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来得书帖》小考

 天涯军博 2020-03-16

在《新岁展庆帖》的后面,还有一帖,叫《人来得书帖》,说的却是一件悲惨的事情——陈慥的哥哥死了:
 
 轼启。人来,得书,不意伯诚遽至于此,哀愕不已。宏才令德,百未一报,而止于是耶?季常笃于兄弟,而于伯诚尤相知照想,闻之无复生意。若不上念门户付嘱之重,下思三子皆不成立,任情所至,不自知返,则朋友之忧,盖末可量。伏惟深照死生聚散之常理,悟忧哀之无益,释然自勉,以就远业。轼蒙交照之厚,故吐不讳之言,必深察也。本欲便往面慰,又恐悲哀中反更挠乱。进退不皇,惟万万宽怀,勿忽鄙言也。不一一。轼再拜。
知廿九日举挂,不能一哭其灵,愧负千万千万。酒一担,告为一酹之。苦痛,苦痛!
 
此帖虽无上款,但据文中义,肯定是写给陈季常的。文中的“伯诚”,即季常之兄陈忱。苏轼《陈公弼传》中说陈公弼有“子四人,忱,今为度支郎中”。这里所说的”伯诚“,即是陈慥的哥哥陈忱。

当苏轼知道其兄逝世的消息后,赶紧写了这封信加以慰问,劝其节哀。信中说“伏惟深照死生聚散之常理,悟忧哀之无益,释然自勉”,虽然苏轼以看破生死乃人之常情为对待生命的态度,但其真挚情意,溢于字里行间。

    孔凡礼《三苏年谱》卷三十三元丰六年(1083)六月,蹇序辰的妻子死了,这个消息可能还是陈慥写信告诉苏轼的,因而苏轼写信去安慰蹇序辰。在信中,他提到陈慥也在悼亡之中:“季常悲恨甚矣,亦常以书痛解之。”(《苏轼文集》,第1646页)陈慥的悼亡,正是他哥哥的去世。

也许,这封多达192字的“以书痛解之”的书信,就是《人来得书帖》——当然,这只是据有限史料做出的大胆推测。

《新岁展庆帖》和《人来得书帖》二帖被后人裱在一起,至明朝时,董其昌在《人来得书帖》上题写跋文:“东坡真迹,余所见无虑数十卷,皆宋人双勾廓填……唯此二帖,则杜老所谓须臾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也。”

附注:“举挂”一词,文义当为“举丧”或“出殡”,然而“举挂”二字则不见于文献。或有知者,望指教。



致力于中国学术与艺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