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学中医的一点体会

 乐之斋999 2020-03-16
        
       学点中医为父母尽孝是我一生的梦想。幼时正处文革时期,父亲的一位朋友有一本《赤脚医生手册》,我看到后爱不释手,于是借来读了一些时日。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有机会自己买些中医书籍自学,至今已有近四十年了。通过自学中医,我曾经治好了母亲几十年的颈淋巴结核,为父亲治好了二便不通加气不通、急性胰腺炎,并为母亲保健二十余年。至于我自己则基本保证了自身健康。有时也为亲友治好过一些小毛病。二十多年来,我先后自学了中医教材的《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经络学》、《医学三字经白话解》以及脉学、针灸推拿学、汤头歌之类的书籍,这类书籍要精读,反复读,练好基本功。



      我在学习中医药的过程中,深觉最好的要数岳美中老先生编撰的《医学三字经白话解》最好:一是在解释陈修园先生的医学三字经的时候通俗易懂;二是非常系统。从症状、病机、病位以及与其他病的鉴别、处方及类方讲得非常系统,不至于使人产生似是而非的感觉。这也就成了我选择中医类书籍的基本标准。作为初学者,尤其是非中医专业的初学者,最容易产生一种似是而非的东西,如同在大学期间夜晚到图书馆看杂志,由于基本功不扎实,觉得每一篇都说得对,待到真正学习这门课时,反倒容易钻牛角尖。三是有针对性的学。如在家父患中风期间,我把关于中风类的书籍几乎翻了个遍(当然当时书店里关于中风的书本就有限),最后反复比较选出自己觉得最适宜的方子,谨慎使用,甚至自己先吃一副来体会,方能起到疗效。四是不轻易乱给人开药方,。我们作为自学者,首先要明白中医学是仁心仁术,有一颗济人活命的菩萨心肠很重要。同时也要明白,我们自己毕竟是自学,基本功不扎实,缺乏临床经验,而疾病则是千变万化的,加之每个病人的阅历不同、为人处事方式不同,如果乱给人开方子,有良效还好,大家都好;否则处于被动不说,有的病人还会不理解,甚至打官司索赔,那就惨了。五是要注重名医医案的学习,了解他们的专长和造诣,并注重他们诊断和治疗的思路,自己反复思考,形成自己的治疗思路。当年在给母亲治疗颈淋巴结核的过程中,便是从彭静山老先生的治法上参照,又从清代陈修园先生的《医学实在易》上找到了得病的原因,两者结合,原以为需要花费数千元和几个月的时间能给母亲治好就不错了,实际上仅仅治疗两三次便大功告成。父母为此都很高兴。

      以上仅是一孔之见,供医学爱好者交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