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有不少小伙伴留言说,惦记着广州的糖水铺子。 为此特意跑一趟吧,还是有风险。 所以干脆趁着周末有空,张罗起糖水小铺——我不卖糖水,只教你在家做! 说到糖水,还是要先给不熟悉糖水的小伙伴们解释一下: 糖水真的不是红糖白糖冲杯热水!(已经被问到无数次 它其实是两广、港澳等地对甜品的统称。 你们熟悉的红豆沙、芝麻糊、双皮奶、姜撞奶、杨枝甘露……都是糖水家族的一份子。 早在民国初年,广州街头就有了糖水铺,如今更是遍布街头巷尾,糖水已成为本地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老火靓汤一样,广东人喝糖水,也是一种养生之道,有时令和功效之分。 春天祛湿,夏天降火,秋天润燥,冬天温补,不同季节,有不同使命。 今天菜菜就精选了7种传统养生小甜水,一次教给你们。 学会了,自己在家就能开糖水铺! 老牌C位:红豆沙+绿豆沙 大家一起吃豆豆! 煮糖水,自然要从最经典的“二沙”开始说起。 广东的四季并不分明,红豆沙和绿豆沙正好对应一冷一热两种天气。 红豆沙负责深秋到早春的温补滋润。 熬一碗香甜绵软的红豆沙,需要经过多次煮沸、过滤、冲水来去除红豆的涩味,再交由时间,把硬硬的豆子化成绵沙,与水融为一体。 豆子和水的比例大概是1:5,想要红豆沙口感更绵密,可以加入一小把大米。 更详细的做法,我在桂花豆沙小圆子里展示过,大家可以戳下图获取👇 广式红豆沙里,通常还会加入一小片陈皮或莲子一同熬煮,不仅能健脾理气,淡淡的香气也特别治愈。 处理陈皮时,要记得刮去内部的白瓤,才不会发苦。 等天气热起来,就轮到绿豆沙上场了。 绿豆清凉解暑,湿热易上火的时候吃它正合适。 不过,两广地区的绿豆沙,比较常见的搭档,除了陈皮,还有海带。 外地小伙伴们可能会再次疑惑:这是什么奇葩组合! 嘿嘿,你试过就知道! 海带口感脆韧,与绵软起沙的绿豆相得益彰,还能消肿利尿,尤其适合湿热的夏天。 另外绿豆沙还有一个更神奇的搭配,叫臭草。 它其实是一种叫“芸香草”的中药,香气霸道又特别,味道回甘,被不少广东人誉为绿豆沙的灵魂。 这次我忘了买,有需要的小可爱可以自行少量添加。 绿豆沙煮起来比红豆沙要简单得多。 绿豆无需去涩,挑去坏豆后,浸泡一小时以上。如要加入陈皮或海带,同时泡软/泡发,切成小段。最后一起入锅熬煮至开花起沙,再调入适当的冰糖即可。 具体用量参考下图👇🏻 土味经典:番薯、木薯、姜薯糖水 就“薯”你最特别! 相比红豆沙、绿豆沙,拿薯类来做糖水,应该算是其他地方比较少见的了。 比如最为便宜易得的番薯,花两三块钱就能煮上一大锅糖水,十分接地气。 做法也是十分简单。 取200g左右的番薯,去皮切块,清洗干净,再浸泡10分钟,可以让汤色更清澈。 番薯记得要选红心的,口感香甜粉糯,最适合做成甜汤。 泡过之后别急着煮,记得先入锅炒干水分,再次冲洗,这是番薯糖水色泽清亮,不易碎的关键。 最后和老姜一起,加入800ml的清水,大火煮沸转中火煮15-20分钟,再按口味加冰片糖或红糖调味即可出锅。 番薯糖水加入老姜,一来去番薯的土腥气,二来辛辣驱寒。 在冷空气降临时,来一碗热乎乎的番薯糖水,能从头到脚都暖个遍。 同样热衷食糖水的广西,则更偏爱口感软糯有嚼劲的木薯糖水。 木薯这味食材,一般用来磨成粉用,像大家熟悉的珍珠、芋圆,包括点心里的水晶皮,都会用到它。 其实它本身平淡无味,长得也平平无奇,像树枝一样👇 但它最厉害的,其实是口感。 这么说吧,吃木薯煮的糖水,每一口都像在吃芋圆,口口韧糯,还不需要你费劲搓! 不过,木薯有个缺点,不易煮烂,所以最好能用高压锅来帮忙。 配方也很简单: 200克木薯配1L水、80g片糖,高压锅上汽后,中小火压30-40分钟即可。 tips:木薯选白心面包木薯和黄心糯米木薯都可以,网购的话,海南面包木薯品质相对比较稳定。 在潮汕地区,有另一种特别的薯类,姜薯。 乍看之下,很像迷你版的山药。一样的根须外表,一样的黏滑手感。 但姜薯的质地更脆硬些,也没有山药的土腥气。 拿它来煮糖水,主要是吃那种脆脆的口感。 搭配白果、鸡蛋一起煮,是潮汕人新年必吃的传统糖水。 需要的食材有这些👇 别看材料比前两款多,其实它反而是最好做的,十来分钟就能搞定一锅。 你唯一需要掌握的技巧,就是用削皮刀把姜薯削成薄片,然后泡水,防止氧化。 接下来,清水中加入白果、冰糖,烧开后煮5分钟,再加入削好的姜薯片,煮2分钟。 最后倒入打散的鸡蛋,再次沸腾即可关火。 这一碗黄白相映的糖水,柔滑里带着淡淡的甜,吃着是清爽落胃,十分舒坦。 业界精英:凤凰奶糊+香芋西米露 其实是个奶娃娃! 我朋友们来广州,一般都会点名要吃双皮奶、姜撞奶。 这两样,以前已经教过做法了,戳下图即可获取👇🏻 这两款糖水我虽然也喜欢,但是很少在家做,嫌麻烦。 平日里做得更多的,其实是凤凰奶糊。 金灿灿的一碗,看着就好吃,做法更是简单哭! 材料只需要3样:水牛奶、蛋黄、白砂糖。 通过低温搅拌的方式,让蛋黄与牛奶交融在一起,增加彼此的厚度。 温暖、浓郁、香甜,一碗下肚身心都舒展开了,说它是最适合冬日的糖水也不为过。 做凤凰奶糊,最关键是掌握好温度。 混合10-15g细砂糖和2颗蛋黄,把100-150g牛奶煮到开始冒小泡的状态,再慢慢倒入蛋黄液中,边倒边搅拌。 混合好的蛋奶液再过筛回锅里,小火加热,边加热边搅拌,煮至浓稠,锅底有明显刮过纹路就可关火出锅。 千万别煮太久,否则就结块了。 看这微稠顺滑的质地,谁能拒绝呢! 如果觉得牛奶略厚重,椰奶则是更清爽的选择。 大家应该都喝过coco家的爆款香芋西米牛奶吧? 我却觉得,广式糖水里的香芋西米露比它好吃123456倍,关键就在于香而不腻的椰汁底。 分享我最爱的万能椰汁底配方给大家,做法也就一句话的事: 300g椰汁、60g椰浆、20g炼乳,加入小锅煮至微沸即可。 大家可以用它来搭配自己喜欢的食材,自由组合成糖水,尤其推荐水果、薯类和圆子。 粉糯的芋头自然是组合里的最优选。 芋头我是这样煮的:250g芋头和30g糖,加入刚没过芋头的清水,一起煮到形状完整,但筷子轻轻一夹就碎开的状态。 接下来,再煮个百搭的西米。 它不像珍珠那样有嚼劲,而是滑滑溜溜、QQ软软的,也不抢味,为糖水口感的提升却不止一点点。 很多人觉得煮西米难,其实是没掌握方法。 正确的方式应该是沸水入锅煮15分钟左右,过程不时搅拌,直到西米中间只剩下一个小白点。这时候别恋战,关火,盖盖,焖个15分钟,就能变成全透明的小可爱了。 煮好的西米记得用凉开水过一下,口感会更好哦! 最后,把芋头、西米盛入碗中,浇上椰汁底,香气立刻扑面而来。 不说了,我先开动了! 以上这些,都是我从小吃到大的甜蜜滋味。 有时候是菜妈在家煮好,夏吃凉冬吃热;偶尔犯懒了,晚饭后散个步,也会从街角的糖水铺里带回两碗。 一碗好糖水,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关键无非是心思。 就像煮豆沙,要挑拣出坏豆子,浸泡,反复煮去涩味,若干工序后,还要等待漫长的文火细熬,才能收获沙沙绵绵的香甜。 心意是可以透过食物被感知的,花了几分心思,就收获几分珍贵。 菜菜家去年最受欢迎的定制食材,就是宣莲。 个大饱满,不用泡就软糯,用它来煮糖水、煲汤简直不要更方便! 冰糖银耳莲子、莲子红豆沙、莲子百合粥、莲子薏米排骨汤……每一道都是养颜佳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