩。尤其是“格登山大捷”、“午门受俘大典”、阿睦尔撒纳逃死异域、两和卓木被双双擒杀尸首献于清廷、翻越喜马拉雅山远征廓尔喀,这些一幕幕都会永远成为史册,得到当世和后世人们承认的辉煌“武功”。

 

可是,派大军渡海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两次赴大小金川镇压少数藏民也被列入“十全武功”,则显得非常的牵强。特别是两次大小金川之役,以十几万大军进攻不超过2万户的两个藏族部落,在那不毛之地,耗费的军资多达7000万两,这样耗费国资和军力与所谓的“武功”并不相称。

 

乾隆帝的“十全武功”是如何炼成的

乾隆“十全武功” - 平定台湾


   至于在缅甸、安南之役,那更是以败为胜,谎报战功了。在对缅甸总共四大战役,前三战均以全军覆没,失败而告终。三次作战统帅云贵总督刘藻失败后畏罪自杀,大学士兼云贵总督杨应琚被赐死,天朝将军明瑞上吊自尽。乾隆帝不得已的情况下又派傅恒第四次出师,但是在战役中由攻为守,最后陷入了重围。还好,最后缅甸同意了议和,傅恒便签约回国。缅甸被称为毒疠之乡,傅恒在回国不久就因染上了瘴疠而病死。乾隆帝从此降旨撤兵,而安南之役败得更为惨重。安南以雄象群为阵大败清军,清军统帅孙士毅不顾数千将士弃城而逃,刚过富良江便砍断竹筏浮桥,使清军没有了退路,而全部战死。而这一次战役,则被乾隆帝钦定的《安南纪略》记载为“振旅而还,无损国威”。战败了的清军反而还成为了英雄。

 

其实,胜败乃兵家常事,如此拼凑出来的“十全武功”,也反映了乾隆帝那最求十全十美的虚荣心态。乾隆与爷爷康熙都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可是乾隆并不像其爷爷康熙那样治理国家那般优秀和“圣明”。大清朝在乾隆统治时期达到了它的巅峰,可同时也在乾隆手中开始走向了衰落。(文。落榜进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