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镜头下的伊拉克库尔德,中东地区第四大民族

 zdjphoto 2020-03-16


“阿拉伯语里有句谚语,世上有三大瘟疫,鼠疫、蝗灾、库尔德人闹独立。”埃尔比勒五星酒店的前台上立着一本介绍库尔德人的书,这是打开后的第一页。

库尔德人继阿拉伯人、突厥人、波斯人后,被称为中东地区第四大民族,是国际新闻的常客。2019年4月,奢望之旅携手深圳企业家摄影协会,怀着亢奋和略带紧张的心情,来到伊拉克的库尔德地区,开始为期10天的行摄旅程。

出发前,朋友听说我们要去库尔德,还是伊拉克的库尔德,脸上表情颇为复杂,是啊,自塞琉古帝国开始,库尔德就先后轮番被安息、罗马、萨珊、阿拉伯、奥斯曼征服,库尔德人渴望独立,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中东地区历来就是国际政治视野的中心,库尔德问题又因历史、民族、石油、战略,牵一发动全身,夹缝中求生。

这是一支苦难而古老的民族,今天让我们跟随摄影家的镜头,走进伊拉克的库尔德。

阿马迪耶,Amadiya,位于伊拉克库德斯坦多胡克省最北边的库尔德族城镇,距离土耳其边境约10公里,海拔1400米,过去仅能由一条狭窄的阶梯进入。个世纪以来,在脱离阿拉伯帝国之后,由阿巴斯皇族帕夏所统治。城镇的历史可回溯到3000年前,建于山的坪顶一直是军事要地,也位于丝绸之路上。(王琛摄)



库尔德问题的由来:血缘与归属

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直接导致奥斯曼帝国解体,诸多崭新的民族国家在欧洲和中东诞生,在战后谈判中,协约国曾含糊承诺过库尔德人,但承诺此后并未被遵守,原因之一是新生的土耳其太过强大,其次,与确保库尔德自治比起来,获胜的英法更热衷于划分原奥斯曼帝国的领土。


1923年

《洛桑条约》确立了很多中东现代边界的走向,建立一个库尔德人国家的期望似乎就要破灭了,库尔德人的家园——库尔德斯坦,被分割给土耳其,伊朗,叙利亚和伊拉克。叙利亚在法国势力范围,而伊拉克处在英国控制之下。

但库尔德人独立建国的梦想从未被磨灭,库尔德人为争取自治或彻底独立,在这四个国家中都先后发动过民族主义运动或是起义,但没有一次能够取得胜利,最严重的一起暴力事件发生在80年代伊拉克库尔德人叛乱时,萨达姆因发动“战利品战役”屠杀了十万名库尔德非武装人员,上百个库尔德村庄被夷为平地,伊拉克在哈莱不杰城市使用毒气,超过5千名平民因此丧命。

位于库尔德哈莱布杰城市的萨达姆种族屠杀纪念馆
纪念馆的建筑设计象征着向真主求助
(王琛摄)

纪念馆内模拟当时萨达姆对平民发动毒气攻击的骇人场景


图右的男子是现在纪念馆的讲解员,毒气发生时他只有三个月大,幸运的是他活了下来,后来通过DNA验证,找到自己父亲的墓地,今天他在纪念馆向人讲述这段残忍的过去。

1991年
库尔德人独立建国之路上的第一个重大进展可以说是1991年海湾战争的一个副产品。在萨达姆部队被赶出科威特后,伊拉克的库尔德人和什叶派发动了起义,部分原因是时任美国总统老布什的鼓动。

起初,美国人无意帮助库尔德人,但为了防止萨达姆日后报复,美国与英法一起在伊拉克北部建议了一个禁飞区,以阻止伊拉克政府军进入,库尔德人利用新获得的自治权建立政府,他们高举库尔德旗帜,而非伊拉克国旗。他们建立议会,组织选举,用库尔德语而非阿拉伯语教育下一代。

正巧遇到来埃尔比勒博物馆的学生
蒋澍摄

2003年
在美国为首的联军彻底推翻萨达姆政权时,库尔德人的计划又向前迈了一步。虽然美国入侵伊拉克并不是为了推进库尔德的独立,但客观上这的确发生了。当伊拉克其余部分陷入内战之时,伊拉克库尔德地区却正经历繁荣,安全的库尔德区里,天际线上遍布塔吊,购物中心和大学拔地而起,在库尔德自治区首府埃尔比勒,外国还开设了领事馆。

著名的埃尔比勒城堡,一处默默讲述当地悠久历史的护堤,高出周围地面约25至32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定居点之一。(蒋澍摄)


2014年
伊拉克库尔德人的自治本可能一直持续,但在2014年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席卷了伊拉克大部分地区,他们占领了伊拉克的第二大城市摩苏尔,埃尔比勒岌岌可危,数以千计的库尔德亚兹迪成年男性和男孩被IS屠杀,伊拉克政府军四散而逃,但库尔德当地武装“佩什梅格”仍在坚守。

对于库尔德人而言,这揭露了伊拉克中央政府的疲态,而对他们自身的威胁也尚未消除,库尔德人坚决抵抗IS,这也为他们争取到了一系列外国援助,国际联军与伊军和库尔德军一起对抗IS,这或许给了伊拉克库尔德人新的机会,在争取建国之路上再进一步,伊拉克库尔德自治政府主席马苏德·巴尔扎尼毫不讳言他对争取库尔德独立的愿望,但目前还有各种阻碍,邻国都反对其独立,而库尔德的西方盟友在官方场合也都支持伊拉克的统一,库尔德民族主义者反击道:一个统一的库尔德之存在于地图之上,名为伊拉克的那个国家正在分崩离析。

墙壁上的涂鸦
(王琛摄)


旧世界 新势力 
公元前一千一百年至公元前三百年

让我们把时间的镜头往前推一点。在大约公元前1千年,世界上许多地方都有新势力崛起,战胜原有秩序并取而代之,战争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南美洲独立发展出第一批城市与复杂社会;在中国,外来的周人推翻了统治多年的商朝,建立周朝;埃及受到了过去属国苏丹的挑战;而那时,在今天伊拉克,亚述人作为一支新的军事力量,最终建立起几乎占据了整个中东的帝国:亚述帝国。

公元前7百年,亚述人的统治者在伊拉克北部建立起一个从伊朗一直延伸至埃及的帝国,囊括了我们今天称为中东的大部分地区,自此拉开了中东地区战争与冲突不断上演的序幕。亚述帝国是规模空前的内陆帝国,也是强大的亚述战争机器的胜利成果。亚述帝国的中心地带位于肥沃的底格里斯河,是进行农业生产与贸易的理想之地,但缺少自然屏障或防御工事,因此,亚述人花费大量资源组建庞大军队,巡防边境,扩张领土,防止敌人入侵。

全盛时期的亚述帝国疆域

震撼的亚述帝国辉煌

谢坎(Shekan)是伊拉克库尔德斯坦一个区,位于多胡克(Dohuk)东南部60公里,这里鲜有人至,却是亚述帝国国王辛那赫里布(Sennacherib)曾经建立运河的原址,千年前国王下令在此建造运河,并让人在岩石上凿刻下他的形象以示伟大的胜利。这个遗址公园叫做Khinis Relief Museum,我们抵达的那天,馆方特意请来了当地的专家详细为我们详细讲解,老先生个子不大,讲起亚述帝国辉煌历史如数家珍,言情激动。

Khenis亚述运河遗址,公元前7世纪,亚述国王辛纳赫里布在此建造Atrush运河,这条运河向西南方向流经36英里,到达尼尼微,为亚述帝国首都送去水源。亚述神话中,整个帝国被12神灵守护,因此亚述国王辛纳赫里布在山体上凿刻12幅自己浮雕,告诉世人他建造这条运河的历史。(王琛摄)

峭壁上依旧清晰的千年前的浮雕
(王琛摄)

辛那赫里布是亚述帝国最后一个也是最强大的王朝萨尔贡王朝的第二个国王,在源远流长的亚述王表上排在第111位。他的名字在中文圣经中译作西拿基立,是的,就是那位在公元前8世纪末成功入侵犹大国拉吉,直至犹大国亡希西家完全战败投降的那位亚述国王。

这场亚述战争的巨大胜利被一块约2.5米高的浮雕薄板记录下来,这曾是尼尼微城西那基立王宫房间中的壁画,像一部好莱坞史诗级大片,震撼人心,如今收藏于大英博物馆。

西那基立,世界之王,端坐宝座,看着来自拉吉的战利品逐一献上

拉吉人被亚述人流放

值得一提的是,谢坎这片土地还见证了前331年亚历山大与大流士三世的高加米拉战役。公元前331年,来自半个文明世界的军队,集中到两河流域北部的高加米拉平原。他们不仅分头为亚历山大和大流士三世的军队作战,也将在此彻底终结当世第一的强国波斯,改变世界文明格局。


雅兹迪教,库尔德人少数教派

2018年,25岁的伊拉克雅兹迪人权活动家纳迪亚·穆拉德(Nadia Murad)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极具讽刺的是,雅兹迪人的现状非常悲惨,尤其是遭到IS极端暴力的亚兹迪女性。

雅兹迪是库尔德人的一个分支,是库德尔人的少数教派,大部分库尔德人为伊斯兰教逊尼派。目前全世界大约有150万雅兹迪信众,他们绝大多数分布在伊拉克北部,少数分布于亚美尼亚,德国,俄罗斯。雅兹迪教是一种混合了多种信仰的一神教,包含了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婆罗门教,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宗教。

Lalish是雅兹迪教的圣地,在伊拉克库尔德多胡克附近的一个小山村,雅兹迪最神圣的寺庙就在这里,雅兹迪教徒一生中至少要来这里朝圣一次,而且必须赤脚朝圣。

与我们想象中的与世隔绝不同,雅兹迪人非常好客,当地人说,在他们的观念里,每一个人哪怕是陌生人,都是朋友,他们不会拒绝与陌生人交谈,相反他们渴望交流,鼓励小孩子打招呼,落落大方地与面对每一位外国游客。

雅兹迪教圣地Lalish

蒋澍

⛰️

旅途中的一些花絮

01
每年春天是伊拉克库尔德最好的季节,雨水充沛,草木茂盛,库尔德人有句谚语:大山是库尔德人唯一的朋友。春天的库尔德大山里,气候多变,一天可以之内可以目睹冰雹大雨阳光彩虹。大雨过后,一阵阵水汽笼罩在山区,那是万物复苏的气象。

(王琛摄)

蒋澍

02 
库尔德人非常热情好客,也许是历史上有太多苦难,也许是他们天性如此,库尔德人非常爱开玩笑,乐于聊天。当我们行驶在路上时,我们的司机,导游,英文助理,一路欢声笑语,热闹非凡。你问他们在高兴些什么?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比如一位女士的名字叫helen zhang,他们就笑着说不是helen zhang,是helen “jiang”,因为在他们的语言里,某某 jiang 就是亲爱的某某。就是这样的小事。

偶遇来野餐的库尔德一家人,女孩带着她的宝贝:2只小松鼠和鹦鹉(仲耘摄)


03 
与我们随行的是一位可爱的库尔德90后女孩,她的大学专业是石油工程,但是她说,虽然女孩子学这个专业很不容易,石油工程相关的职位薪水也不菲,但是大部分的石油公司重男轻女,她无法找到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30岁不到的她,居然已经为死后的身体做好了打算,她已经登记了人体器官捐赠,她笑着说,她的心脏还能在另一个人身上跳动,不是很有意思吗?

04 
库尔德男子有他们的传统服饰:马裤。马裤不是商店里购买的,而是需要定做,在巴扎选好上等的面料和得体的花纹,量好尺寸,才是一件合身的马裤。

非常有趣的是,伊朗人认为库尔德人是米底人的后代,库尔德人也会讲波斯语,德黑兰国家博物馆有一尊米底人的雕塑,他穿着的马裤,简直就是今天库尔德人的翻版,一模一样。

(王琛摄)

德黑兰国家博物馆前的米底人雕塑


05 
自治下的伊拉克库尔德可以说非常繁荣,首府埃尔比勒五星酒店鳞次栉比,据说美国在中东最大的领事馆就将建在伊拉克库尔德。

(蒋澍摄)

(王琛摄)

06 
没有预约,随意走进一家库尔德的乡村学校,男孩女孩的眼神既好奇又害羞。

蒋澍摄)

07 
伊拉克的库尔德高度自治,签证为旅游电子签,只需护照首页,证件照,基本信息表就可提前办理,出入境时海关会在护照上盖章。


08 
当地人爱喝茶,下午的时候,埃尔比勒老城的茶馆挤满了人,基本找不到座位。

埃尔比勒一家茶馆,挂满人物相片

09 
偶遇新婚燕儿在苏莱曼尼亚拍结婚照,和酒店里中西合璧的婚礼:婚纱西服的装束,搭配亲朋好友一路唱歌的库尔德风俗。


10 
一枚渴望建国的库尔德斯坦小徽章

参考:观察者网,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