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蔓荆子

 逍遥散人书馆 2020-03-16
【中文名称】蔓荆子

【拉丁学名】Vitex trifolia Linn. var. trifolia

【别  称】白背木耳、白背杨、水捻子、白布荆

【所属类别】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合瓣花亚纲—目:管状花目—科:马鞭草科—亚科:牡荆亚科—族:牡荆族—属:牡荆属

蔓荆子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和蔓荆的成熟果实。生于海边、河湖沙滩上。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分布区域】山东、江西、浙江、福建。

【药用部分】本品为马鞭草科单叶蔓荆的果实。

【性  味】苦、辛,平。

【归  经】入肝、膀胱、肺经。

【功效主治】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临床应用】

1、用于感冒头痛及头风头痛等症:

本品味苦兼辛,有疏散风热、祛风止痛的功效,故可用于感受风热引起的头痛,临床常与防风、菊花、石膏等配伍应用;对于头风头痛病症,本品又可藁本、川芎等配伍应用。

2、用于目赤肿痛或头目昏暗多泪等症:

本品能祛风邪而清头目,以治风邪所致的目赤肿痛、头目昏暗,常与菊花、川芎、决明子等配伍应用。

3、 治疗慢性气管炎:

对咳、痰、喘均有疗效,但平喘作用稍差;生效时间多在服药后35天。对虚寒型疗效较好,肺燥型次之,痰热型较差。疗程长者疗效较好。病程越短疗效越好。

【处方用名】

蔓荆子(洗净,晒干用);

白背杨;

水捻子;

白布荆。

【用量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方剂举例】

1、菊芎饮《上池秘录》:菊花、川芎、蔓荆子、防风、羌活、石膏、旋覆花、甘草、枳壳。治头风头痛。

2、羌活防风汤《活法机要》:羌活、防风、蔓荆子、藁本、独活、川芎、甘草。治感冒头痛。

【副作用】

无严重副作用,仅少数患者有胃部不适,口干、腹泻、面部轻度浮肿等反应,个别出现皮疹;一般均较轻微,不影响治疗。胃虚体衰者慎服。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罕为小乔木,高1.5-5米,有香味;小枝四棱形,密生细柔毛。通常三出复叶,有时在侧枝上可有单叶,叶柄长1-3厘米;小叶片卵形、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2.5-9厘米,宽1-3厘米,顶端钝或短尖,基部楔形,全缘,表面绿色,无毛或被微柔毛,背面密被灰白色绒毛,侧脉约8对,两面稍隆起,小叶无柄或有时中间小叶基部下延成短柄。

圆锥花序顶生,长3-15厘米,花序梗密被灰白色绒毛;花萼钟形,顶端5浅裂,外面有绒毛;花冠淡紫色或蓝紫色,长6-10毫米,外面及喉部有毛,花冠管内有较密的长柔毛,顶端5裂,二唇形,下唇中间裂片较大;雄蕊4,伸出花冠外;子房无毛,密生腺点;花柱无毛,柱头2裂。核果近圆形,径约5毫米,成熟时黑色;果萼宿存,外被灰白色绒毛。花期7月,果期9-11月。

【生长环境】

适应性较强,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但喜温暖湿润,土壤以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较好。耐盐碱,在酸性土壤上生长不良。

【繁殖方法】

可采用播种、扦插、压条、分株等方法繁殖,但以扦插繁殖为主。

扦插繁殖:春、秋均可进行,但以春季扦插为好。在3月下旬或9月下旬,剪取一二年生健壮蔓荆子枝条,取其中段,截成长20-30cm带有2-3个节的插穗;按株行距6cm×15cm插入苗床;育苗期应经常浇水,保持苗床湿润,并适当追肥。秋季扦插的翌年春4月上旬移栽;春季扦插的当年秋季定植。

种子繁殖:在秋季采收成熟时实,与2倍湿细沙拌匀,堆放阴凉通风的室内,翌年4月上、中旬播种,将果实搓去外壳,用35-40℃温水浸泡1昼夜,捞出稍晾后,与混合粪肥的火灰拌匀,条播于苗床,第1hm2播种75-105kg,苗期注意浇水,适当追肥,当年春季育苗,幼苗当年高30-40cm,秋后定植。

压条繁殖:5-6月间,选一二年生的健壮长枝,用波状压条法,每隔40-50cm埋入土中,深约15cm,压实。待长出不定根后,分段栽断,带根定植。

分株繁殖:在4月上旬或7月旬,随挖随栽。定植在秋季或春季,植株落叶后至萌芽前进行,按株行距1m×1.3m开穴,施土杂肥与土壤混匀,每穴栽2-3株,填土压实,浇透水。

【栽培技术】

田间管理:

定植后1-2年,在春季萌芽前,6月和生产关系了落叶后各中耕除草1次,冬季中耕结合培土。追肥在定植后的前2年以施人畜粪水为主,第34年开花结果后,应增施堆肥和磷肥,每年施肥2次,第1次在开花前,第2次在修剪后,在花期可喷施1%过磷酸钙水溶液1-2次。在地势低洼的地段,雨季要注意及时排除积水。冬季休眠期,应剪除枯枝、老弱枝,病虫枝及徙长枝,对生长多年长势衰退的植株应进蔓荆子行更新,即在离地面30cm处将老枝全部剪除,增施肥料,促进多发健壮新枝。在新枝长至1m多高时,要及时打顶,太高的枝要进行弯枝,均可促其多发新枝,多结果实。

【采集加工】

种子繁殖的栽培后3-4年结果,扦插繁殖的栽后2-3年结果,在7月上旬至10月下旬果实陆续成熟,应边成熟边采摘,先在室内堆放3-4d,然后摊开晒或烘干,筛去枝梗,扬净杂质即成。

【主要作用】

药理作用:

1. 降血压作用 蔓荆子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其降压作用与兴奋中枢诱导的副交感神经系统有关.实验证明: 单叶蔓荆水提取物有降低兔血压的作用, 该作用可被阿托品、氯异吲哚胺(Chlorisondamine)对抗, 被毒扁豆碱增强, 甜菜甙元(Betanidine)稍加强之, 但不受心得安或赛庚啶(Cyproheptadine)的影响。

2. 镇痛、抗炎作用 单叶蔓荆果实的甲醇提取物对小鼠醋酸扭体反应有抑制作用;亦能提高小鼠热板致痛蔓荆子的痛阈及大鼠角叉菜胶炎症疼痛的痛阈;给小鼠灌胃, 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 其他作用 蔓荆子水煎浸膏在体外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对孤儿病毒亦有抑制作用.蔓荆子提取物有强抗凝作用, 在体外能显著延长牛凝血酶凝聚人体纤维蛋白原时间.蔓荆子的祛痰作用优于牡荆油;亦有明显的平喘作用和增强小鼠体质的作用。

【炮制加工】

本品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蔓荆子、炒蔓荆子、蔓荆子炭,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炒蔓荆子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