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给大家推荐过汤浅大神的新番。如何用itunes备份、ipad文件传输、电脑主板报警 当时有小伙伴看完不乐意了,让我推国产的《我三》。 确实,创意上它其实表现得还不错。 但只可惜,毒药君是一个颜值控。 出色的剧本是一方面,优秀的表现形式同样必不可少。 画风这种东西,预算低了不影响文本质量,有预算,自然能锦上添花。 今天要介绍的这部动画,虽然看得出来预算有限。 但凭借精彩的套娃叙事,还是非常值得一看。 异度侵入 ID: Invaded 记得当时在跟大家推荐汤浅大神的新作时我说过。 1月真正能看的就两部,一部他的,一部《异兽魔都》。 后者因为有木村真二(《蒸汽男孩》、《恶童》)担任美术设计,蒸汽朋克式的末世画风虽然拉风。 但相对浮夸的表现形式和奇葩世界观,注定让它只能在小圈子里叫好不叫座。 反观《异度侵入》,本身有悬疑推理属性加成,加上表现方式新颖。 凭借层层反转的骚操作,一举成为当月内陆的收视黑马。 再想想我之前的结论…… 只能说,低估了它。 B站上,该番的播放量非常可观。 轻松突破5000+万不说。 其中,更是有15万人集体为该作打出9.9的高分。 人气可想而知。 说它是B站的开年王牌之一,完全没在吹。 具体到故事层面,其实刚开始它的节奏有点儿迷。 因为如果你看过本格推理系列的作品,会发现这部动画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推理题材。 具体的推理细节上,无论是信息密度还是对作案手法的呈现上,它都不像《柯南》那样做得一板一眼。 不过就像我刚才说的,这部动画的呈现手法和一些设定特别新颖。 开局一上来,动画就给你呈现了一个分崩离析的世界。 男主醒来后面对此情此景也是一脸懵逼。 通过后面的剧情你会了解,这是他被传送前往的一个虚拟世界。 在这个被警方称为“井”的虚拟世界中。 每次传送,男主都会遇到一个名叫“佳爱琉”的被害女子。 与其同时,每次传送都会让男主丧失记忆。 现实中,他叫“鸣瓢秋人”,但到了“井”里,则化身为“酒井户”。 所以,每次潜入到“井”以后,你都会听到那段“我的名字是酒井户,虽然想不起全名,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是名侦探,我现在要做的是揭开佳爱琉的死亡之谜”的中二开场白。 ▲关于佳爱琉的名字,以B站翻译为准 有趣的是,佳爱琉并不是现实中死亡女孩的形象投射(但在现实中有对应人物,故事后期会提到)。 而是凶手潜意识中,代表杀意受害者的抽象化符号。 换句话说,解开了佳爱琉的死亡之谜,也就锁定了凶手的身份,从而帮助警方将不法分子快速缉拿归案。 这种通过虚拟技术反推现实,并进而对现实产生实质影响的设定是不是听着特别耳熟? 没错儿,《源代码》就讲了类似的东西,有兴趣的可以去找来看看。 至于怎么个锁定法,这就牵扯到“井”的操作上。 老实讲,生成“井”的这套系统堪称BUG级外挂。 在执行传送以前,警方会来到凶案现场,用一种名为“稚产灵”的仪器搜集凶手身上的杀意。 这种杀意,被警方命名为“思念粒子”。 这里有一个很关键的设定,即,粒子中包含了凶手潜意识对现实的投射。 像什么窝藏的地点、童年的创伤经历……等等。 总之,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 凶手在现实里的经历与日常获得的情报,最终都会在这枚粒子中以碎片方式呈现。 缺少这枚带有杀气的粒子,警方便无法传送男主进入到“井”里进行下一步刑侦工作。 也正是依靠这枚粒子,警方才能顺利生成凶手们各自的“井”。 有意思的是,根据每个凶手的个性和作案手法,“井”展现给秋人的潜意识图像也截然不同。 有的,如刚才看到的一样,是一个分裂而破碎的异次元世界。 有的,则充满着黑暗和大火,危险系数更大。 还有的,看似什么都没有,但在一片荒芜中,却深藏玄机。 在如此丰富的设定下,虽然有关探案的环节不够严谨。 但因原著本来就不单纯在探讨犯罪,而是往犯罪心理学、哲学等更深层次的话题延展。 因此,过分细究该作的推理手法其实并无必要。 也正因为有非常丰富的表意空间,该番的可看性还是相当高的。 其中,反转元素的融入,更是把动画的解析难度提升了数个档次。 如果你从9集以后开始犯迷糊,去转转各路大神的分析,别硬撑。 对于没看过的观众来说,为了不过多剧透,我只能提纲携领地粗略带一带前面几集的故事线,让你们感受下这部作品的魅力。 前面啰嗦了这么多,就是想让你们先掌握《异度侵入》的世界观。 了解完世界观后,《异度侵入》的头6集向观众讲述了三起刑事案件,分别是: 钻头爆头案、烟花爆炸案、酒桶密室杀人案。 三起连环杀人案看似独立,却又存在某种关联。 其中,第三起酒桶杀人案是整部作品的转折点。 在这起案件中,因为连杀数人,警方一开始揪出的罪犯实际上并不是幕后真凶。 后者的杀人灵感,不过是对原型案件的一次拙劣模仿。 然而蹊跷的是,原型案件现场因为迟迟无法获得思念粒子,导致警方一直抓不到人。 就在大家苦于线索中断时,有人在抓捕现场意外找到了爆头案的幸存者。 奇怪的是,这个人并没有回应警方,而是迅速逃离现场。 根据多年办案经验,警方推断,他之所以出现在酒桶杀人案的抓捕现场,可能不是为了凑热闹。 而是为了确认模仿自己的凶手到底长啥样。 即是说,这家伙在第一起钻头爆头案里虽然是受害者。 但到了第三起案子里,他可能就是酒桶连环杀人案的真凶! 然而经过后来的反转,观众会发现误解他了。 虽然他确实参与了酒桶案的实际作案环节,但真正的主使另有其人。 而这个当时在现场逃跑的人,不过是对方以感情之名使唤的傀儡。 这也很好解释了为何在犯罪现场找不到粒子的原因。 真正动杀心的并不是他,而是他爱慕的女人。 将对方的爱用作杀人工具,这女人本身的精神世界就非常扭曲。 在用“井”对这名女子进行调查的时候,秋人从中找到了爆头案中出现过的人物。 一个看不到脸的,名为约翰·沃克的神秘男子。 和佳爱琉一样,这也是罪犯潜意识里的一个符号性角色。 爆头哥和酒桶女的脑海中都有这个人,说明有人正在利用这个虚拟角色激发他们潜藏的杀戮欲。 从警方对犯人居所的实地调查,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 于是从第7集开始,《异度侵入》的故事主线就从破获连环杀人案,摆到了对约翰·沃克身份的解密上来。 因为只有找到这个虚拟角色的现实对应,才能阻止他进一步刺激有极端人格的人继续犯案。 为了揪出这个现实中的幕后黑手,警局怀疑,是掌握“ 罔象女” 这套系统(该系统最终生成“井”)的内部人所为。 于是,一场无间道式的猫鼠游戏正式拉开帷幕。 在内务调查中,男主秋人的“黑历史”也随之浮出水面。 原来,他曾因为某些原因杀过人,而这恰好赋予他进入“井”的资格(警方认为让杀过人的人进入“井”,能让分析者站在凶手立场想问题,从而提高办案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和前两位被约翰·沃克盯上的连环凶手一样。 杀害秋人女儿的凶手,也曾经是对方监视的目标。 那么,秋人会否是被约翰陷害算计,才遭遇牢狱之灾? 另外,警队为了揪出内鬼,打算对秋人的“井”进行解密。 然而期间却陷入了类似《盗梦空间》那样的套娃结构中,看傻了一批人。 在后面几集,因为故事反复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进行讲述,非常考验观众的注意力和逻辑能力。 如果你看不懂,会当场懵逼; 看懂了,会哭得死去活来。 如果带着看推理片的心态来对待《异度侵入》,不是不可以,但显然少了点儿乐趣。 发现死亡只是它的开始,后面还有更阴暗的真相在等待着大家。 《异度侵入》真正迷人的部分,恰恰在于此。 正如观众所言,“我的终点是想救你,但起点却是你的死因”。 你也许能猜中开头,但未必能猜中结尾。 谜底,肯定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 居家日用:韩国WT按压式黑白牙膏 清新口气,亮白祛渍 抑菌固齿,消敏抗肿 |
|
来自: 昵称66395894 > 《待分类》