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军进门抄家,51岁老人用日语破口大骂,日本军官:师哥,打扰了

 LDS551 2020-03-16

在抗日战争期间,侵华日军自1939年秋天开始,逐渐实行毁灭抗日地区人力物力、摧残抗日军民抵抗意志的军事策略,简要概括为“烧光、杀光、抢光”,即“三光”政策。一般来说,几乎没有人能在“三光”政策下幸免于难。然而,凡事无绝对,一名51岁的中国老头面对日军的打砸抢时,却用一口流利的日本方言破口大骂。最后,带队的日本军官还亲自弯腰道歉,这是怎么回事?

陈寅恪,就是上文提到的51岁中国老头。1890年,陈寅恪出生于江西,他的父亲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学识渊博,见识广泛。正所谓“虎父无犬子”,陈寅恪也继承了父亲的文学细胞,在语言上极具天赋。陈寅恪从小便在父亲的开放式教导下接受新式教育,不但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底子,还将眼光放到了西洋文化上。

从1902年开始,陈寅恪便先后前往日本、德国、瑞士、美国等国家留学,不但学到了西方的文化,还把他们的语言学会了。到了1921年的时候,31岁的陈寅恪已经成为精通梵、巴利、波斯、突厥、西夏、英、法、德八种语言的大师。在陈寅恪看来,文字是研究文化的工具,只有学好语言,才能对自己的文学道路有所帮助。

事实上,陈寅恪不止精通8国语言,他的日语也说得很溜,只不过因为形势所迫,陈寅恪不得不把这项技能隐藏起来。1939年,英国牛津大学聘请陈寅恪为汉学教授,并授予其英国皇家学会研究员的职称。本来陈寅恪打算在香港搭上英国游轮,但没想到的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他不得不留在香港。

1941年,事态进一步发展,太平洋战争打响了。陈寅恪居住的香港,也被日本人占领。由于香港是英国的,所以有不少好东西,他们专职搜刮居民楼,而陈寅恪的房子也在其中。日军强行进入陈寅恪家里之后,上来就是一顿搜,他们翻箱倒柜,把他“不值钱”的书本都扔在一边,也不管陈寅恪如何反抗。

陈寅恪见此情形,气得用隐藏多年的日语破口大骂,日军齐齐转头看向陈寅恪,不知道他是什么身份。不一会,日本军官来了,经过一番对话之后,他发现陈寅恪居然和自己一样,是东京弘文学院的学生,而且还是自己的师哥。这下大水冲了龙王庙,日本军官连连赔笑,带着手下迅速撤离,临走时还不忘对陈寅恪说:师哥,打扰了。在那之后不久,陈寅恪的身份就暴露了,日军一直请他去上海授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