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送别--中国的骊歌

 崇明之恋 2020-03-15
2019-12-12  zimengwh 
音乐欣赏:《送别》--中国的骊歌

在中国古诗词中,为送别亲友而赋诗作词比比皆是。因为古诗词都符合一定的格律,是可以吟唱的,因此说那就是“骊歌”也不为过。其中最有名的当数唐代王维的七绝《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以此意境谱写的古曲《阳关三叠》一直留传至今。

二十世纪初,新文化运动蓬勃开展,抒写离情别怨的白话诗文,佳作如潮。其中李叔同先生创作的学堂乐歌《送别》,尤其脍炙人口,历久不衰。电影《早春二月》、《城南旧事》里也将此歌作为电影插曲。60年代,印尼发生排华事件,那些流离失所的老华侨,唱着《送别》,以抒发怀念故国之情。70年代中美建交,旅美华人影星李丽华首次归国访问北京。她在联欢会上说,居住美国,每当怀念祖国时,就唱《送别》歌。她的话引起了全场同声咏和,现场的情绪至为激昂。可见《送别》一曲是不折不扣的中国的“骊歌”,在海内外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下面播放器播放的是“梦之旅”演唱的《送别》。 

《送别》??作词-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整曲《送别》,歌词感情真挚,意境深邃;音乐清新淡雅,凄美柔婉。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堪称完美。歌词有三个乐段:第一乐段写景,音乐起伏平缓。“长亭”、“古道”、“芳草”、“柳枝”、“笛声”、“夕阳”这一系列景物都是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它积淀着中国传统文化,又注入了诗人独有的感受与情思。第二乐段抒情。因为知音即将浪迹天涯,往后只能在梦中再相见了,离别之际送上浊酒一觚,一切深情厚谊都浓缩在这梦寒浊酒的亦真亦幻之中。音乐也在平缓中掺入了些许激情,似为深沉的感叹,恰当地表现了告别友人时的离愁情绪。第三乐段与第一乐段完全相同,这些相近甚至重复的乐句在歌曲中并未给人以繁琐、絮叨的印象,反而加强了作品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赋予它一种特别的美感。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淡淡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幽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听来让人百感交集。词已尽,曲无穷,《送别》正是在这样淡雅唯美的意境中不断传递着人生聚合离散的悠远韵律。

附记:

一:《送别》歌词考证

李叔同未留存《送别》的手迹。《送别》最初发表版本见于丰子恺、裘梦痕合编的《中文名歌五十曲》,1927年8月由开明书店出版,此书收录李叔同作词作曲或者填词的歌曲作品十三首。丰子恺(1898~1975)是李叔同的高足,1927年李叔同曾在上海丰子恺家小住,因此这个版本的可靠性较高,可视为正宗原版(丰子恺版)。上面“梦之旅”唱的歌词与此版一致。

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在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中也记录有这首歌。林海音版歌词如下: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林海音版和丰子恺版差别较大,有可能林海音版的《送别》在历史上确实存在过,并曾经作为小学生在毕业典礼时唱的仪式歌曲。也许“一觚浊酒”于小学生不宜,因而将歌词给改了。

电影《城南旧事》对《送别》的流传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歌词似乎就是丰子恺版和林海音版的合并,它有上下两阙,上阙用丰子恺版,下阙是林海音版。又将“天之涯,地之角”改成了“天之涯,海之角”,也许是要符合“天涯海角”的成语吧。电影(城南旧事)版的歌词如下: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送别》还有一些其他的版本,这里不一一展开了。

值得说明的是许多版本对“一觚浊酒”的“觚(音gu)”字有各种不同的变化:有用“瓢(音piao)”的,因为字形相近;有用“壶”的,因为读音相近。“觚”是古代盛酒的器皿,用在亲友离别时敬酒,是最合适不过了。

二:《送别》的曲调

《送别》曲谱借用了20世纪初在日本很流行的歌曲《旅愁》的旋律,而《旅愁》又是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改编自美国艺人约翰·P·奥德威所作《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无论是《梦见家和母亲》还是《旅愁》,曲调自始至终和缓舒畅、韵律质朴而饱含深情,有一种恬淡优雅之美。虽然《送别》是李叔同的填词作品,但正是因为他天衣无缝的填词才使得词曲浑然一体,意境更为高远,俨然变成了一副地道的中国画。

20世纪初正值“新文化运动”的启蒙阶段。一些有抱负的知识分子,宣传音乐对思想启蒙的重大作用,积极提倡在学校中开设音乐课。同时借当时流行于日本和欧美的曲调,填上新词编成新的歌曲,称为“学堂乐歌”,《送别》就是典型的代表作。其时能写词的文化人多,能谱曲的艺术家少,选曲填词是个最好的过渡,其中不乏广为流传的艺术精品。如人人会唱的儿歌“两只老虎”,它的曲调就是选用了法国民歌中的一首儿歌,原名叫《约翰弟弟》。

三:李叔同(1880~1942)简介

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李叔同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且以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驰名于世。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早期启蒙者,他一生从事各种艺术活动,在音乐戏剧绘画书法诗词等艺术文化领域中都有较高的建树。同时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美术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皆出其门下。

李叔同原籍浙江平湖,祖辈起移居天津。1901年入南洋公学,受业于蔡元培。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美术学校攻油画,同时学习音乐。曾与留日的欧阳予倩等创办《春柳剧社》,主演《茶花女》。1910年李叔同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编辑、教师之职。1915年任南京高等师范美术主任教习期间,在教学中提倡写生,开始使用人体模特,在中国首开裸体写生的先河。

在音乐方面,李叔同是作词、作曲的大家。他主编了中国第一本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在国内第一个用五线谱作曲;最早推广西方“音乐之王”钢琴;并在浙江一师讲解和声、对位,将西方乐理传入中国;他还是“学堂乐歌”的最早推动者之一。1905年他编辑出版的《国学唱歌集》,被当时的中小学取为教材。他创作的歌曲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主要分三类。一是爱国歌曲,如《祖国歌》、《我的国》等;二是抒情歌曲,如《春游》、《送别》等;三是哲理歌曲,如《落花》、《晚钟》等。李叔同的创作的歌曲大多曲调优美、歌词琅琅、易于上口,因此传播很广,影响极大。《送别》歌传唱百年,经久不衰。

1918年8月19日,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年号晚晴老人。

背景制作:林林总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