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00多年前的一幅古画,放大10倍,竟然发现一个戴眼镜的男人!

 老黄说史 2020-03-15

在中国古代画坛上,有一个小众画派,那就是致力于描绘当时的市井风俗,就是人们常说的风俗画。风俗画是人物画的一种,是以社会生活风习为题材的人物画。始于汉代,如辽阳、望都等地 墓室壁画和 画像石、 画像砖等。唐代韩滉的《田家风俗图》、五代李群的《孟说举鼎》、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南宋左建的《农家迎妇图》、 朱光普的《村田乐事图》、 李唐的《货郎图》等,均为一代名作。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批画家的存在,才让没有照相技术的古代风情,能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到了明代,也有一幅传世的著名画作《南都繁会图》,全称为《南都繁会景物图卷》。《南都繁会图》为明四家之仇英所绘,一直享有“南京本土的《清明上河图》”之盛誉。《南都繁会图》卷长355厘米、宽44厘米,画卷街市纵横,店铺林立,车马行人摩肩接踵,标牌广告林林总总。长卷绘有109家商店及招幌匾牌,1000多个职业身份不同的人物,侍卫、戏子、纤夫、邮差、渔夫、商人等“行走”在长卷上,神态丰富,展现出一幅繁华、富庶、热闹的明朝晚期的陪都南京的市井生活画面。

有细心的网友,将这幅500年前的古画,放大10倍后,却发现了里面竟然有个戴眼镜的男人。生活在几百年前的古人,卡吧上一副现代风情的眼镜,想想也真够诡异的。

那么,问题来了,画中的眼镜男,是画家仇英的“科学幻想”呢,还是仇英生活的时代,中国就已经有眼镜了呢?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眼镜是源自西方的舶来品。其实,从现有的历史记载来看,中国人使用眼镜的历史,要早于西方人。中国最早的眼镜并不叫眼镜,而是有个非常古怪的名字,叫“叆叇”。叆叇的本意指的是云彩很厚的样子,形容浓云蔽日。最迟到南宋时,“叆叇”又指眼镜。

比如,南宋作家赵希鹄在他的《洞天清录》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叆叇,老人不辨细书,以此掩目则明。”这里说的“叆叇”指的就是老花镜。赵希鹄生活在1170年至1242年之间,这属于13世纪前半叶,而西方关于眼镜的最早记载则是13世纪后半叶。其后,意指眼镜的“叆叇”就常常现身于各种笔记。

明朝田艺蘅在《留青日札》中,就有关于叆叇的描述:“提学副使潮阳林公有二物,如大钱形,质薄而透明,如硝子石,如琉璃,色如云母,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书,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倍明。中用绫绢联之,缚於脑后。人皆不识,举以问余。余曰:此靉靆也。”

再者如清人陈康祺的《郎潜纪闻》卷九:“相传翁覃溪……六七十时犹能於灯下作细书,阅蝇头字,不假靉靆。”说的是清代清代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翁方纲(字覃溪)的视力很好,六七十岁了,读书、写字仍不用借助眼镜。可见,当时的眼镜在文人士大夫中已相当盛行。

既然我们在南宋的时候就发明眼镜了,那么在明朝画家仇英的画作《南都繁会图》中,画上戴眼镜的男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图片来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