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偷不走的知识,要装进脑袋里

 陈衍福图书馆 2020-03-16

美国一直污蔑中国偷窃他们的知识技术,其实,知识技术可以学习可以模仿,偷窃如何可能?他们说的偷窃指的是有形的图纸之类的东西。真正的在人的脑袋里的知识技术是任何人都偷不走的。

有人总结说,有3样东西,别人没有办法偷走。一是吃进胃里的东西,二是自己的梦想,三是装进脑袋里的知识。

你如果把知识装进了自己的脑袋,任何人想从你脑袋里偷走是不可能的事。

我们都要把知识装进自己的脑袋里面。

我们都很善于收藏。比方说,我们买了很多书籍,摆满了书架,有的藏书堪称汗牛充栋;如果仅仅止于此,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有很多的藏书,甚至还可以说自己是藏书爱好者。但是,我们拥有这些书籍的知识吗?拥有这些书籍的技术吗?如果我们不去阅读,肯定地说:没有。

我们必须阅读。我有一个不好的习惯,看到好书就想买。而买来以后,一放就往往让它睡大觉,甚至到永远。收拾书架的时候,发现不少书籍买来几十年啦,也不曾读完。有些甚至没有读过一页。太可惜了。现在,智能手机储存下载东西太方便了。遇到好的文章,点一下收藏,方便的时候阅读吧。可是真正阅读的又有多少?鬼才知道。

读书还有理解记忆的问题。理解的东西容易记忆。我们很羡慕贾宝玉林黛玉们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本领,可是自己没有,看书的时候心急,光想多看快看。其实,没有这个必要。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形,能快就快,不能快就慢;过目不忘虽好,如果过目就忘呢?我们就要下点硬功夫。需要记忆的东西,就来个反复巩固记忆。我们泛泛地读一本书,不如重点地记住一部分。小学课本里面要求背诵的东西很多,学生的语文知识就从这背诵当中打下了基础。到了中学阶段,要求背诵的篇目少了,学生学过就跟没有学过差不多,过一段时间就都还给老师啦。如果在不要求背诵的课文里面,选出精要段落让学生背诵,效果要好很多。提到某一个作者,不能十分了解,也能记忆起他的文章的某些文句,肯定是个值得骄傲的事情。

买来的书要读,读了的书要记忆,这样一些知识就牢固的钻进自己的脑袋里,不会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现象,而任何人也偷不走你的这些东西。,

家长老师常常教育孩子学生:“好好学习吧,学好了,还是你享福。”确实的,一个再孝顺的人,报答父母的也不及父母对自己的恩情的十分之一。而这就需要把知识装进自己的脑袋里面。因为,装进脑袋里的东西,是任何人也偷不走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