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剩女”图鉴:北京的“剩女”数量已突破80万,创下世界之最

 小酌千年180 2020-03-15

丨本文首发于皮皮电影(微信号:ppdianying)

皮皮电影 / 每天一部精彩电影推荐

女性超过27岁未婚,就成了“剩女”。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北京的“剩女”数量已经突破80万,创下世界之最。

相对于剩男而言,剩女要承受来自家庭和社会更多的压力,她们所遭遇的心理方面的困扰和危机也更加强烈。

即使被形容“眼高手低、圣斗士、灭绝师太”,但这些标签也都是外部群体贴上的,“剩女”的真实生活状态,很少有人去客观探索过。

最近两位以色列女导演希拉·梅达利亚和肖什·莎赫拉姆,就在北京拍了一部纪录片《剩女》,在美国PBS电视台一经流出便刷爆了整个网络。

她们在北京通过网络寻找到几十位拍摄对象,经过一次次接触、筛选和磨合,最终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三位,全方位投入拍摄。

这三位女生分别是:来自山东农村的女律师邱华梅;来自北京独生子女家庭的电台主播徐敏;原住北京的大学教师盖琪。

从三人各自承受的压力与困境,到各自不同的选择,以及最终的人生走向,都进行了客观的呈现。

这其中没有主观引导,没有对错评判,也没有说教意味。只是专注于呈现现今中国女性普遍存在的一种生活状态,借以引发对于社会传统意识和男女平权问题的反映、探讨和思考。

一、34岁律师邱华梅

女律师邱华梅时年34岁,是在北京某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工作体面,收入稳定,事业发展非常顺利,也因此成了别人眼中的女强人。

然而女性强势意味着难以高攀。

到婚恋机构去咨询,她被奚落“不年轻”、“不是美女”;到公园里大叔大妈们聚集的相亲角,又因为律师的职业“太厉害”而遭人嫌弃。

在她这个年龄,似乎高学历和理想职业反而成了原罪。

然而华梅毕竟心理素质过硬,这些伤害对她来说也不用太放在心上,真正扎心的,是来自家庭的压力。

她是来自山东农村的女生,从北京回家要坐几个小时的车。家里有五姐妹,姐姐们都早已成家,只剩下她“未完成”,也让父母十分挂心。

可以想象在大山里一个朴素的农民家庭,家里有个“嫁不出去”的高龄女儿,一家人要承受来自乡邻多少指指点点。

华梅很少回家,每年只是回去几天,因为她实在不愿意面对家人的“苦口婆心”。每次一家人坐在一起的闲聊,最后都演变成为一场“审判”。

华梅的父母和姐姐们都没什么文化,自然不能明白什么是人生的意义,什么是生活的选择。

他们骨子里唯一认同的,就是人终归需要有个家,需要有儿女,传宗接代、繁衍生息,谁也逃不脱这个命运。

如果不是按照这条路走下去,那何来的幸福呢?

而华梅却固执地想要追寻属于自己的人生,她想到的最好办法是:一边战斗,一边撤退。

因此到最后,她决定要追求自己的梦想,到法国去留学,开启属于自己新的人生。

二、女主播徐敏

女主播徐敏是北京本地户口,家庭中唯一的女儿。

她是89年生人,虽说已超过“剩女”的年龄线,但家庭条件优异,长相不差,性格也讨人喜欢,即使放到相亲市场上也别其他女生有优势。

软硬件虽好,但徐敏遇到的问题却比邱华梅更为棘手——母亲太过强势,把北京本地户口看得很重,并且上升为一个硬性的条件,如果不能门当户对,即使条件再好也不考虑。

徐敏也没少遇到自己觉得合适的男生,但到最后都过不了母亲的那一关,总有一个地方让人觉得不满意。

这令徐敏也感到十分无奈,一次次对幸福的争取到最后都是无功而返。

虽然婚姻是自己的事,但徐敏还是无法抛开母亲的意见不管,因为从小就习惯了让父母亲安排和规划她的人生,房子和车也是父母亲给她买的,她也无法摆脱父母的控制。

徐敏也不像华梅那样有主见,敢于舍弃,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她只是尝试与母亲去沟通,但在强大的家庭压力之下,最终也无法改变这种纠结的局面。

三、36岁的女教师盖琪

大学女教师盖琪的故事比较特别。

她是三人中年龄最长的,已经36岁,但是她选择了“妥协”,因此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盖琪也是高学历,眼界开阔,原本和华梅相似,也想要独立,但在父亲去世之后,她想让母亲放心,因此做出妥协,选择了一个比自己年纪小、条件又比不上自己的老公。

婚后考虑到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她和身为广州人的丈夫一起从北京搬到了广州生活,也在广州大学谋到一份教师。

不久之后两人便有了小孩,生活十分美满。

但在盖琪看来,结婚之前的生活很有趣、很丰富,而结婚之后的生活,就没那么“有趣”了,甚至“很多时候真的很无聊”,但是她也觉得“更幸福了,更美好了一些”。

在盖琪看来,生活“肯定是要舍弃一些东西的”,这种舍弃可以看做是一种妥协,也是一种无奈。

言谈之中,她形容自己“是一个比较活在当下的人”,这种话对于我们来说都不会陌生,很多世故的人都会有这种说法。但“活在当下”似乎也意味着你为了生活必须违背本心。

皮哥觉得,电影选择了这三位女生,将她们的人生经历以客观白描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虽然并未做出明确评论,但从篇幅的长短来看,还是能看出两位主创对于她们的态度的。

徐敏和盖琪,一个被控制,一个被妥协,她们到最后都无法选择按照自己的意愿活着。

而华梅虽然选择了一种“逃避”,却没有违背自己的意愿,虽然难免要舍弃很多,最终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了人生的道路。

纪录片中呈现的像徐敏这种家庭,也是在中国非常常见的一种家庭现象。

很多父母担心子女的未来,总希望能够把握一切,以一种绝对的权威凌驾于子女意愿之上,他们没有想过这样粗暴的干涉,对于子女是一种伤害。

结婚与不结婚,早与晚,跟什么样的人结婚,都是属于个人的自由和意愿。

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人生,选择怎样的生活,不是都非得遵照一个模板。

即使是父母和兄弟姐妹,都不能以亲情的名义去绑架一个人选择人生的意愿。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热血丹心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