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知名的大太监们:郑和、王振、曹吉祥、冯宝、魏忠贤……

 wenxuefeng360 2020-03-16

从公元1368年明成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到1644年崇祯皇帝朱由检吊死在煤山上的一颗歪脖树上,明朝历经了276年。近300年的时间里,有无数名臣、良将,当然也有一些声名远播或臭名昭著的太监。

七下西洋的三保太监

郑和是云南人,因为跟随明成祖朱棣起兵有功而受到重用。

靖难之役后,朱棣终于坐上了觊觎已久的皇帝宝座。但因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忐忑不安,便派遣郑和以下下南洋的名义寻访朱允炆的下落。当然,对外则是宣称“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不过,当时的国力也非常强盛,史称永乐盛世。

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与交流,其本人也因此举青史留名。

明朝知名的大太监们:郑和、王振、曹吉祥、冯宝、魏忠贤……

郑和下西洋堪称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

说道王振,便不得不提土木堡之变。

明英宗朱祁镇没有前几任皇帝的英武,却偏偏想着像前几任皇帝那样英武。王振便怂恿朱祁镇亲正也先,小人得志的王振很是想着能够衣锦还乡满足一下其虚荣心,便改到宣府,到土木堡的时候,被瓦剌围歼(明史:瓦剌兵追至,师大溃)。

王振本人也身首异处,为樊忠诛杀。

明朝知名的大太监们:郑和、王振、曹吉祥、冯宝、魏忠贤……

土木堡之变,大明精锐尽失,由盛转衰。

从功臣到反贼

朱祁镇做了俘虏,又能回来,也算是个奇迹。不过回来后却成了太上皇,被圈养在南宫之中。这也给曹吉祥的飞黄腾达的机会。

公元1457年,曹吉祥伙同石亨、徐有贞发动夺门之变,拥戴被朱祁钰囚禁在南宫的明英宗朱祁镇复位的政变。从此,曹吉祥便成了皇帝面前炙手可热的人物。

然而小人得志后,一般都会忘乎所以,不知收敛。曹吉祥也不例外,明史记载:焰益张,朝野仄目。朱祁镇在李贤等人的谏言下,便逐渐疏远曹吉祥,倘若其有自知之明或许不至于败亡。

曹吉祥不仅不思悔改,却还心生反意,与其侄子曹钦笼络番将意图将夺门之变再演一遍,最后却被斩于市场。

有文化、通音律

冯宝的文化水平很高,明史记载:保善琴能书。作为一个太监既精琴律又通文墨,确实不简单。

嘉靖皇帝朱厚熜在位期间,冯宝与张居正联手扳倒时任内阁首付高拱,张居正便逐渐走上了权利的巅峰。冯宝也支持张居正搞变法,就是赫赫有名的“一条鞭法”。此外,司礼太监冯宝在任期间刻了许多书,如《启蒙集》、《四书》、《书经》、《通鉴直解》、《帝鉴图说》、《经书音释》等。

然而,冯宝却因为政治站队问题得罪了明神宗朱翊钧,被发往南京。

明朝知名的大太监们:郑和、王振、曹吉祥、冯宝、魏忠贤……

冯宝虽然被发往南京,但也算善终了。

为祸天下、遗臭万年

明熹宗朱由校是个不问政事、求仙问道的皇帝。这才有了“九千九百岁”的魏忠贤,皇帝也就称万岁,一个太监竟然称九千九百岁,可见其权势之大。

明史记载:当此之时,内外大权一归忠贤。内竖自王体乾等外,又有李朝钦、王朝辅、孙进、王国泰、梁栋等三十余人,为左右拥护。外廷文臣则崔呈秀、田吉、吴淳夫、李夔龙、倪文焕主谋议,号“五虎”。武臣则田尔耕、许显纯、孙云鹤、杨寰、崔应元主杀僇,号“五彪”。又吏部尚书周应秋、太仆少卿曹钦程等,号“十狗”。又有“十孩儿”、“四十孙”之号。

上天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这句话用在魏忠贤身上,极为妥当。朱由校死后,朱由检继位,也就是崇祯皇帝。马上便着手剪出魏忠贤及其党羽。

不过,魏忠贤的千古骂名,却是留下了。

明朝知名的大太监们:郑和、王振、曹吉祥、冯宝、魏忠贤……

魏忠贤算得上是罪恶滔天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