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抱怨“这不公平”时,该如何回应?

 chenholly1 2020-03-15

这是由两位美国小学老师打造的原创教育平台

分享有趣有爱有料的美国小学教育

大家好

我是小绿

一个在美国小学教书的中国老师

这是我在教书匠写的第72篇文章。

麦克去参加表弟的生日聚会,看到大人们送了表弟好多礼物。小麦克兴奋地问妈妈:“我的礼物在哪里呀?”可是妈妈说今天不是他的生日,他不会有礼物。“这不公平!”麦克撅起嘴埋怨道。

上数学课,老师用小白板和马克笔给学生做练习。马克笔的颜色各种各样,为了方便分配,老师事先和学生约定好,拿到什么颜色就是什么颜色,不退换。但是看到旁边同学拿到了自己喜欢的蓝色马克笔,本杰明嘀咕了一句“这不公平”

晚上练钢琴的时间到了,但是杰克一直磨磨蹭蹭不愿意开始练琴。眼看着妈妈就要发脾气了,杰克拿出了杀手锏:“为什么只有我要练琴,爸爸为什么不用练琴!这不公平!

图片来源:the workplace therapist

如果全世界的儿童有一句共同的口头禅,我想那一定是“这不公平!”。试问哪个当家长当老师的没有听过这句抱怨?

孩子经常抱怨不公平,有时候不是因为他们作,而是因为他们对公平的定义很朴素——公平就是每个人获得一样的东西,being fair is being equal.

所以但凡有什么事情打破了「大家都一样」这一原则,孩子们就会敏感地觉察到:这不公平!

然而公平就是平等吗?

图片来源:Interaction Institute for Social Change

有的时候,公平不是大家都一样

作为成年人我们当然已经意识到,有的时候,公平反而需要大家不一样。比如征收个人所得税会按照征税对象的收入水平不同,进行超额累进的算法收税。收入越高,超额部分的税率越高。

图片来源:雪花新闻

但是,日常生活中,大人的一些无心之举,在不经意间让孩子强化了「公平就是大家都一样」这个认知。说到这里,我要第一个出来自首,这事我干过。

图片来源:giphy

每天早上,学校餐厅送来的早餐,按人数分配每个人都有一份。但是有的学生会选择不吃,因为在家里已经吃过了,这样就有多余的早餐剩下来。于是有些已经吃过一份学校早餐的学生,就想要再多拿一份。

但我不允许。面对孩子的为什么,我的回答很简单:这对其他小朋友不公平。然而在我心里,我清楚那并不是真正的原因。

我不觉得每个人拿一份早餐是真的公平。因为有的孩子确实食量大,或者家里没吃过早饭还饿着,为什么不可以给他们没人要的多余的早餐呢?

因为当你有一个学生拿了第二份早餐,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五六七八个学生也想要第二份早餐,不管他们是不是真的吃得下,仅仅是因为看到别人拿了,就想要跟风。

当你派发完了所有多余的早餐,还有第n个学生要的时候,战争就开始了……

为了方便管理,最简单粗暴的做法就是规定每个人最多只能拿一份。因为深知是自己偷了懒、取了巧,为了服众,我还得心虚地来一句:“这是为了公平”。 

图片来源:tenor

不要觉得这种情况只发生在娃儿多大人少的课堂环境中。娃儿少大人多的家庭生活里,也有不少这样简单粗暴的假公平。

二胎爸妈们给其中一个娃买新衣服时,是不是也习惯顺带给另一个娃买?哪怕娃根本衣服多到穿不完,为了表示爸爸妈妈爱你俩一样多,总是得这样1+1统一操作?

没有要批判各位二胎爸妈的意思,因为我能够深刻理解这个痛点……

重新定义公平

知道了孩子经常抱怨不公平,是因为他们觉得什么事都该大家都一样。接下来就该帮助孩子了解,其实公平不应该是大家都一样,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意识到,他们其实不想要大家都一样。

说服的技巧就在于,把「大家都一样」这个原则绝对化,应用到他们熟悉的日常场景中。

比如哥哥要学跆拳道。不好意思,妹妹你没得选,也得跟着去上。为什么?因为公平就是大家都要一样啊。

同样的,妹妹去上芭蕾课,那哥哥你也得去,不能只让妹妹跟着你选,你也得跟着妹妹选,因为大家要一样嘛!

嗯?你说妈妈陪小宝的时间比陪你长?妈妈错了!妈妈以后陪你和陪小宝的时间,保证一样长。既然你想和小宝有一样的作息,小宝每天晚上七点要睡觉,你也得跟他一起这么早睡觉,你愿意吗?

类似的例子多举几个,让孩子充分理解到,原来「大家都一样」并不是我想要的。

图片来源:yiyun lin

积极面对落差

有的时候,面对「你有我没有」的落差,孩子容易产生「仿佛损失一个亿」的错觉。在帮助孩子消化这种落差时,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关注自己的收获,而不是自己的损失。

这其实是很难的,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人类天生就是对自己的损失更敏感,这是在生存压力下产生的危机意识。

但是有失必有得。同一件事情,可以有正面和负面两种不同的解读。

大宝

(关注损失)

我的睡前亲子阅读时间比弟弟的少好多。你总是在陪弟弟看书!

(关注收获)

因为你已经会自己读书了,妈妈很放心你呀。而且你可以选择自己想读的书,想什么时候读就什么时候读,是不是很自由呀!

妈妈

小宝

(关注损失)

早上我很快就做好上学的准备,在门口等着,可是哥哥还在玩。

(关注收获)

就是呀,所以哥哥被我念了一路,你是不是很庆幸听这些唠叨的不是你呀。

妈妈

当然也不是每件事情都能有个温暖的解释,生活毕竟是不公平的。有的时候孩子是真的委屈,我们也只能利用共情,陪他们一起惋惜、难过。

关于公平,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生活是公平的,因为它对所有人都不公平。

图片来源:slickwords.com

相关绘本推荐

难得今天效率超高早早写完了文章,顺便推荐关于公平这个话题的几本童书。如果你也有相关的绘本推荐,在留言区告诉我们吧!

图片来源:amazon

《It's Not Fair》以孩子的视角,生动地再现了生活中各种各样“不公平”的现象。适合阅读年龄:4-8岁。

图片来源:amazon

《Fair is Fair》通过讲述动物园里不同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小读者们明白了原来公平并不是大家被同样对待。适合阅读年龄:7-8岁。

图片来源:amazon

《What to Do When It's Not Fair: A Kid's Guide to Handling Envy and Jealousy》 当海盗用望远镜观察远方,他可能因此忽视了近处的美景。教孩子学会发现自己的收获,学会感恩。适合阅读年龄:6-12岁。

图片来源:amazon

《Pezzettino》这本是我今天推荐里的最爱。首先它插画实在太美了,每一页都是马赛克艺术。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小方块,它想要成为别的作品的一部分,觉得这样才能获得价值。在这过程中,它学会了欣赏自己的美丽,找到了自我价值。适合阅读年龄:4-8岁。

谢谢你读到最后!

附上今天的读文笔记

方便大家阅后回忆

长按图片可以保存至手机相册

长按图片可以保存至手机相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