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被苏轼称赞才能可敌万人,留下一首写雨词,意境朦胧,无人探知

 江山携手 2020-03-16
李廌(1059—1109),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齐南先生,其家境贫寒,但能勤奋自学。元丰年纪,李廌到黄州(今湖北黄冈)拜谒著名文学家苏轼,苏轼对他的文章极其赞赏,拍着他的肩膀说:“你的才能,可敌万人。”因受苏轼赏识,故与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陈师道一起,被人们称为“苏门六君子”。
但他仕途不顺,参加科举考试不中,心中闷闷不乐,在一个下雨天,写下一首《虞美人》:
玉阑干外清江浦,渺渺天涯雨。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阑:栏)
青林枕上关山路,卧想乘鸾处。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
词的上片写江南雨景,“玉阑干外清江浦,渺渺天涯雨”,这两句从大处着笔,意境阔大,描绘了一幅江天烟雨图:词人独立高楼,极目远望,只见江天濛濛,雨雾绵绵不尽。
“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接着词人对雨中景象进行具体描写。“好风如扇雨如帘”比喻巧妙,造景新奇。此处“扇”为名词,写出了风的柔和。“雨如帘”则不仅写出雨丝疏疏细细之貌,而且将雨丝如珠帘的雨景写了出来。“岸花汀草涨痕添”七字也是写景。清江浦上,青草如碧,小花零星点缀其间。一番雨过,江边又添上新的涨痕。
下片写枕上之思。“青林枕上关山路,卧想乘鸾处”,词人由室外转向室内,方才所见之寂静雨景,引发起他无尽之思。他夜卧“青林”,神思驰骋,时而遥想关山路,时而寻觅乘鸾旧踪。他没有说关山路何指,乘鸾旧踪何在,而以“碧芜千里思悠悠”作答,给人一种所求无果的感觉。
“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梦既“凉”便定非好梦;“梦到南州”,这里的“南州”所指不明,也许在此地词人曾留下过不好的回忆,所以梦到他时,梦是“凉”的。
这首词词意朦胧,主题模糊难辨,千百年来无人探知。或许词人原本就只是一种意识流,为表现自己那游移不定的思绪感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