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涪陵好消息

 好书风 2020-03-15
重庆主城轨道交通延伸到这些区:成渝城市空间布局新变化
Hello!
两江财经1天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唱响“双城记”,无论是四川,还是重庆,各自都必须有强大的主城。
重庆城市空间布局再传重磅信号:
主城轨道交通要延伸到合川。
对于一座区县城市来说,不管你目前是处于几线,只要记住一句话:
轨道交通修到哪里,哪里就会成为主城。
重庆合川区,不例外。
重庆主城区轨道交通延伸到合川。这不是合川的一厢情愿,而是有望成为重庆的市级重大工程。
2020年3月2日,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公开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市级重大项目实施有关工作的通知》(渝府办发[2020]21号)披露:
对主城到合川轨道交通开展前期研究。
合川区,即将成为重庆通轨道交通的又一个远郊区。
如果你把重庆主城轨道交通延伸到合川一事,放在如火如荼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一国家重大战略来看,那么你可能会惊喜地发现:
成渝城市空间布局正在发生变化。
“双城记”里面的重庆,这种变化将尤为明显。
重庆似乎正在通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打造一个更加强大的主城区。
这既是重庆未来发展的需求,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需要:
谁的辐射能力更强,谁的服务半径更大,谁在“双城记”里面的权重就更大。
重庆和成都两个中心城市,似乎都在往这个方面相向而行。
重庆主城轨道交通延伸到合川,但绝对不会仅仅只有合川。
01
正如我们在本文开头所说,“轨道交通修到哪里,哪里就会成为主城”,重庆、成都的轨道交通正在变长。
我们先来看重庆的轨道交通,到底会变得多长。换一句话说,主城的轨道交通会延伸到哪些地方。
重庆公布的261个“2020年市级重大前期规划研究项目”里面,传递了合川要修轨道交通到重庆主城:
合川到主城轨道交通建设。
重庆主城轨道交通连接合川的思路是:
先把轨道交通6号线从团山堡延伸至土场,然后逐步延伸至合川城区,全长27公里。
尽管合川到主城轨道交通在2020年才启动可研编制等前期工作,但是已经给出了建设周期时间表:
2023年至2027年。
按照上面的说法,如果进展顺利,那么合川与重庆主城,将在2027年正式运行轨道交通。
重庆主城轨道交通修到合川。这只是合川融入主城的动作之一。
我们注意到,重庆“2020年市级重大前期规划研究项目”里面,还有一个合川的重大融城项目:
合川到主城快速通道。
这个快速通道全长28公里,2020年启动可研编制等前期工作,建设周期为2021年至2025年。
重庆任何一个远郊区县要成为主城区,首先应该是交通的互联互通。
合川区正在加速与重庆主城交通的互联互通行动。
为什么是合川?从这个问题的答案里面,大家可以看到重庆大手笔“以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的思路。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接下来会做进一步分析。
02
合川区融城。只是重庆多个远郊区县融城的一个缩影。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融城,简单地说,就是远郊区融入重庆主城都市区。
除了合川区融城,重庆还有璧山区、江津区、铜梁区、永川区、长寿区、涪陵区、荣昌区、大足区等在加快融城步伐。
我们可以预见的是,这些区未来可能都在重庆主城都市区。
重庆轨道交通1号线,已于2019年底正式连接璧山区。
璧山区进入“地铁时代”以后,5分钟直达重庆大学城、科学城。与重庆主城完全连成了一片。
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延伸段,已经延伸到江津区滨江新城,通车已经指日可待。
除了轨道交通5号线通达重庆主城,江津区还正在实施多个融城项目,与重庆主城交通的互通互通正在加速推进。
重庆主城轨道交通修到铜梁。这已经成了定局。
2019年11月29日,重庆市域快线璧山至铜梁线开工建设。
璧铜线是重庆市东西向大都市圈市域轨道快线,全长37.5公里,设车站9座。
璧铜线与重庆轨道交通1号线在璧山站换乘,与规划的城轨快线27号线顺接,可直达大学城、沙坪坝、大坪、重庆站、南坪、茶园和重庆东站等重要区域。
换句话说:
璧铜线只需要一次换乘,可以通达重庆主城九区和重要交通枢纽。
永川区的融城,除了已经通车的九永高速,还有一个重大的融城项目:
永川至主城市域快线工程。
这个重大工程将在2020年开展前期方案研究。
永川至主城市域快线全长55公里,建设周期为2021年至2026年。
荣昌将通过市域与永川市域快线相接,从而实现融城。
永川至荣昌的市域轨道快线,将于2020年开展规划方案设计。
这条市域轨道快线全长45公里,建设周期为2021年至2025年。
长寿区融城的通道也在加快,比如:
1、渝长高速复线进城连接道,全长22公里,建设周期为2019年至2024年,2020年进行主体工程施工;
2、两江新区至长寿区快速通道,全长24公里,2020年将争取开工建设,建设周期为2020年至2023年。
涪陵区、大足区,也在加快融城步伐。
重庆上面这些区县融入主城,已经有了非常权威的定位。
03
为什么是这些区县?
一方面,我们可以从重庆官方对部分区县的最新定位,找到这个问题的权威答案。
1、合川区
合川区位优势独特,产业基础良好,是重庆主城区都市区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节点。
对于合川区的融城计划,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强化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应用,为实体经济插上智能的“翅膀”,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大力推动区域融合发展,加快基础设施一体化步伐,着力提升通道、物流、平台等基础能力,促进与主城九区协同发展,增强对周边区域的集聚辐射能力。
大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抓好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加大以城带乡、城乡共建力度,促进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大力推动产城景融合发展,把历史文化保护纳入城市规划,统筹产业园区、城市街区、景区景点建设,做到以产兴城、产城一体、城景互动。
2、璧山区、江津区
璧山区、江津区的区位优势突出、发展基础良好,在重庆市经济社会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璧山区、江津区是“一区两群”重要支点、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重要联结点。
对于璧山区、江津区的融城计划,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发挥区位优势,当好融入主城的先行区、渝西发展的领头羊、川渝合作的排头兵。
抓住重点领域,以做强高新区为抓手推动高质量发展,以高铁、市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融合为抓手促进互联互通,以连接出海出境大通道为抓手带动开放水平整体提升,以城乡融合为抓手创造高品质生活。
3、涪陵区
涪陵区是重庆主城都市区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一区”连接“两群”的重要节点,在重庆市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对于涪陵区的融城计划,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把交通互联互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眼与主城区、“两群”的便捷连通,着力畅通内部交通循环,加快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提升产业能级,努力建设支撑“一区两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增强开放功能,努力建设带动“一区两群”开发开放的节点支撑。
促进城乡融合,努力建设“一区两群”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示范区域。
守住发展底线,努力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合川区、璧山区、江津区、铜梁区、永川区、长寿区、涪陵区、荣昌区、大足区等所处在区位找到答案。
合川区、璧山区、江津区、铜梁区、永川区、荣昌区、大足区,等等,都位于重庆西部,是重庆与四川唱好“双城记”的桥头堡。
涪陵区、长寿区是更好带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发展的重要区域。
换一句话说:
这些区融入重庆主城,是更好带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发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迫切需要。
04
重庆多个远郊区拉开融城大幕以后,将加快重庆向西的节奏,从而更好地对接成都向东。
这是重庆做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必然之路之一。
四川通过一系列重大工程加快成都向东的步伐,从而更好地对接重庆向西。
这是四川做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必然之路之一。
无论是重庆,还是四川,都在通过把轨道交通变长,实现主城区的变大和通畅,从而实现两地相向而行地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变靓。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重庆、成都的轨道交通最新规划管中窥豹。
我们来看重庆最新的轨道交通规划。
2019年10月14日,重庆市住建委公开《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第一批建设规划(2019-2024年)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披露了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第一批建设规划。
根据 上述《规划》,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第一批新增建设项目9个,新增里程229.7公里(具体项目、里程以国家最终批复为准)。
重庆市公示的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第一批建规项目方案如下:
1、15号线,曾家-T3航站楼-两江影视城,线路长66.8公里,车辆制式为城轨快线车,共设25个车站;
2、7号线一期,金凤-物流园枢纽站,线路长27.3公里,车辆制式为跨座式单轨,共设17个车站;
3、4号线西延伸,盘桂路-民安大道,线路长11.2公里,车辆制式为As型车,共设9个车站;
4、6号线东延伸,重庆东-茶园,线路长5.2公里,车辆制式为B型车,共设3个车站;
5、27号线,璧山-重庆东,线路长49公里,车辆制式为城轨快线车,共设14个车站;
6、18号线渝中区延伸线,富华路-小什字,线路长10.6公里,车辆制式为As型车,共设8个车站;
7、8号线一期,重庆东-干坝子,线路长17.7公里,车辆制式为跨座式单轨,共设11个车站;
8、24号线一期,鹿角北-广阳湾,线路长16.4公里,车辆制式为As型车,共设11个车站;
9、17号线一期,石家院子-物流园枢纽站,线路长25.5公里,车辆制式为跨座式单轨,共设17个车站。
根据重庆的《2020年市级重大建设项目名单》,2020年将新开工建设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项目。
05
我们来看成都最新的轨道交通规划。
2019年8月21日,国家发改委公开了《关于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的批复》(发改基础〔2019〕1071号),正式披露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
根据上述《规划》,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远期线网规划由31条线路组成,总长1557公里。
2019 至 2024 年,成都市要建设8号线二期、10号线三期、13号线一期、17号线二期、18号线三期、19号线二期、27号线一期、30号线一期工程等8个项目,总长176.65公里。项目建成后,成都市将形成总长约692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8号线二期工程东北段自十里店站至龙潭寺东站,线路长 6.51公里,设车站6座;西南段自莲花站至西航港客运中心站,线路长度1.32公里,设站1座。项目投资74.52亿元,建设工期为5年。
10号线三期工程自太平园站至人民公园站,线路长5.50公里,设车站4座,项目投资37.16亿元,建设工期为5年。
13号线一期工程自七里沟站至龙华寺站,线路长28.85公里,设车站19座,项目投资236.44亿元,建设工期为5年。
17号线二期工程自机投桥站至龙潭寺东站,线路长27.60公里,设车站17座,项目投资200.14亿元,建设工期为5年。
18号线三期工程北段自火车南站至火车北站,线路长11.01公里,设车站5座;南段自天府机场1号2号航站楼站延伸至天府机场北站,线路长3.28公里;全线增设孵化园站、福田站。项目投资146.56亿元,建设工期为5年。
19号线二期工程自九江北站至天府新站,线路长45.60公里,
设车站10座,项目投资284.25亿元,建设工期为5年。
27号线一期工程自栗子湾站至龙咀村站,线路长22.20公里,设车站20座,项目投资148.13亿元,建设工期为5年。
30号线一期工程自航枢大道站至洪家桥站,线路长24.78公里,设车站24座,项目投资191.12亿元,建设工期为5年。
我们从上面的信息可以看到,重庆轨道交通第四期第一批新增里程229.7公里。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新增里程176.65公里。
重庆和成都,未来都将变得更加畅通。
这既是重庆、成都更好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利好,又是优化成渝城市空间布局的信号。
祝福重庆!祝福成都!祝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内容来自今日头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