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警惕财务陷阱:审计中发现的做假帐,足以以假乱真,让我脑洞大开

 冬不拉拉 2020-03-16

警惕财务陷阱:审计中发现的做假帐,足以以假乱真,让我脑洞大开

我财务出身,后面干过几年审计工作。审计中我发现,个别人做假帐的方法硬是了得,足以以假乱真,让我脑洞大开。

一是把收入记成支出,也就是把“借”记成“贷”。这样,不仅收入没有入账,又额外支出了一笔,一来而去造成单位双倍损失。

二是篡改年初数,也就是上年度转入数,减少“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账面数。这个方法比较隐蔽,即使是专业的审计人员也很难发现。

三是收不入账。选择那些领导不知道或者容易淡忘的收入,不记入单位帐内。时间一久,连单位领导都不一定知道有这么一笔收入。

四是直接虚记多计支出。领导只批了3000,记成5000,借口说2000的单据打失了,并在3000的发票上注明打失的理由。这是做假帐最直接最愚蠢的一种,但时间长了,经办人也记不清到底报销了多少。

五是把以前已经查账的发票重新入账。有的单位领导喜欢在发票上签字,财务直接依据发票做帐。重新入账的后果,导致前面的单据不齐,让单位蒙受损失。

六是做两套张。一套内帐,也就是真帐,一套外帐,也就是假帐。为的是应付检查,意图蒙混过关。

七是模仿领导笔迹签字,自找发票报销。模仿的水平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就算领导本人不仔细分辨,也难辨真假。

八是利用发票漏洞,篡改发票金额。有的经办人数字大小写没有顶格写,就给有非分之想的人提供了机会。有的财务负责人在领导批完字之后,如果领导只批了“同意报销”几个字,没有注明报销金额,他就在自己的审批意见后面加上报销金额,之前会故意不写具体的报销金额数字。

九是谎称单据未到或采取暂扣单据的办法,先行入账或不入账。前一种针对支出,后一种针对收入。借机挪用,伺机归还,甚至待时机成熟就据为己有。

警惕财务陷阱:审计中发现的做假帐,足以以假乱真,让我脑洞大开

类似情况还有很多。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加强监管。一是要把好用人关。有才无德之人坚决不用。二是要加强审计。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抽查和普查。三是要严格执纪。谁破坏规矩严惩不贷。四是要搞好教育。特别是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一刻也不能放松。

警惕财务陷阱:审计中发现的做假帐,足以以假乱真,让我脑洞大开

再完善的财务制度都会存在漏洞,再先进的财务软件都可以人为操作。但要谨记,再高超的手段,都有被发现的那一天。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同时,领导和审计人员都要擦亮眼睛,多一个心眼,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警惕财务陷阱:审计中发现的做假帐,足以以假乱真,让我脑洞大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