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谓的''中年危机'',是从缺钱开始的

 板桥胡同37号 2020-03-15

疫情的影响,让看似稳定的工作,单一的收入,变得不堪一击。身边很多人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职业定位和赚钱机会。

 
毕业虽然十多年,和以前的老同学有些还有联系着,偶尔打打语音聊一聊近况。
 
宇哥是我大学社团认识的一个兄弟,毕了业,我们大多数人选择工作或者创业,宇哥说,还是回家考个公务员吧,舒服!
 
确实挺舒服的,我熬夜加班时候,他在外刚吃完饭;创业初期,三十多度高温,周末也经常在外面跑业务,宇哥在家吹空调打牌。
 
家庭美满、儿女双全,妻子也是在医院做护士,夫妻二人虽不大富大贵,但对付生活也足矣。
 
说实话,我不是没羡慕过这样的生活,这也太舒服了!简直是提早过上退休生活了啊!
 
没想到,这么安逸的生活,却不堪一击。
 
1
国企工作十年,到底要不要离职
 
“小星啊,最近手里宽裕吗?能不能挪点钱?”宇哥在前两天给我发微信。
 
我赶忙打电话过去,问问什么情况。一问不得了,还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年前,宇哥的车,和别人碰了一下,赔了几万块钱。
 
大年初五的时候,父母又被别人的车撞了,司机只说“我没钱!”宇哥又连连自垫了近三十万上去,父亲现在神智还有点不清,在留院观察。所幸二老生命没受到危及。
 
到这个地步了,家里其实已经没多少积蓄了。妻子又得了阑尾炎,要做个微创小手术,医院最近才预约上。
 
一家六口,只剩下宇哥这么个劳动力,工作也做不了,一天家里医院两头跑。
 
孩子马上开学了,正是用钱的时候。大儿子上的私立初中,一学期学费各项将近两万。
 
这一连串的遭遇,要不是听他亲口所说,我还真以为这是骗子骗钱的话术。
 
宇哥说,真的很后悔,在体制内一呆就是十年,浪费多少青春,现在这个年纪才知道,什么稳定啊福利待遇啊,都不如自己多挣点钱来的踏实。
 

你看,稳定的生活,背后藏在巨大的风险,看似表面平静,实则暗潮涌动。
 
如果宇哥没发生这一连串的事情,他的思想也不会发生改变。每个月稳定的薪水,给他带来的生活平淡而又舒适。
 
都说最近大环境太差,裁员、降薪,似乎覆盖每一位职场中人,很多人羡慕起体制工作者。
 
朋友阿旭反而是个特例。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从不羡慕那样的生活,即使一年不工作,但我前面赚的钱完全足够度过。”
 
阿旭是个房产经纪人,从2月到现在,他卖出去整整七套房,其中一套的佣金高达十万!带不了客户实地看房,他就开启“云看房”,实行线上看房;找不到新客户,他就重点去发展过去的潜在客户。
 
阿旭也是本科毕业,本有机会在家里安排的单位,过普通但也不错的日子。但是,他却选择跳出来。
 
在这里,并不是鼓动大家离职搞销售、去创业
 
相反,我很理解,这个三十多的年纪,上有老下有小,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影响着整个家庭,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所以,我也不会建议宇哥直接离职。
 
宇哥和阿旭的区别,本质还是思维上的差别
 
宇哥喜欢体制内的舒适安逸,却想不到会有意外来临,满足于那样的生活。而阿旭在二十几岁就想,不能让自己有一天,因为没钱而发生遗憾的事。
 
体制内的稳定生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成不变的稳定思维。
 
2
可怕的不是稳定,
而是稳定带来的思维禁锢
 
到底什么是稳定思维?
 
熟悉沈老师的朋友都知道,曾经我也是一名打工者。
 
和很多人一样,工作没几年,凭借自身努力,薪资达到不错的水平,表面看着还挺不错。
 
但是,我不甘于被生活所束缚,也不是讨厌工作讨厌上班,只是突然有一天我想,真的要一辈子这么稳妥下去吗?
 
如果,按照原本上班的步骤走下去,我会上五休二,不出意外,一直工作到退休,薪资嘛,三十多岁可能也到了天花板了,涨幅不会很大。在经济上,我不一定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
 
还有一点就是,在稳定的环境呆久了,人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甚至停止学习,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时间久了,慢慢就会形成思维上的“惰性”,形成思维定势。
 

原来,我害怕的并不是稳定本身,而是稳定给我带来思维的禁锢。
 
记得看过一个故事,为了保护鹿群,人们杀死了狼,鹿群过上了安全稳定的生活,不用奔跑逃命的鹿群,每天吃喝睡,却迎来了“瘟疫”。
 
人们又把狼放到鹿群之间,森林才逐渐恢复。
 
鹿群在稳定舒适的环境,失去了该有的能力。人也是一样,舒适的环境呆久了,当“瘟疫”来临时,会手无招架之力。
 
说到底,人还是要不停折腾,至少你得有抵抗意外风险的能力啊。你要买保险,每年一家人保费还得不少钱吧。
 
与稳定经常放在一起的一个词,是反脆弱
 
《反脆弱》这本书提到,人究竟要如何与不确定性共舞。
 
生活总是充满不确定因素,正所谓怕什么来什么,一成不变的确定性是不存在的,不确定性才是生活常态。
 
面对不确定性,逃避也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做的,只有提高自己对抗不确定性的能力,即反脆弱性。
 
如尼采所说:任何杀不了我的,必将使我更强大
 
那我们面对生活中的“黑天鹅”,要学会抵抗它,从中汲取更多对自己有利的,提高反脆弱性。
 
3
如何提高反脆弱性?
 
这个社会变化太快了,没人能拍着胸脯保证,还有“铁饭碗”的存在。
 
做外卖的美团搞起了打车,做地图的高德也顺带搞起了打车,菜市场还能搬到手机上。
 
就拿这次疫情来说,老师还被“逼”成了“主播”,多少不怎么玩智能手机的家长居然也“被迫”学会了使用“钉钉”。
 
谁也想不到,明天究竟会发生什么。
 
对此,我们只有化被动为主动,摆脱“稳定思维”,提高反脆弱性。
 

那么,到底如何提高自己的反脆弱性呢?
 
1、成长型思维代替固定型思维
 
不难发现,失败者和成功者之间,差的并非是能力,而是思维差距。
 
失败者面对失败,会认定自己就是个“失败者”,而成功者之所以最后可以成功,是因为他们始终不停地尝试,并坚信自己最后能成。
 
思维上的不同,直接导致事情不同的结果。
 
我不止一次地创业,但是我一刻没停止折腾的心。一次不行,那就汲取教训、积攒经验,大不了再来。
 
人生,缺的从来不是失败,而是再次尝试的勇气。
 
很多人在这次“黑天鹅”事件面前,抱怨意外来的太突然,抱怨公司开除你、抱怨老板给你降薪,让自己的生活一团糟。
 
事实上,平日就在努力的人,早已存够了一笔“意外金”,这笔意外金可以是现金流,也可以是能力。
 
只有固定型思维的人,才会把一切不如意甩给外在因素,还安慰自己其实大家都这样啊。
 
其实,大家真的不一样。成年人的差距,早已不是靠表面的“分数”展示了。
 
所以,如果这时候你发现自己还是个固定型思维的人,趁早用成长型思维代替它吧!
 
2、开发斜杠能力,成为斜杠青年
 
大家都知道,沈老师是个斜杠青年。
 
我也不止一次,劝告大家,一定要开发自己的斜杠能力,努力成为一名斜杠青年。
 
以前有个前辈和我说:“人呢,一定要为自己准备第二碗饭。
 
这句话意思就是,不要只靠一份工作吃饭。你不知道哪天这份工作就没了,意外来临之际,才不会管你准备好没有。
 
斜杠青年这个词挺火热的。
 
比如,之前认识一位做PPT很牛的小伙子,在业余时间,就能接单,替人做PPT,甚至,还有平台邀请他做课程;

再比如,一位女性,因为家庭因素,只能在家照顾家人,业余时间却成了设计师,家庭工作两不误;
 
......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有人培养自己的斜杠能力,是出于爱好,有人则很简单,就是为了钱。
 
其实,斜杠身份培养的不仅是能力,更是为你建立一道抵挡意外风险的壁垒。
 
4
写到最后
 
说到底,体制工作差么?对部分人来说,那是保障;对另一部分人来说,又是一层牢笼。
 
那在体制外的工作差么?那也不一定,多少人不也是死于裁员的浪潮,又有一部分的人,突破工作的性质,不停“折腾”,最后收获颇丰。
 
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必须改变的是稳定思维。
 
都2020年了,看似稳定的背后,不知道藏在多大的危机。
 
就像我的朋友宇哥,三十多岁,稳定了十多年,还是被意外打破了。
 
你要选择的,从来不是稳不稳定的工作,而是培养“不稳定”的思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