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镇江焦山古炮台(图:玉文/文:叶子)

 cansm0504lxy 2020-03-15

人,不过是这大千世界的匆匆过客,既然来了,就该留点什么,至少能够证明我们来过。于是,在2016-11-02 15:17:59我开始了我的博客生涯。——叶子题记

镇江焦山古炮台

(2016年2月8日 江苏镇江)

镇江焦山古炮台(图:玉文/文:叶子)

镇江焦山东侧的山脚下,石块嶙峋,八个用石灰土夯实的炮堡,呈扇形,面对着长江的入海口,这就是著名的焦山炮台。

镇江焦山古炮台(图:玉文/文:叶子)

古炮台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时期,当时清政府为了加强长江下游防务,决定修建焦山炮台,与圃山、象山、江都都天庙三处炮台略成犄角之势,以守卫焦山及长江航道。

镇江焦山古炮台(图:玉文/文:叶子)

据镇江史料记载,焦山炮台是用质优的材料和方石为基,以黄土、石灰、细沙配糯米汁捣拌成三合土,分层夯实,异常坚固,表面涂有黑色保护剂。

镇江焦山古炮台(图:玉文/文:叶子)

整个炮台呈暗堡式,炮台内分设6000--8000斤重的大炮,每个炮堡都附有一座小弹药库,另有一座大弹药库在炮垒南端门外偏西处。抗日战争时期,炮台为日军摧毁。现存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镇江焦山古炮台(图:玉文/文:叶子)
1842
年7月21日,英侵略者发动了扬子江战役,直逼镇江和南京。英侵略军侵入长江,曾遭到了圃山和焦山炮台守军的英勇抵抗和沉重打击。副都统海龄率领青州兵和旗兵奋力抵抗,面对80余艘敌舰,猛烈炮击,但因寡不敌众,炮台失守,守焦山军民1500多人全部捐躯,海龄也自焚殉国。

镇江焦山古炮台(图:玉文/文:叶子)

英勇悲壮的斗争,引起了革命导师恩格斯的热情赞扬,他在《英人对华新远征》一文中称颂道:“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

镇江焦山古炮台(图:玉文/文:叶子)

焦山炮台是我国抗英反帝斗争的重要遗迹,同时亦是镇江人民浴血御敌,狠狠打击外国侵略者的铁证。

镇江焦山古炮台(图:玉文/文:叶子)

焦山“东延瀚海,西通大江,南抱京口(镇江),北依维扬(扬州)”,一派“海吞吴地尽,山控楚地遥”的气势。

镇江焦山古炮台(图:玉文/文:叶子)

由于焦山扼守着长江的咽喉地带,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发生于此的战役有数十次,其中有韩世忠抗金,张世杰抗元,郑成功抗清,明代抗倭,清代抗英等。镇江焦山古炮台(图:玉文/文:叶子)

唐代润州刺史和镇江节度史韩混,曾造楼船和战舰30余艘,配备海军官兵5000多人在大江上操练。镇江焦山古炮台(图:玉文/文:叶子)

南宋抗金英雄韩世忠曾率领官兵数千人,驻扎焦山反击金兵,已成为历史佳话。

镇江焦山古炮台(图:玉文/文:叶子)

南宋德柘元年(1275)二月,元军攻占镇江后,宋代抗元将领张世杰在同年七月,率领大批军舰与元朝水师决战于焦山,呈现出“焦圃险要屯包港,宋代兴亡战夹滩”的壮烈搏斗。

镇江焦山古炮台(图:玉文/文:叶子)

明正德四年(1519年)七月十六日,直隶右都御史史丛兰因江西宁王反叛,亲自率领江淮一带水兵,在焦山江面进行操演。近代焦山流传着更多的浴血御敌、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镇江焦山古炮台(图:玉文/文:叶子)

镇江焦山古炮台(图:玉文/文:叶子)

镇江焦山古炮台(图:玉文/文:叶子)

镇江焦山古炮台(图:玉文/文:叶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