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卷一下·高帝紀第一下(13) 十一年冬,上在邯郸。豨将侯敞将万余人游行,王黄将骑千余军曲逆,【一】张春将卒万余人度河攻聊城。【二】汉将军郭蒙与齐将击,大破之。太尉周勃道太原入定代地,【三】至马邑,马邑不下,攻残之。【四】豨将赵利守东垣,高祖攻之不下。卒骂,上怒。城降,卒骂者斩之。诸县坚守不降反寇者,复租赋三岁。 【一】文颖曰:“今中山蒲阴是也。” 【二】师古曰:“即今博州聊城县。” 【三】师古曰:“道由太原也。” 【四】师古曰:“残谓多所杀戮也。” 春正月,淮阴侯韩信谋反长安,夷三族。将军柴武斩韩王信于参合。【一】 【一】师古曰:“代之县也。” 上还雒阳。诏曰:“代地居常山之北,与夷狄边,赵乃从山南有之,远,数有胡寇,难以为国。颇取山南太原之地益属代,【一】代之云中以西为云中郡,则代受边寇益少矣。王、相国、通侯、吏二千石择可立为代王者。”燕王绾、相国何等三十三人皆曰:“子恒贤知温良,请立以为代王,都晋阳。”【二】大赦天下。 【一】师古曰:“少割以益之,不尽取也。颇,音普我反。后皆类此。” 【二】如淳曰:“《文纪》言都中都,又文帝过太原,复晋阳、中都二岁,似迁都于中都也。” 二月,诏曰:“欲省赋甚。【一】今献未有程,【二】吏或多赋以为献,而诸侯王尤多,民疾之。【三】令诸侯王、通侯常以十月朝献,即郡各以其口数率,【四】人岁六十三钱,以给献费。”又曰:“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五】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六】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七】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御史大夫昌下相国,【八】相国酂侯下诸侯王,【九】御史中执法下郡守,【十】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十一】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十二】有而弗言,觉,免。年老癃病,勿遣。”【十三】 【一】师古曰:“意甚欲省赋敛也。” 【二】师古曰:“程,法式也。” 【三】师古曰:“诸侯王赋其国中,以为献物,又多于郡,故百姓疾苦之。” 【四】师古曰:“率,计也。” 【五】师古曰:“伯,读曰霸。” 【六】师古曰:“特,独也。” 【七】师古曰:“奚,何也。” 【八】臣瓒曰:“周昌已为赵相,御史大夫是赵尧耳。” 【九】臣瓒曰:“《茂陵书》何封国在南阳。酂,音赞。”师古曰:“瓒说是也。而或云何封沛郡酂县,音才何反,非也。案《地理志》:南阳酂县云侯国,沛酂县不云侯国也。又南阳酂者,本是春秋时阴国,所谓迁阴于下阴者也。今为襄州阴城县,有酂城,城西见有萧何庙。彼土又有筑水,筑水之阳古曰筑阳县,与酂侧近连接。据何本传,何薨之后子禄无嗣,高后封何夫人同为酂侯,小子延为筑阳侯。孝文罢同,更封延为酂侯。是知何封酂国兼得筑阳,此明验也。但酂字别有[虘阝]音,是以沛之[虘阝]县,《史记》《汉书》皆作酂字,明其音同也。班固《泗水亭碑》以萧何相国所封,与何同韵,于义无爽。然其封邑实在南阳,非沛县也。且《地理志》云:王莽改沛酂曰赞治,然则沛酂亦有赞音。[虘阝]、酂相乱,无所取信也。说者又引江统《徂淮赋》以为证,此乃统之疏谬,不可考覈,亦犹潘岳《西征》以陕之曲沃为成师所居耳。斯例甚多,不可具载。” 【十】晋灼曰:“中执法,中丞也。” 【十一】文颖曰:“有贤者,郡守身自往劝勉,令至京师,驾车遣之。” 【十二】苏林曰:“行状年纪也。” 【十三】师古曰:“癃,疲病也,音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