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韩信三次没有称王?反而被刘邦三擒吕后一斩

 大风兮云卷云舒 2020-03-16
2016-02-15 19:55

刘邦和韩信在一起对话,刘邦问韩信:“如我能将几何?”

韩信张口便说:“陛下不过能将10万”

刘邦很不高兴,又问:“于君如何?”

韩信不假思索地答道:“臣多多益善耳!“

刘邦轻蔑一笑说:“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韩信见刘邦直戳自己的短处,不无难堪地说:“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这是《史记·淮阴侯列传》所载的一段精彩对白。从这段对白中,我们可以大概看出刘邦和韩信各自的短长。刘邦所说的“何为为我禽”,是刘邦曾三次夺取韩信的兵权,今天我们来讲讲他们的故事。

第一次,单身称汉使,驰营夺兵权。

公元前206年,刘邦拜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欲与项羽争天下。项羽英勇善战,而草根出身的刘邦屡战屡败。于是派韩信去攻打魏国,韩信分分钟便平定了魏地。刘邦见韩信这么能打,好,那你继续给我出击,向北攻打燕、赵,向东出击齐国,向南断绝楚国粮道。

韩信背水一战,大破赵军,名闻海内,威震天下。于是韩信请示刘邦,立张耳为赵王,封自己为丞相,镇抚赵国。燕、齐两国也望风而服。

韩信屡战屡胜之后,在赵国养精蓄锐,兵马强壮。而刘邦在荥阳与项羽对垒,屡战屡败,损失惨重,急需补充兵力。当时的局势是汉楚两雄相争,各路诸侯都佣兵自保,隔岸观火。韩信虽然受刘邦的节制,但现在也成了独霸一方的强者,如果强行征发他的军队,很可能促使他反叛。

刘邦正在发愁的时候,项羽发起了强攻,破荥阳,攻成皋。刘邦不敌,单身与滕公逃出。此时,刘邦想到了韩信,便北渡黄河,直奔韩信。刘邦假装汉使骗过守门的军士,趁韩信、张耳还在清晨睡时,直入卧室,夺得军符印信。等韩信起床,军权已失,不得不前来请安。刘邦借机夺取了兵权,让张耳留守赵国,又派韩信去攻打齐国。

刘邦此次以韩信不备,夺得兵权,可谓老谋深算。他身在成皋,离韩信军营尚远,此为声东;清晨至营,诈称汉使,守门军士不会因此等事叫醒主帅,此亦声东;人则即夺兵符印信,迅速调兵遣将,掌握主动权,乃是击西。声东示之不攻,击西乃是必攻,此即是刘邦高于韩信之处。

第二次,凯歌声未住,奔袭再夺军。

韩信受命去攻打齐国,袭击齐国历下军,直抵都城临淄。齐王赶紧向楚国求救,项羽派大将龙且来援齐,却被韩信乘其半渡而破之,杀龙且,收楚卒,兵势大盛,乘势平定了齐国。

韩信自以为功高,于是向刘邦请示,立他为假齐王。刘邦正被楚军所困,见到韩信的书信,不由大骂!但局势不利,又怕韩信生变,于是让张良带印信立韩信为齐王,并派他去攻打楚国。

此时韩信拥有重兵,独占山东之地,不仅刘邦担心他叛变,项羽也很怕他。现在楚汉之争的局势是韩信投靠谁,谁就可能取得胜利。于是项羽派出谋士游说韩信:“反汉与楚联合,三公天下王之。”但韩信因为刘邦待他仁厚,不肯背叛。齐人蒯通看到天下形势全在韩信手中,也来劝说韩信自立为王。韩信犹豫不忍心背叛,又自以为功多,刘邦肯定不会来夺齐国。

公元前202年,刘邦追击项羽至固陵,韩信的齐军、彭越的魏军却观望不前,项羽趁机反击,大破汉军。张良献计刘邦,以破楚所得之地和王号来诱惑二人会师,大败楚军,将项羽围在垓下。项羽兵败,一代霸王乌江自刎。

战胜项羽,全军都沉浸在欢乐之中,韩信也等着升官加爵。但是,刘邦借着回师之际,驰入韩信军中,将其军权夺下。失去军权的韩信,只好随刘邦前去,刘邦以其有功,也不便处置,便将他改封为楚王。

刘邦以王号和封地诱韩信离开齐地,此为声东;再以战胜还师为名,取道韩信军营,仍是声东;然后趁机急驰入韩信军营,多韩信兵权,此乃击西。韩信能将兵打仗,却不料刘邦在算计自己,此是韩信不如刘邦之处。然韩信两次被夺军权面不防,主要是居功自得,再加之刘邦常诱之以利。居功贪利,此是韩信之短也。

第三次,游云楚假道入楚,会诸侯智擒韩信。

韩信来到封地楚国,准备享受其为王的快乐。熟料安枕生活难继,而奇祸常常不期而来。

一个无赖少年,现在荣归故里,自然得意非凡,也是常情。韩信又收留了项羽手下的钟离昧,刘邦得知此消息,让他逮捕钟离昧送往京师。韩信却举棋难定。正因为这两件事,有人告他谋反。刘邦听到此信,旧恨新怨涌上心头,便与诸将商议对策。

又是陈平献计,建议刘邦游云以会诸侯,趁韩信没有防备时夺下兵权。韩信得知,担心大王会针对自己。韩信的一个谋士建议杀掉钟离昧,再去见刘邦,一定无事。钟离昧得知,不想让韩信难堪,拔剑便自杀。正因为钟离昧死的冤杆,后人传他仙去,成为后来传说的八仙之一。

韩信拿着钟离昧的首级,心安理得的去见刘邦。没想到还是被五花捆绑,然后赦韩信谋反之罪,改为淮阴侯,留在京城,失去兵权。

刘邦此次擒韩信,采用的仍然是声东击西。声言游云梦,此是声东;不带重兵,轻车从简单,使韩信不疑,此是声东;韩信来到,急忙捆绑而去,远离韩信的势力范围,失去反抗能力,击西成功,但仍有防备,此为善于用声东击西之计,故获胜而无咎。

第四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吕后斩韩信

韩信昔日带兵纵横,随从前拥后呼的一方国主,现在寄居长安,与远不如己的群臣为伍,心快快而怨望,悔恨之心常在,又不会掩饰,必然招祸。

公元前296年,代相陈稀反叛,刘邦亲自率军往征,韩信因病留在长安。据野史记载,韩信准备与陈稀里应外合。此事真假,颇值得怀疑,但韩信怨恨,应是存在的。吕后得知韩信欲谋反,急与丞相萧何谋议。

想当初,韩信在刘邦处不得意,乃弃职逃走,萧何借韩信是个人才,来不及禀告刘邦,便去追赶,乃至有人告诉萧何逃亡。经萧何的推荐,韩信才得以重用。现在韩信谋反,萧何不得不为主人出谋。

萧何先派人假装从刘邦处回来,传陈稀已被刘邦斩杀。韩廷文武百官都到皇宫祝贺,萧何劝韩信也进宫祝贺。萧何是韩信的恩人,于是听了他的话。却被吕后派武士抓获,秘而不宣地斩在宫中。

韩信这才想起当初在齐国为王时,不听蒯通所言,三分天下,鼎足而居,悔恨已晚。

纵现三擒一斩韩信的经过,可以看出,刘邦和他的谋臣,每次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利用韩信居功,自以为不会对他下手,在政治上优柔寡断的弱点,示之以不攻,造成声东的声势,使其不防,再以突发的形式,趁其优柔寡断之时,以出其意料的方式直捣其虚,故屡用屡奏效,可谓老谋深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