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元老围访余姓 武溪公祠听掌故

 温馨Wenxlng 2020-03-15

大元老围访余姓  武溪公祠听掌故


簕杜鹃掩映下的仿古建筑,原来是重修的武溪公祠

  我们立于廊下,细细地打量着廊下精美的彩绘,朴拙大方,颇具古风,虽是新作,却也具古意。坚实的石柱、门枕石、两侧包台……再仔细观察大门两侧石刻对联曰:“武溪世泽,风采家聲”,一般宗祠门口的对联昭示着这个姓氏的来源和最卓著的功绩,再看横楣:“武溪公祠”,却是红砂岩,色泽暗淡,字迹遒劲,是原来的石匾。


重修后的武溪公祠保留着原来的牌匾


 推开两位门神秦琼、尉迟敬德守护的祠堂大门,我们跨进祠堂,迎面即是雕花彩绘的中门,上有对联曰:“显于宋,庙于韶,日月文章千秋供养,发以明,派以莞,麟经世德积亦由新。”


    绕过中门来到天井,两侧是回廊,二进更加高大,天井内非常讲究,香炉、焚化炉皆为铸造,上铭“武溪公祠”。 
 
     二进台阶的衣带石十分精美,踏上台阶。二进中厅供奉先人余靖之牌位,并有微型塑像一尊。 
 
   


 
 
    “东城余屋是从我们这里分枝出去的。武溪就是余靖公的号,字道安,是北宋名臣,”余日先生一边抽烟一边侃侃而谈,“为什么会取号武溪呢?因为故乡曲江城西有一条武水流过,故取号曰:武溪。我们后人尊他为忠襄公。”


这尊微型的塑像原来是武溪公余靖的塑像

 “武溪公的祖先居住在福建,到了曾祖余从一代,大约五代十国的后期,正值战乱,为逃避兵荒马乱,一族人等辗转千里,来到粤北重镇韶州,见山清水秀,遂定居下来。后来人丁兴旺,其中的一枝继续南下来到东莞,初居莞城步步高一带,后迁温塘大元。” 
 
 
 
    “中门的对联说的就是这个过程吧?”阿文也加入了讨论。 
 
     “余氏先祖宋代时武溪公的官爵最为显赫,并于韶关建造家庙,文章著称一时。明代时,余氏由东莞始迁温塘大元。
 
    据《温塘乡志》载:余靖,宋朝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中进士,时年25岁,奉派为赣县尉,主理缉捕盗贼、查察奸究。不久,以试书拔萃改为监丞,掌修宗庙、路、寝宫、室、陵园土木之事,迁知新建县,再迁秘书丞,奉命与王洙校勘司马迁《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三史。建言班固之书有谬误地方,擢升集贤院校理。 

    “余靖公对于史学很有研究。同时对于自然界的现象如潮汐也有过研究的。”
 
   
 
     “(崇桢)《东莞志》三三六页载:虎门武山有余襄公候潮处。”子木先由虎门武山说起,“(崇桢)《东莞志》一二三三页:余靖曾作《海潮序》。‘古之言潮者多矣。或言如槖籥翕张,或言如人气呼吸,云海出入,皆无经据。唐卢肇著《海潮赋》,以谓日入海而潮生,月离日而潮大,自谓极天人之论。莫敢非,予尝东至海门(通州海门县),南至武山(东莞濒海之处),旦夕候潮之进退,弦望视潮之消息,乃知卢氏之说出于胸臆,所谓盖有不知而作者也。夫阳燧取火于日,阴鑑取水于月,从其类也。潮之涨退,海非增减,盖月之所临,则水从之,日月右转而天右旋,一日一周,临于四极,故月临夘酉,则水涨乎东西,月临子午,则潮平乎南北,彼竭此盈,往来不绝,皆系于月,不系于日,何以知其然乎……’由此可见,余靖公不仅精通史学,尚精于地理之学。” 


《东莞志[崇祯]》第一二三三页有余靖所作《海潮序》
·

 
     “武溪公还是北宋的四大谏官之。”余先生甚是骄傲祖先之学识,“当年天下太平,官吏碌碌无为,渎职贪腐。当时西夏国王元昊反叛,朝廷派兵平乱,久战不胜,国力衰弱,民怨载道。仁宗力图振兴,一边与西夏言和,一边改革,清除政弊,遂增谏官四员,建议朝政得失。分别是欧阳修、王索、蔡襄、余靖。其中,武溪公为右正言。”
 
 
   
 
      “宋庆历四年,契丹出兵西夏并派遣使节来开封禀告宋皇帝:‘我们出兵是为大宋讨贼,请停止与西夏言和。’一时,朝野众说纷纭,朝廷亦不能决断。



  “因为大宋如果按契丹的要求去做,必然与西夏翻脸,乃至交战;如果不按契丹要求去做,那么大宋的北边契丹必然滋事。这是一个两难的棘手的问题,朝廷中争议不下。“朝廷中独武溪公坚决反对满足契丹的要求,并认为其中有诈。” 
 
    “当年余靖公在朝堂上的辨论必然是精妙绝伦。”我

 “盖大宋和西夏交兵不停,这是契丹最喜欢不过的,一旦双方息兵,大宋便得以休养生息,奋发图强。这非契丹之利。故此次出兵西境,阻挠言和,绝不可听从。 
 
    “结果如何呢?仁宗皇帝采纳了吗?”我们仍然心悬于余靖公的言论。 
 
    “仁宗当时点头称赞。遂保留对西夏的册封暂不发,一面派武溪公准备出使契丹国。”余先生口若悬河,“武溪公出使之日,将所奏之事写于笏上,凡几十件事奏于皇帝,逐一落实,到日落西山之时方动身前往契丹国。” 
 
    “余靖公的确是思维缜密之人,为确保出使成功,筹划得当。

   “当年,武溪公率领十多个骑士飞驰出居庸关,到九十九泉相会契丹王。他从容坐于帐中,施展辨才,尽列契丹出兵西夏之弊,最终说服契丹王收回王命。”余先生虽是叙述,却也使听人心动神摇,“得到契丹王承诺后,武溪公返朝。朝廷方对西夏发出册封。大宋与西夏关系得到缓和,北部边疆亦是安定无事。这一年,仁宗皇帝下诏任命武溪公为制诰史馆修撰。” 
 
   “当年武溪公的事迹定可载入史册,于国于民,善莫大焉。”久在一边保持缄默的子木有感而发,“后人建造宗祠纪念祖先,实为必然。这座武溪公祠重修于哪一个呢?” 
 
 
    “2008年,温塘居委会及余氏后人出次重建。1984年,武溪公祠因失火毁了前庭。1991年,祠堂的二进和三进瓦面遭火烧毁。如今这个祠堂仅仅是拆了旧祠堂的墙和瓦面买来新砖新瓦新木梁柱重新建的,原来的基础都没有动过,这样比修缮旧祠堂省了不少费用。



武溪公祠之侧尚有一堆石构件,询之余先生,方知此处曾有一余氏宗祠,可惜已经毁去。 
 
    “重修武溪公祠时拆下来的石柱、石础等还有吗?”子木尝试寻找武溪公祠曾经的遗迹,从中发现鲜为人知的故事。 
 
   “前面还有一些石柱石础,多是红粉石的,破破烂烂了。”

   菜地的一角堆放着一些,有石柱、石础还有麻石的门枕石,瓦当、滴水,甚至还有一些木梁等,但均没有任何新的发现。

同治年间的功名碑


 
      “老祠堂只剩下武溪公祠了,其他就没有了。老房屋还有,但已经不多了,多为**时期的青砖房,也有一些泥砖房,但村里人多数都搬出去住了。

凤山古里门楼


   路边不时有青砖房闪现,偶遇一靓姐在叠纸元宝,身边的竹匾里晒着中草药,草药还带着泥土的芬芳,寻常百姓的寻常生活总是那么温馨而动人。

 
    前面即是围门,侧面看去,倘是青砖建筑,而正面已经大变矣。只见围门的门头上赫然写着“凤山古里”,一副花岗岩对联一看就是现代的作品,上书:“大岭拱丁门焕见沙园多邑秀,曲江开阁弟会将温水再通灵”,横批为“通围吉庆”。我们读完这幅对联,正觉着对联中似有不妥之处,余先生见了笑言:“这副对联有两个错误。这个‘邑秀’应为‘毓秀’,这个‘通灵’应做‘钟灵’。”

   

凤山古里的这副大理石对联

     1、据【新修侯山余氏族譜】祠堂记、墓志等记载、侯山余氏、大园余氏同出一脉===三世祖嗣昌、妣彭氏夫人-----之七子中的----第三(大园余分)和第五(侯山余仁)、同是从莞城紫泥巷分迁两地o余日解说有誤---说由他那里分支。 
  2、侯山也有旧祠-----也许一样是【武溪公祠】-----据世代推测立围应是元朝----建的祠堂。不是宋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