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假死、拟态、声东击西,扒一扒动物们的“行骗”伎俩

 牛屋弹琴 2020-03-15

        ▲ 变色龙,是人们最为熟悉的动物“弄虚作假”的典型,在俄国作家契科夫的小说《变色龙》中,虚伪逢迎、见风使舵的巡警奥楚蔑洛夫被比喻为变色龙。图/Wikipedia

        即便作假,无伤大雅。


        大家最为喜闻乐见的,就是假货和骗子的曝光,但你知道么,动物也会“弄虚作假”。
         
        今天就让我们来给动物的这些“欺骗”行为曝曝光吧!

        它是睡了?还是死了?  


        在央视《挑战不可能》这档栏目中,曾有一个5岁的小姑娘,通过一系列的安抚,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内成功地将小狗、鳄鱼、青蛙、鸡和兔子五种动物催眠了。这位小姑娘因为催眠大法一炮而红,一年之后,她又把更多的动物带上了舞台,用一句句“睡觉、睡觉”,再次催眠了它们。

        ▲ 节目中,小女孩正在“催眠”一只鳄鱼。图/CCTV《挑战不可能》

         
        观众或许不明就里,但主持人、小姑娘以及后台编导,应该都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他们虽然嘴里说的是深度睡眠,但这些动物其实都没在睡觉,而是处于假死状态。
         
        假死是动物的一种防御策略,当面对既打不过、又跑不过的对手时,假死便是最后的选择。假死在动物界里并不罕见,哺乳类、鸟类、爬行动物、鱼类和昆虫中的许多物种都掌握这项“骗术”,它是应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应激行为
         
        在动物准备进入假死状态的时候,它们会像被点了穴一样直接倒下,全身僵直,有些昆虫甚至不惜从高处直接跌落。处于假死状态的动物不仅对外界刺激毫无反应,有的还减缓呼吸的速率、降低代谢。不过,这些看似瘫痪的家伙们大都保持着头脑清醒,假如捕猎者此时慢慢走开,它们也会瞅准时机,一骨碌翻起来逃掉。

        ▲ 正在装死的伯迈斯特叶蛙。图/Wikipedia

         
        北美负鼠在假死界堪称奥斯卡最佳演员,当它们被追赶得穷途末路的时候,就会像“碰瓷”一样瞬间倒地,眼睛一闭腿一蹬,嘴巴微张,舌头都歪在一旁。为了达到更逼真的效果,它还会从嗅觉入手,它肛门附近的腺体能够分泌一种黏液,味道就像死了几天几夜后的尸臭,让捕食者“闻”而却步。北美负鼠凭借着夸张的演技,在电影《冰河世纪》中也秀了一把。

        ▲ 影视作品中假死的负鼠。图/《冰河世纪》


        ▲ 现实中假死的负鼠。图/Wikipedia

         
        假死,是一场生命的豪赌,有的时候有效,有的时候却是陷阱。
         
        在被猫科动物追逐时,假死就是高招,猫科动物对活动的东西兴趣浓厚,对静止的物体却往往不屑一顾。蟑螂在被猫玩弄的时候就会假死,而猫也很吃这一套,玩两下就腻了,否则,它即使不吃,也会摆弄蟑螂很久。
         
        鲨鱼的假死伎俩在虎鲸面前不仅无效,反而还成为了虎鲸攻击鲨鱼的工具。像白鳍鲨、柠檬鲨这些鲨鱼,在身体翻个后就会进入假死状态,时间甚至长达15分钟,当虎鲸攻击这些鲨鱼时,会先从侧面撞击让它翻肚儿,然后再将静止不动的鲨鱼生吞活剥。

        ▲ 虎鲸攻击假死的鲨鱼。图/网络

         
        自然界中,假死不光是逃避技能,还被一些动物用来进攻。马鲷通过侧卧于河底,让身上呈现出死亡后才会出现的斑点色,来吸引清道夫的注意。如果有清道夫上当,它就立刻翻身而起,一口反杀。
         
        利用动物假死的机制,你可以轻松“催眠”它们。“催眠”鸡时,你需要轻抚鸡的脖子下方,再慢慢地把它放在地上,按着脑袋让其贴住地面,等鸡一动不动时,就意味着它假死了。网上有些在鸡面前画直线催眠的视频,其实画直线是障眼法,画不画都一样。再如,你可以抚摸一只兔子的头,然后迅速将它翻转过来,再轻轻摸它的耳朵,这样兔子就会进入假死状态。


        不过,假死毕竟是一种应激反应,动物在假死时,经常是处于高度的恐惧和紧张状态。所以,如果你老是用这种方法“催眠”它们,那它们可能就真死了,被你吓死了!


        跟你捉迷藏  


        很多科普书上都有这样一个栏目:把一幅照片拿给你看,告诉你里面有动物,但你往往很难找到。比如下面这只猫头鹰,几乎和树木融于一体了,它这种视觉欺骗的技巧叫做拟态。

        ▲ 你能找到图中的两只猫头鹰么?图/Wikipedia

         
        一种生物模拟另一种生物,或模拟环境中的其它物体,从而获得好处的行为,就是拟态。许多动物的拟态行为被人们所熟知,比如竹节虫模仿树枝、枯叶蝶模仿枯叶,再如变色龙变色等等,这些都是动物对环境的拟态。

        ▲ 行走于树上的竹节虫。图/Wikipedia

         
        动物在不同的季节要更换不同颜色的毛,也是对环境的拟态。北极地区的北极狐、北欧的雪兔、东北的雪貂、新疆的岩雷鸟、雪鸮等,在冬天都会换上白色的冬装。它们这么做有的是为了躲避天敌,有的是为了隐蔽自己提高捕猎成功几率。
         
        除了上面对于环境的拟态外,动物之间的相互模仿也十分常见。
         
        有时,一些无害的物种会演化出有害物种的样子,这是自然界中最为常见的拟态方式,被称为贝氏拟态

        ▲ 一只蝇利用贝氏拟态模仿能够蜇人的蜜蜂。图/WIkipedia


        所谓有害,既有可能是有毒,如举尾虫举起尾巴模仿蝎子;也有可能是攻击力强,比如宠物小精灵里绿毛虫的原形柑橘凤蝶的幼虫,会伪装成蛇的样子保护自己,它头顶上有一个红色的臭腺,在危险时会伸出以模拟蛇吐信子的效果,还能分泌难闻的气味赶走敌人。

        ▲ 宠物小精灵中的绿毛虫,头上的一对“犄角”就是它模仿蛇信子(舌头)的臭腺。图/网络

         
        有些动物,或许是因为贝氏拟态入了神,连生活习性都要模仿。有一种叫做黑脚蚂蚁蜘蛛,在拟态具有进攻性的黑蚂蚁时,甚至会许多只聚集在一起,以模仿蚂蚁群聚的方式。

         
        有时,几种均有警戒色的物种会互相“模仿”,人们称其为穆氏拟态。这听起来就奇怪了,如果它们都有毒,为什么还需要互相模仿呢?
         
        我们以釉蛱蝶亚科的蝴蝶为例,它们都有毒,但都不至于致死,所以需要捕食者中毒多次才能形成条件反射。我们假设捕食者需要吃5只蝴蝶才能记住这个教训,如果这些蝴蝶长得不相似,那捕食者就得每种都吃5只才会放弃这个科的食物,但如果它们采用了穆氏拟态,整个亚科一共只需要损失5就可以达到保护全体的效果

        ▲ 釉蛱蝶亚科的蝴蝶,穆氏拟态的典型。图/Wikipedia

         
        真正的伪装大师,既能拟态环境,又会拟态动物。有一种章鱼,名字直接就叫拟态章鱼,它就是这样一位大师。
         
        和大多数章鱼一样,拟态章鱼能够依靠改变体色来融入环境,但更绝的是,他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颜色和外形,来模拟多达15种海洋动物的行为方式。它可以将自己所有的触角都收起来,让自己成为一个水滴形的平面,来模仿有毒的比目鱼;它还可以将身体颜色换为黑白相间的条纹,故意将一只触手拖在后面模拟有毒的海蛇。虽然有的时候,这些模仿略显拙劣,但是在捕食者们看到它后发愣的那几秒钟,已足够拟态章鱼一溜烟地跑掉了。

         
        拟态不仅可以用于进攻和防御,还能用于繁殖。我们所熟悉的杜鹃在别的鸟巢里下蛋孵化小鸟这种名为巢寄生的行为,也是拟态的一种,学名叫韦斯曼氏拟态。杜鹃蛋的颜色拟态了宿主的蛋,所以才不容易被发现。同样具有巢寄生行为的维达鸟,雏鸟的嘴部外形、求食鸣声、头部动作以及毛色都是酷似宿主幼鸟,这让它的养父母从头到尾一直被蒙在鼓里。

        ▲ 在上面两个格子中,布谷鸟的蛋混在芦苇莺的蛋中,你能看出来区别么?答案是,布谷鸟的蛋比较大。图/Wikipedia


        骗来骗去,只为生  

        即使不会假死或拟态,各种动物还是会尽其所能地耍一些小聪明,让自己可以吃得更饱,活得更好
         
        鮟鱇鱼在成熟之后,一直都生活在深海的黑暗之中,它最前面背鳍的细长棘条已经演化为一盏会亮的灯笼。因为海底的生物都有趋光性,所以鮟鱇鱼就以这盏灯笼作为诱饵,每日守株待兔,坐等猎物上钩。有时为了增加真实性,鮟鱇鱼还会摇晃或左右移动灯笼来模拟小生物的运动轨迹。


         
        苍鹭在捕鱼的时候会使用“鱼饵”诱骗食物上钩。它会用喙叼一块能够漂浮在水中的东西,比如羽毛、花朵,甚至是垃圾,然后在河边巡视,当发现水中有鱼时, 苍鹭便把诱饵放在水面上, 当鱼游近水面准备吃“食”的时候,苍鹭就会趁机捕食。

         
        动物不仅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骗”,当涉及后代安全的时候,它们更是“骗”得不遗余力。
         
        有一种莺类会通过虚晃一枪的方式来保护鸟巢。在繁殖季节,雄鸟会隐藏在巢附近的草丛中,一旦有天敌接近巢穴,它就故意扇动翅膀造出声响,还假装翅膀受伤飞不起来,当天敌被它吸引扑过来时,它却突然起飞,逃之夭夭。
         
        呆头呆脑的海龟也会声东击西,当它在沙滩上产完卵后,它不仅会用沙子把洞填平,还会在离洞较远的地方乱跑乱挖,弄出许多伪造的“产卵现场”来,这样真正的巢穴就不会被海鸟轻易发现了。

        ▲ 正在筑巢的海龟。图/Wikipedia   

         
        与人类的假冒伪劣产品相比,动物的“弄虚作假”,不过是为了生存下去。所以,当看穿他们的这些小伎俩时,我们不仅不会因为“受骗”而感到愤怒,还会为大自然的造化竖起拇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